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傳感器領域,具體涉及ー種零磁通霍爾大電流傳感器的外殼結構。
技術介紹
傳統的零磁通霍爾傳感器的結構設計一般采用鋁殼焊接エ藝,鋁板通過氬弧焊エ藝將鋁板焊接成結構的主體,其他蓋板通過鉚釘鉚接在主體結構上。在不大于20KA傳感器外殼設計時,一般按照5000:1的變比來折算。被測電流小,補償線圈的匝數2500匝,兩個線圈同名端串聯就能夠達到要求。根據電流傳感器的磁勢方程I1N1=I2N2,小電流情況下,付邊補償線圈的電流12也對較小,繞制線圈的漆包線的截面也比較小,所以最終的線圈的體積很小。線圈安裝在殼體內部占用的空間有限,這樣傳感器的總體尺寸就會小。磁芯的 尺寸變小,控制磁芯之間的氣隙長度變得很容易。在大電流40KA傳感器的情況下,ITER直流測試平臺的目排截面尺寸是350mm*250mm,保證絕緣距離的情況下,傳感器最小的穿孔截面也要400mm*400mm。而且電流増加,匝比一定的情況下,付邊電流12也會比20KA傳感器増加一倍,那么漆包線的截面積也要増加一倍,顯然繞制出來的補償線圈體積也會增加很多。傳感器結構的關鍵技術控制磁芯的氣隙長度就變得非常不容易。國內外市場沒有量程在40KA以上,零磁通霍爾雙極性大電流傳感器,這跟傳感器的材料的選擇和控制器的形式有夫。一般的電流傳感器的外殼材料為鋁制材料,內環為環氧板材料,這樣的材料選擇會使整個傳感器靠近一次側被測母排的內環全部對裸露對外。由于不是全封閉的金屬外殼包裹,對干擾電場的屏蔽效能幾乎為零。傳感器在工作的時候,周圍有較大的電壓變化率的存在,就會感應出較強的電場干擾,沒有屏蔽外殼,干擾電場會直接耦合到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零磁通霍爾大電流傳感器的外殼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前、后兩個大板,兩個大板的兩端分別由一個連接板固定連接構成一個截面為四邊形的凹槽,所述的兩個連接板上分別開有一個通孔,兩個連接板上分別安裝有一個可拆卸的小壓板,所述的兩個大板和兩個連接板的內壁上分別固定一塊與之大小相對應的鋁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零磁通霍爾大電流傳感器的外殼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前、后兩個大板,兩個大板的兩端分別由一個連接板固定連接構成一個截面為四邊形的凹槽,所述的兩個連接板上分別開有一個通孔,兩個連接板上分別安裝有一個可拆卸的小壓板,所述的兩個大板和兩個連接板的內壁上分別固定一塊與之大小相對應的鋁板。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零磁通霍爾大電流傳感器的外殼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大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林森,武旭,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