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隧道人行橫洞通道門和車行橫洞卷簾門自動檢測系統,包括監控中心子系統及前端監測子系統,前端監測子系統通過網絡傳輸模塊連接至監控中心子系統;前端監測子系統包括主控器及至少1個的用于監測車行橫洞卷簾門開關的位移傳感器、至少2個用于監測人行橫洞通道門開關的接近傳感器,且至少1個位移傳感器及至少2個接近傳感器均通過無線傳輸模塊與主控器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前端監測子系統檢測得到卷簾門及通道門開關狀況信息,并將其傳輸給監控中心子系統,監控中心子系統接收卷簾門及通道門開關狀況信息,實現遠程監測卷簾門及通道門開關狀況。程監測卷簾門及通道門開關狀況。程監測卷簾門及通道門開關狀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隧道人行橫洞通道門和車行橫洞卷簾門自動檢測系統
[0001]本技術涉及隧道橫洞門
,特別是一種隧道人行橫洞通道門和車行橫洞卷簾門自動檢測系統。
技術介紹
[0002]根據公路隧道養護規范,隧道消防人行橫洞(人行橫通道)應具備向逃生方向打開及自動閉合功能;隧道內車行橫洞卷簾門正常情況下要開啟1米左右。但,隧道人行橫洞通道門閉合器及通道門由于易受行車環境影響出現變形損壞情況而無法正常打開或關閉,目前一般要到現場才能確認具體情況,而且隧道人行通道常設置在緊急停車帶與出入口之間,巡查工作量大,難以及時發現故障并維修;目前隧道內車行橫洞卷簾門的開啟狀況未能做到實時監控,要到現場才能確認具體情況,極大的不利于日常巡查及維護,同時也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隧道人行橫洞通道門和車行橫洞卷簾門自動檢測系統,實現遠程監測卷簾門及通道門開關狀況。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隧道人行橫洞通道門和車行橫洞卷簾門自動檢測系統,包括監控中心子系統及前端監測子系統,前端監測子系統通過網絡傳輸模塊連接至監控中心子系統;前端監測子系統包括主控器及至少1個的用于監測車行橫洞卷簾門開關的位移傳感器、至少2個用于監測人行橫洞通道門開關的接近傳感器,且至少1個位移傳感器及至少2個接近傳感器均通過無線傳輸模塊與主控器連接。
[0006]其中,主控器為配置電源回路的PLC。監控中心子系統包括監控中心服務器及顯示屏,顯示屏與監控中心服務器連接,并配置有電源回路。
[0007]位移傳感器配置有電源I及無線傳輸模塊I,位移傳感器與無線傳輸模塊I串聯后連接在電源I上形成回路。主控器也配置連接有無線傳輸模塊I以與位移傳感器連接;其中,無線傳輸模塊I為模擬量無線傳輸模塊。如此,直接通過位移傳感器導通無線傳輸模塊I發射信號,不用另行設計控制無線傳輸模塊的控制器。
[0008]接近傳感器配置有電源II及無線傳輸模塊II、繼電器,接近傳感器的正負極分別連接在電源II的正負極上,接近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至繼電器線圈I端,繼電器線圈II端連接至電源的負極,繼電器常開觸點與無線傳輸模塊II串聯后連接在電源II的正負極上。主控器也配置連接有無線傳輸模塊II以與接近傳感器連接;其中,無線傳輸模塊II為數字量無線傳輸模塊。如此,直接通過位移傳感器導通繼電器線圈,繼電器吸合使其常開觸點閉合導通無線傳輸模塊I發射信號,不用另行設計控制無線傳輸模塊的控制器。
[0009]如上述,在每個車行橫洞卷簾門處安裝有位移傳感器以檢測其開關,位移傳感器得到卷簾門開門信號或關門信號,再將卷簾門開門信號或關門信號傳輸至主控器;在每個
人行通道門處安裝有接近傳感器以檢測其開關,接近傳感器得到通道門開門信號或關門信號,再將通道門開門信號或關門信號傳輸至主控器;主控器接收各個卷簾門開門信號或關門信號,以及接收各個通道門開門信號或關門信號,再將其傳輸給監控中心子系統的服務器;監控中心服務器接收各個卷簾門開門信號或關門信號,以及接收各個通道門開門信號或關門信號,再顯示在顯示屏上。通過前端監測子系統檢測得到卷簾門及通道門開關狀況信息(開門信號或關門信號),并將其傳輸給監控中心子系統,監控中心子系統接收卷簾門及通道門開關狀況信息,實現遠程監測卷簾門及通道門開關狀況,輔助維護員及時進行排查或維修,保障隧道人行橫洞及車行橫洞安全可靠。
[0010]在前述遠程監測特征基礎上,作為優選地,前端監測子系統還包括至少2個指示燈I,一個指示燈I與一個接近傳感器配對使用并安裝于一個人行橫洞的同一側通道門處,指示燈I與無線傳輸模塊II并聯以在繼電器常開觸點閉合情形下導通開燈。如此,通過指示燈I亮燈現場指示出該人行橫洞的此側通道門有故障,指示緊急通行人員另行找尋通道或作好破門準備,輔助維護員現場排查或維修。
[0011]在前述現場指示有故障通道門特征基礎上,作為優選地,前端監測子系統還包括至少2個指示燈II,一個指示燈II與一個接近傳感器配對使用并分別安裝于一個人行橫洞的兩側通道門處,指示燈II與無線傳輸模塊II并聯以在繼電器常開觸點閉合情形下導通開燈。如此,通過指示燈II亮燈現場指示出該人行橫洞的對側通道門有故障,指示需經對側通道門緊急通行人員另行找尋通道或作好破門準備,輔助維護員現場排查或維修對側通道門。
[0012]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術的隧道人行橫洞通道門和車行橫洞卷簾門自動檢測系統,通過前端監測子系統檢測得到卷簾門及通道門開關狀況信息,并將其傳輸給監控中心子系統,監控中心子系統接收卷簾門及通道門開關狀況信息,實現遠程監測卷簾門及通道門開關狀況,輔助維護員及時進行排查或維修,保障隧道人行橫洞及車行橫洞安全可靠。
[0014]2、每一接近傳感器配有指示燈I,通過指示燈I亮燈現場指示出該人行橫洞的此側通道門有故障,指示緊急通行人員另行找尋通道或作好破門準備,輔助維護員現場排查或維修。
[0015]3、每一接近傳感器配有指示燈II,通過指示燈II亮燈現場指示出該人行橫洞的對側通道門有故障,指示需經對側通道門緊急通行人員另行找尋通道或作好破門準備,輔助維護員現場排查或維修對側通道門。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技術的實例1的系統框圖。
[0017]圖2是本技術的實例1的一示例電路圖。
[0018]圖3是本技術的實例1的另一示例電路圖。
[0019]圖4是本技術的實例2的系統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1
[0021]參見圖1
?
圖3,本實施例1的隧道人行橫洞通道門和車行橫洞卷簾門自動檢測系統,包括監控中心子系統及前端監測子系統,前端監測子系統通過網絡傳輸模塊連接至監控中心子系統;前端監測子系統包括主控器及至少1個的用于監測車行橫洞卷簾門開關的位移傳感器、至少2個用于監測人行橫洞通道門開關的接近傳感器,且至少1個位移傳感器及至少2個接近傳感器均通過無線傳輸模塊與主控器連接。
[0022]其中,主控器PLC或51單片機等,各部件均在其出廠均配置有行業標準數據線,可直接與傳感器或無線傳輸模塊插拔連接,均為既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本實施例1的無線傳輸模塊選用模擬量無線傳輸模塊及數字量無線傳輸模塊,為此主控器采用配置電源回路的PLC,如圖1及圖2所示,連接有模擬量無線傳輸模塊的PLC與SOP位移傳感器導通的模擬量無線傳輸模塊實現無線通信連接,等,位移傳感器、接近傳感器及PLC及其連接控制技術均為既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0023]監控中心子系統包括監控中心服務器及顯示屏,顯示屏與監控中心服務器連接,并配置有電源回路,均為既有技術。如圖1及圖2所示,服務器可通過有線傳輸技術或無線傳輸技術連接至PLC,其中無線傳輸可為4G模塊或5G模塊等,均為既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隧道人行橫洞通道門和車行橫洞卷簾門自動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監控中心子系統及前端監測子系統,所述前端監測子系統通過網絡傳輸模塊連接至監控中心子系統;所述前端監測子系統包括主控器及至少1個的用于監測車行橫洞卷簾門開關的位移傳感器、至少2個用于監測人行橫洞通道門開關的接近傳感器,且至少1個位移傳感器及至少2個接近傳感器均通過無線傳輸模塊與主控器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人行橫洞通道門和車行橫洞卷簾門自動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傳感器配置有電源I及無線傳輸模塊I,位移傳感器與無線傳輸模塊I串聯后連接在電源I上形成回路。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人行橫洞通道門和車行橫洞卷簾門自動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器也配置連接有無線傳輸模塊I以與位移傳感器連接;其中,無線傳輸模塊I為模擬量無線傳輸模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人行橫洞通道門和車行橫洞卷簾門自動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傳感器配置有電源II及無線傳輸模塊II、繼電器,接近傳感器的正負極分別連接在電源II的正負極上,接近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至繼電器線圈I端,繼電器線圈II端連接至電源的負極,繼電器常開觸點與無線傳輸模塊II串聯后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韋魯,唐明旭,廖冬林,李峰,劉玲,莫松霖,劉富瑜,吳松霖,劉民強,覃志明,隆志善,姚良佳,韋舉合,莫汶松,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河池高速公路運營有限公司南丹分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