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有雙加熱方式的罐體,包括罐體和罐體內部的支撐架;所述罐體采用尾氣加熱系統和蒸汽加熱系統兩種加熱方式;所述尾氣加熱系統和蒸汽加熱系統通過螺栓與支撐架連接;所述罐體外部采用保溫棉和外包皮保溫。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對罐體結構進行改造,實現了罐體的多種加熱方式;通過尾氣加熱和蒸汽加熱兩種加熱方式以及罐體保溫層,有效的對罐體內部進行多種方式的加熱和保溫,保證罐體內部液體的溫度,防止罐內液體因低溫影響作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緊湊,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實用性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液體運輸罐體,具體說涉及ー種具有雙加熱方式的罐體。
技術介紹
在高原或寒冷的地區以及在冬季運輸液體,特別是運輸冷凝點低油料時,容易發生罐體內部液體凝固的情況,造成泄料或是作業困難,從而為用戶帶來一系列的麻煩和經濟損失。目前經常采用的罐體加熱方式有尾氣加熱、蒸汽加熱和電加熱。尾氣加熱系統的特點是利用發動機廢氣的熱量,加熱比較均勻,但罐體結構復雜;蒸汽系統的特點是升溫快、加熱均勻、結構比較簡單、質量輕、應用廣泛;電加熱系統的特點是加熱效率高,但是由于加熱面集中,加熱器周圍易產生焦化現象,另外成本較高。目前市場上采用的加熱方式一般為上述三種中的ー種,不能完全滿足用戶在的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的罐體存在的加熱方式缺陷,本技術提供ー種具有雙加熱方式的罐體,簡化罐體結構,使罐體加熱方式更為實用,操作更加靈便,從而解決罐體加熱系統結構復雜、成本較高、方式單一等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ー種具有雙加熱方式的罐體,包括罐體和罐體內部的支撐架;所述罐體采用尾氣加熱系統和蒸汽加熱系統兩種加熱方式;所述尾氣加熱系統和蒸汽加熱系統通過螺栓與支撐架連接。所述尾氣加熱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底盤排氣管、尾氣控制系統、尾氣加熱管和尾氣排放ロ ;所述尾氣控制系統包括ー個氣控蝶閥,所述氣控蝶閥由駕駛室控制;所述尾氣加熱管為蛇形管路結構,從罐體側面前部進入,通過支撐架固定于罐體內部側面;所述尾氣排放ロ位于罐體外部。所述尾氣加熱管采用無縫鋼管焊接制成。所述蒸汽加熱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蒸汽進氣管、蒸汽加熱管和蒸汽疏水閥;所述蒸汽進氣管采用軟管接頭或者弾性接頭;所述蒸汽加熱管通過支撐架固定在罐體底部,為蛇形管路結構;所述蒸汽進氣管位于罐體后部側面。蒸汽疏水閥的基本作用是將蒸汽系統中的凝結水、空氣和ニ氧化碳氣體盡快排出;同時最大限度地自動防止蒸汽的泄露,從而實現對罐體內部進行加熱的目的。所述蒸汽加熱管采用無縫鋼管焊接制成。所述罐體外部采用保溫棉和外包皮保溫。本技術的工作過程為1、尾氣加熱系統底盤排氣管內的尾氣通過尾氣控制系統進入尾氣加熱管,尾氣在蛇形的尾氣加熱管內充分散發熱量后經尾氣排放ロ排出罐體。2、蒸汽加熱系統使用蒸汽加熱系統時,蒸汽通過蒸汽進氣管進入蒸汽加熱管內,蒸汽在蛇形的蒸汽加熱管充分撒發熱量后經蒸汽疏水閥排出罐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對罐體結構進行改造,實現了罐體的多種加熱方式;通過尾氣加熱和蒸汽加熱兩種加熱方式以及罐體保溫層,有效的對罐體內部進行多種方式的加熱和保溫,保證罐體內部液體的溫度,防止罐內液體因低溫影響作業。本技術結構緊湊,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實用性強。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尾氣加熱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蒸汽加熱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罐體;2、尾氣加熱系統;3、蒸汽加熱 系統;4、保溫層;5、尾氣加熱管;6、支撐架;7、尾氣排放ロ ;8、尾氣控制系統;9、底盤排氣管;10、蒸汽加熱管;11、蒸汽進氣管;12、蒸汽疏水閥。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ー步詳細描述。如圖I所示,ー種具有雙加熱方式的罐體,包括罐體I和罐體內部的支撐架6 ;所述罐體I采用尾氣加熱系統2和蒸汽加熱系統3兩種加熱方式;所述尾氣加熱系統2和蒸汽加熱系統3通過螺栓與支撐架6連接。如圖2所示,所述尾氣加熱系統2包括依次連接的底盤排氣管9、尾氣控制系統8、尾氣加熱管10和尾氣排放ロ 7 ;所述尾氣控制系統8包括ー個氣控蝶閥,所述氣控蝶閥由駕駛室控制;所述尾氣加熱管5為蛇形管路結構,從罐體I側面前部進入,通過支撐架6固定于罐體I內部側面;所述尾氣排放ロ 7位于罐體I外部。如圖3所示,所述蒸汽加熱系統3包括依次連接的蒸汽進氣管11、蒸汽加熱管10和蒸汽疏水閥12 ;所述蒸汽進氣管11采用軟管接頭或者弾性接頭;所述蒸汽加熱管10通過支撐架6固定在罐體I底部,為蛇形管路結構;所述蒸汽進氣管11位于罐體I后部側面。蒸汽疏水閥12的基本作用是將蒸汽系統中的凝結水、空氣和ニ氧化碳氣體盡快排出;同時最大限度地自動防止蒸汽的泄露,從而實現對罐體內部進行加熱的目的。尾氣加熱管5和蒸汽加熱管10采用小50無縫鋼管焊接制成。所述罐體I外部采用保溫層4保溫;保溫層4由保溫棉和外包皮構成,保溫棉厚度為 50mm。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雙加熱方式的罐體,其特征是,包括罐體和罐體內部的支撐架;所述罐體采用尾氣加熱系統和蒸汽加熱系統兩種加熱方式;所述尾氣加熱系統和蒸汽加熱系統通過螺栓與支撐架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具有雙加熱方式的罐體,其特征是,所述尾氣加熱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底盤排氣管、尾氣控制系統、尾氣加熱管和尾氣排放口 ;所述尾氣控制系統包括一個氣控蝶閥,所述氣控蝶閥由駕駛室控制;所述尾氣加熱管為蛇形管路結構,從罐體側面前部進入,通過支撐架固定于罐體內部側面;所述尾氣排放口位于罐體外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具有雙加熱方式的罐體,其特征是,所述尾氣加熱管采用無縫鋼管焊接制成。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具有雙加熱方式的罐體,其特征是,所述蒸汽加熱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蒸汽進氣管、蒸汽加熱管和蒸汽疏水閥;所述蒸汽進氣管采用軟管接頭或者彈性接頭;所述蒸汽加熱管通過支撐架固定在罐體底部,為蛇形管路結構;所述蒸汽進氣管位于罐體后部側面。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具有雙加熱方式的罐體,其特征是,所述蒸汽加熱管采用無縫鋼管焊接制成。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具有雙加熱方式的罐體,其特征是,所述罐體外部采用保溫棉和外包皮保溫。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具有雙加熱方式的罐體,包括罐體和罐體內部的支撐架;所述罐體采用尾氣加熱系統和蒸汽加熱系統兩種加熱方式;所述尾氣加熱系統和蒸汽加熱系統通過螺栓與支撐架連接;所述罐體外部采用保溫棉和外包皮保溫。本技術對罐體結構進行改造,實現了罐體的多種加熱方式;通過尾氣加熱和蒸汽加熱兩種加熱方式以及罐體保溫層,有效的對罐體內部進行多種方式的加熱和保溫,保證罐體內部液體的溫度,防止罐內液體因低溫影響作業。本技術結構緊湊,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實用性強。文檔編號B65D90/06GK202642570SQ20122035531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1日專利技術者黃為禮, 張龍剛, 莊紅梅 申請人: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雙加熱方式的罐體,其特征是,包括罐體和罐體內部的支撐架;所述罐體采用尾氣加熱系統和蒸汽加熱系統兩種加熱方式;所述尾氣加熱系統和蒸汽加熱系統通過螺栓與支撐架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為禮,張龍剛,莊紅梅,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