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海洋工程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落水集裝箱的應急處理裝置,包括可固定于所述落水集裝箱上的鉤頭以及與所述鉤頭配合用于拖拽落水集裝箱的繩索,還包括一可遠距離操作所述鉤頭的支撐桿以及設于所述鉤頭上與所述支撐桿連接,且可調節所述支撐桿與所述鉤頭相對角度的角度調節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應急處理裝置,通過設置角度調節器來調節支撐桿與鉤頭之間的角度,從而可方便、快速、準確地固定于不同落水狀態的集裝箱上,從而可對落水集裝箱進行標識、拖帶,不僅盡量避免無標識情況下與過往般只發生觸碰,而且在操作過程中利用操作桿進行操作即可,不需進入水中操作,也確保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海洋工程
,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落水集裝箱的應急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海洋港口船舶流量呈直線上升,巨大的船舶流量給我們帶來經濟實惠的同時,也給海上交通安全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目前,集裝箱船舶以其快速、便捷的特點逐漸成為海上交通運輸的主力船型。而海上集裝箱船舶碰撞、擱淺的事故也時 有發生,集裝箱落水后如不能及時處理將對海上交通安全及海洋環境造成很大威脅。集裝箱落水后通常呈現三種狀態漂浮、懸浮、沉沒。處于漂浮、懸浮狀態的集裝箱若不能及時打撈處理,隨著集裝箱水密性的喪失最終也將沉入海底,而且由于海水腐蝕,當集裝箱水密性喪失后,一旦裝載有危險品,將會發生泄漏,對海洋環境造成重大影響,并且短時間內難以消除;而處于漂浮、懸浮狀態及淺水區的沉沒箱體,一旦與過往船只發生碰撞,后果不堪設想;且呈懸浮狀態的集裝箱及沉沒集裝箱若未能及時標示,將給后續打撈工作帶來巨大困難。目前國際慣用做法是使用掃海工具進行大面積掃海搜尋,發現落水集裝箱后安排蛙人下水綁扎,對落水集裝箱進行標識,然后再使用打撈起重船打撈。而由于有些港口潮汐時間不同,集裝箱落水后隨潮水漂移方向較難判斷,這又增大了掃海的范圍和難度,故在集裝箱落水后應第一時間對其進行標識,一方面避免過往船只觸碰到集裝箱發生事故,另一方面也為后序的打撈工作作好鋪墊。目前沒有可靠、方便的工具可以對落水集裝箱進行應急標識,拖帶,只能憑借蛙人下水綁扎,而這樣又難以保障蛙人安全,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提供一種落水集裝箱的應急處理裝置,采用此裝置能對落水集裝箱進行第一時間的標識、拖帶,保障航運安全,也方便后序的打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落水集裝箱的應急處理裝置,包括可固定于所述落水集裝箱上的鉤頭以及與所述鉤頭配合用于拖拽落水集裝箱的繩索,還包括一可遠距離操作所述鉤頭的支撐桿以及設于所述鉤頭上與所述支撐桿連接,且可調節所述支撐桿與所述鉤頭相對角度的角度調節器。具體地,所述鉤頭具有可鉤設于所述落水集裝箱角孔上的的開口端,所述開口端的一邊緣內側鉸接一彈性擋片,所述開口端的另一相對邊緣內側設有可供所述彈性擋片向開口端外側旋轉時卡止的卡口。具體地,所述開口端的夾角范圍為30° 40°。優選地,所述開口端的夾角范圍為35°。具體地,所述角度調節器包括鉸接于所述鉤頭一邊緣外側上且可供所述支撐桿插入的套筒以及設于所述鉤頭一邊緣外側上的滑軌,所述套筒上設有鉸接旋轉時可沿所述滑軌滑動并可鎖緊于所述滑軌內的鎖緊銷。具體地,所述套筒鉸接轉動時與所述鉤頭之間的夾角范圍為10° 120°。具體地,所述滑軌由一金屬條于中部對折形成弧形槽,所述鎖緊銷穿過所述弧形槽伸入所述套筒內。具體地,所述鉤頭由一鋼筋彎折形成,所述鋼筋的一端彎折形成所述的開口端,所述鋼筋的另一端彎折形成一可供所述繩索穿過固定之繩孔。進一步地,還包括U形連接扣,所述U形連接扣的彎折端套設于所述繩孔上,所述U形連接扣的開口端橫向穿設一連接銷,所述繩索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連接銷上。本技術提供的應急處理裝置,通過設置角度調節器來調節支撐桿與鉤頭之間的角度,從而可方便、快速地固定于不同落水狀態的集裝箱上,從而可對落水集裝箱進行標識、拖帶,不僅盡量避免無標識情況下與過往般只發生觸碰,而且在操作過程中利用操作桿 進行操作即可,不需進入水中操作,也確保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提供的用于落水集裝箱的應急處理裝置中鉤頭與角度調節器的結構不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中鉤頭與角度調節器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中U形連接扣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中集裝箱落水狀態圖一;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中集裝箱落水狀態圖二。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參照圖1,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用于落水集裝箱的打撈裝置,包括可固定于落水集裝箱上的鉤頭100以及與鉤頭100配合用于拖拽落水集裝箱的繩索(圖中未示出),還包括一用以遠距離操作鉤頭100的支撐桿(圖中未示出)以及設于鉤頭100上與支撐桿連接,且可調節支撐桿與鉤頭100相對角度的角度調節器200。本技術中,利用支撐桿進行遠離落水集裝箱的應急處理,操作人員不需潛入水中,保障操作人員的安全;同時,通過設置角度調節器200來調節支撐桿與鉤頭100之間的角度,從而可方便、快速、準確地固定于不同落水狀態的集裝箱上,從而可對落水集裝箱進行標識、拖帶,最大程度避免無標識情況下與過往般只發生觸碰。具體地,鉤頭100具有一開口端110,利用此開口端110可將鉤頭100鉤設于落水集裝箱角孔上。開口端110的一邊緣內側鉸接一彈性擋片300,開口端110的另一相對邊緣內側設有可供彈性擋片300向開口端110外側旋轉時卡止的卡口 111。彈性擋片300可于繞鉸接處旋轉,由圖中可以看出,由于卡口 111設置的位置相對于鉸接處更靠近開口端110的外側,故當彈性擋片300向外側旋轉時卡止于卡口 111處,而向內旋轉時無阻擋,這樣,利用鉤頭100鉤落水集裝箱時,彈性擋片300抵在角孔處,推動彈性擋片300向內旋轉,此時開口端110打開,鉤頭100穿進角孔內,然后彈性擋片300依靠自身彈性向外旋轉復位并卡止于卡口 111處封閉開口端111,從而避免鉤頭100由角孔上脫落。本實施例中,為使鉤頭100最大的受力面更好的貼合落水集裝箱的角孔,開口端的夾角范圍為30° 40°,優選地此夾角為35°,鉤頭100的開口端設計在此角度時,受力效果最佳,此時鉤頭的抗拉強度>> 2噸。角度調節器200包括鉸接于鉤頭100 —邊緣外側上且可供支撐桿插入的套筒210以及設于鉤頭100 —邊緣外側上的滑軌220,套筒210上設有鉸接旋轉時可沿滑軌220滑動并可鎖緊于滑軌220內的鎖緊銷211。圖I、圖2中所示,鉤頭100與套筒210即處于兩種不同的角度。套筒210鉸接轉動時與鉤頭100之間的夾角范圍為10° 120°。本實施例中,在對落水集裝箱進行應急處理時,操作人員站在海巡艇或打撈船上進行操作,因甲板距水面約I. 3米,而標準集裝箱高度約2. 6米,集裝箱落水后在水中可呈三種狀態漂浮、懸浮、沉沒。而當集裝箱已沉沒時,需蛙人潛水將應急處理裝置連接到集 裝箱上。而在漂浮與懸浮兩種狀態下,各取其兩種狀態下的極限情況。參照圖4、圖5,示出了一落水集裝箱400的兩種落水狀態。圖4中,落水集裝箱400完全漂浮在水面之上,即落水集裝箱下表面與水面平行,此時,操作人員站在海巡艇500或打撈船上手持支撐桿,支撐桿與落水集裝箱400之間呈角度為α,其中α為正值;另一種情況如圖5所示,落水集裝箱400剛好完全懸浮于水中,即落水集裝箱上表面與水面平行,此時,操作人員站在海巡艇500或打撈船上手持支撐桿,支撐桿與落水集裝箱400之間呈角度為β,其中β為負值。這樣,為保證鉤頭100可呈90°插入落水集裝箱400的角孔內,需要調節鉤頭與支撐桿之間的角度,此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落水集裝箱的應急處理裝置,包括可固定于所述落水集裝箱上的鉤頭以及與所述鉤頭配合用于拖拽落水集裝箱的繩索,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可遠距離操作所述鉤頭的支撐桿以及設于所述鉤頭上與所述支撐桿連接,且可調節所述支撐桿與所述鉤頭相對角度的角度調節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世銳,李樹猛,
申請(專利權)人:孫世銳,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