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采氣井口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超高壓175MPa采氣井口裝置,包括:手動閘閥主體通過閥桿連接有連桿,連桿的表面開設有連接槽和滑槽,滑槽的側壁開設有定位槽,連桿的內部開設有伸縮孔;手輪設置于連桿的端部;助力桿插接于伸縮孔的內部,助力桿的表面設置有撥桿;有益效果為:當壓力較大,手輪轉動較為費力時,將助力桿從伸縮孔的內部伸出,通過助力桿來加長轉動手輪的力臂,從而降低轉動手輪所需的力氣,解決了手動閘閥在調節時,需要用手握住手動閘閥的手輪進行調節,當壓力過大,轉動手輪所需的力氣隨之變大,導致手動閘閥調節困難的問題。閥調節困難的問題。閥調節困難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超高壓175MPa采氣井口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采氣井口設備
,具體為一種超高壓175MPa采氣井口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氣井是根據氣田開發方案或調整方案設計,通過鉆井用來開采天然氣的生產井;
[0003]公開號為:CN216277837U的技術公開了一種175MPa超高壓壓裂井口裝置,包括壓裂油管頭,壓裂油管頭內設有油管懸掛器,壓裂油管頭兩側均設有一對第一手動閘閥,第一手動閘閥端部設有絲扣法蘭,絲扣法蘭端部設有絲堵,該種175MPa超高壓壓裂井口裝置具有175MPa超高壓抗壓能力,能夠在超高壓、多段數、高含砂、含酸的壓裂工況下長期穩定的使用;
[0004]上述專利中,手動閘閥在調節時,需要用手握住手動閘閥的手輪進行調節,當壓力過大,轉動手輪所需的力氣隨之變大,導致手動閘閥調節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高壓175MPa采氣井口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超高壓175MPa采氣井口裝置,所述超高壓175MPa采氣井口裝置包括:
[0008]手動閘閥主體,手動閘閥主體通過閥桿連接有連桿,連桿的表面開設有連接槽和滑槽,滑槽的側壁開設有定位槽,連桿的內部開設有伸縮孔;
[0009]手輪,手輪設置于連桿的端部;
[0010]助力桿,助力桿插接于伸縮孔的內部,助力桿的表面設置有撥桿。
[0011]優選的,所述連桿設置有多組,其中兩組連桿的內部開設有伸縮孔,且開設有伸縮孔的兩組連桿對稱設置。
[0012]優選的,所述連接槽貫穿連桿的表面與伸縮孔的側壁,滑槽開設有兩組,兩組滑槽分布于連接槽的兩端,滑槽與連接槽連通。
[0013]優選的,所述定位槽開設于滑槽靠近手輪的一側,定位槽與滑槽組成“L”形槽結構。
[0014]優選的,所述手輪與多組連桿遠離閥桿的一端固定連接,伸縮孔貫穿手輪。
[0015]優選的,所述助力桿與伸縮孔的側壁滑動設置,助力桿與伸縮孔靠近閥桿的一端之間設置有頂持彈簧。
[0016]優選的,所述撥桿與助力桿固定連接,撥桿與連接槽的側壁滑動設置,且撥桿與滑槽的側壁滑動設置。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術提出的一種超高壓175MPa采氣井口裝置,當壓力較大,手輪轉動較為
費力時,將助力桿從伸縮孔的內部伸出,通過助力桿來加長轉動手輪的力臂,從而降低轉動手輪所需的力氣,解決了手動閘閥在調節時,需要用手握住手動閘閥的手輪進行調節,當壓力過大,轉動手輪所需的力氣隨之變大,導致手動閘閥調節困難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技術連桿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技術圖2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技術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本技術圖4中B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4]圖6為本技術助力桿結構示意圖。
[0025]圖中:手動閘閥主體1、閥桿11、手輪2、連桿21、伸縮孔22、連接槽23、滑槽24、定位槽25、助力桿3、撥桿31、頂持彈簧32。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7]實施例一
[0028]請參閱圖1
?
圖6,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
[0029]一種超高壓175MPa采氣井口裝置,所述超高壓175MPa采氣井口裝置包括:手動閘閥主體1通過閥桿11連接有連桿21,連桿21的表面開設有連接槽23和滑槽24,滑槽24的側壁開設有定位槽25,連桿21的內部開設有伸縮孔22;手輪2設置于連桿21的端部;助力桿3插接于伸縮孔22的內部,助力桿3的表面設置有撥桿31;
[0030]當壓力較大,手輪2轉動較為費力時,將助力桿3從伸縮孔22的內部抽出,通過助力桿3來加長轉動手輪2的力臂,從而降低轉動手輪2所需的力氣。
[0031]實施例二
[0032]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為實現將助力桿3從伸縮孔22的內部抽出,連桿21設置有多組,其中兩組連桿21的內部開設有伸縮孔22,且開設有伸縮孔22的兩組連桿21對稱設置;連接槽23貫穿連桿21的表面與伸縮孔22的側壁,滑槽24開設有兩組,兩組滑槽24分布于連接槽23的兩端,滑槽24與連接槽23連通;定位槽25開設于滑槽24靠近手輪2的一側,定位槽25與滑槽24組成“L”形槽結構;手輪2與多組連桿21遠離閥桿11的一端固定連接,伸縮孔22貫穿手輪2;助力桿3與伸縮孔22的側壁滑動設置,助力桿3與伸縮孔22靠近閥桿11的一端之間設置有頂持彈簧32;
[0033]控制撥桿31從靠近閥桿11的一端的定位槽25的內部移動到滑槽24的內部,然后再移動到連接槽23的內部,此時在頂持彈簧32的頂持下,助力桿3從伸縮孔22的內部伸出。
[0034]實施例三
[0035]在實施例二的基礎上,為實現對助力桿3的定位,撥桿31與助力桿3固定連接,撥桿31與連接槽23的側壁滑動設置,且撥桿31與滑槽24的側壁滑動設置;
[0036]當撥桿31與遠離閥桿11的一組滑槽24對齊時,控制撥桿31進入滑槽24的內部,并在頂持彈簧32的頂持下卡入定位槽25的內部,從而將助力桿3的位置固定。
[0037]使用時,當壓力較大,手輪2轉動較為費力時,控制撥桿31從靠近閥桿11的一端的定位槽25的內部移動到滑槽24的內部,然后再移動到連接槽23的內部,此時在頂持彈簧32的頂持下,助力桿3從伸縮孔22的內部伸出,當撥桿31與遠離閥桿11的一組滑槽24對齊時,控制撥桿31進入滑槽24的內部,并在頂持彈簧32的頂持下卡入定位槽25的內部,從而將助力桿3的位置固定,通過助力桿3來加長轉動手輪2的力臂,從而降低轉動手輪2所需的力氣。
[0038]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超高壓175MPa采氣井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壓175MPa采氣井口包括:手動閘閥主體(1),手動閘閥主體(1)通過閥桿(11)連接有連桿(21),連桿(21)的表面開設有連接槽(23)和滑槽(24),滑槽(24)的側壁開設有定位槽(25),連桿(21)的內部開設有伸縮孔(22);手輪(2),手輪(2)設置于連桿(21)的端部;助力桿(3),助力桿(3)插接于伸縮孔(22)的內部,助力桿(3)的表面設置有撥桿(3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壓175MPa采氣井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21)設置有多組,其中兩組連桿(21)的內部開設有伸縮孔(22),且開設有伸縮孔(22)的兩組連桿(21)對稱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超高壓175MPa采氣井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槽(23)貫穿連桿(21)的表面與伸縮孔(22)的側壁,滑槽(24)開設有兩組,兩組滑槽(24)分布...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必龍,張艷艷,丁鋼,
申請(專利權)人:鹽城旭東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