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自動更換系統及自動更換方法,所述自動更換系統用于更換清潔單元。所述自動更換系統包括清潔設備、基站及控制單元,所述清潔設備上設有用于移動所述清潔設備的驅動裝置及用于安裝清潔單元的安裝位;所述基站包括用于停放所述清潔設備的停放位以及用于收納清潔單元的集成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分別與所述清潔設備及所述基站通訊連接,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清潔設備自動拆卸及自動更換清潔單元,并控制所述基站內的集成單元自動回收及自動拆卸清潔單元。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專利技術實現了清潔單元的自動更換,結構緊湊,提高了清潔設備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用戶的體驗感。提高了用戶的體驗感。提高了用戶的體驗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自動更換系統及自動更換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清潔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自動更換系統及自動更換方法。
技術介紹
[0002]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具清潔逐步進入智能化、機器化的時代,應運而生的清潔機器人能夠將人們從家居清潔工作中解放出來,有效減輕人們在家居清潔方面的工作負擔,緩解人們在進行家居清潔過程中的勞累程度。然而,現有技術中還無法完全實現滾刷在基站中的集成歸置以及自動化更換掃地機的滾刷。
[0003]有鑒于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自動更換系統及自動更換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更換系統及自動更換方法,能夠將清潔單元集成歸置在基站中,并自動更換清潔設備的清潔單元。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自動更換系統,該自動更換系統包括清潔設備、基站和控制單元,所述清潔設備上設有用于移動所述清潔設備的驅動裝置及用于安裝清潔單元的安裝位。所述基站包括用于停放所述清潔設備的停放位以及用于收納清潔單元的集成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分別與所述清潔設備及所述基站通訊連接,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清潔設備自動拆卸及自動更換清潔單元,并控制所述基站內的集成單元自動回收及自動拆卸清潔單元。
[0006]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自動更換系統還包括自動拆卸單元,所述自動拆卸單元與所述控制單元通訊連接,所述自動拆卸單元包括與所述清潔設備可拆卸式連接的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清潔單元外側的分離開關,所述基站內設有用于觸發所述分離開關的脫鉤組件,所述脫鉤組件配置為能夠使得所述分離開關產生位移,以使所述清潔單元從所述清潔設備中分離。
[0007]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集成單元上設有至少一個用于收納所述清潔單元的空置區。
[0008]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自動更換系統還包括自動旋轉單元和第一識別單元,所述自動旋轉單元與所述第一識別單元分別與所述控制單元通訊連接,所述自動旋轉單元帶動所述集成單元旋轉,所述第一識別單元識別經過所述第一識別單元的所述清潔單元為目標清潔單元時,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自動旋轉單元停止旋轉。
[0009]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清潔設備包括第二識別單元,所述第二識別單元與所述控制單元通訊連接,所述第二識別單元識別環境信息,并將識別結果發送至所述控制單元。
[0010]為進一步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自動更換方法,應用前述自動更換系統,所述自動更換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1]步驟S10:清潔設備向自動更換系統發送更換清潔單元的指令;
[0012]步驟S20:控制單元接受指令,并控制自動拆卸單元拆卸所述清潔設備上的第一清潔單元;
[0013]步驟S30:集成單元回收所述第一清潔單元,并將所述第一清潔單元收納至第一位置;
[0014]步驟S40: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集成單元旋轉,以選擇目標清潔單元,并控制所述集成單元自動拆卸所述目標清潔單元;
[0015]步驟S50:所述控制單元將所述目標清潔單元自動組裝到所述清潔設備上。
[0016]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清潔設備還包括第二識別單元,所述自動更換方法還包括:
[0017]步驟S00:第二識別單元識別環境信息,并將識別結果發送給所述控制單元。
[0018]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S20具體包括:
[0019]步驟S21:所述控制單元接受指令,并控制所述自動拆卸單元解除所述第一清潔單元與所述清潔設備的固定;
[0020]步驟S22:所述清潔設備出站。
[0021]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S30具體包括:
[0022]步驟S31:所述集成單元在自動升降單元的帶動下下降至第一高度,所述集成單元的空置區回收所述第一清潔單元,并將所述第一清潔單元收納至所述第一位置;
[0023]步驟S32:所述集成單元在所述自動升降單元的帶動下上升至初始高度。
[0024]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S50具體包括:
[0025]步驟S51:自動拆卸單元拆卸所述目標清潔單元至目標安裝位置,所述集成單元上升至初始高度;
[0026]步驟S52:所述清潔設備再次進站;
[0027]步驟S53:所述集成單元下降,將所述清潔設備的主機下壓至第二高度,以使得所述清潔設備的主機和所述目標清潔單元連接為一體;
[0028]步驟S54:所述清潔設備再次出站。
[0029]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全自動化的自動更換系統,實現了清潔單元的自動更換,結構緊湊且智能化,提高了清潔效率。其次,通過設置集成殼體,將若干清潔單元集成在一起,且各清潔單元之間相互獨立,可以滿足不同場景的對多種清潔單元用途的需求。再者,通過設置導向單元,可以有效引導集成單元的升降,提高升降過程的穩定性。本專利技術能夠實現清潔單元的歸類放置和收納,節約空間和時間,便于快速更換清潔單元,提高了清潔效率,提升了用戶清潔體驗。
附圖說明
[0030]圖1是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自動更換系統的結構框圖。
[0031]圖2是基站與清潔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3是集成單元和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4是圖3在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5是清潔單元、集成單元和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6是集成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7是圖6在第一角度的爆炸圖。
[0037]圖8是圖6在第二角度的爆炸圖。
[0038]圖9是圖6在第三角度的爆炸圖。
[0039]圖10是連接有轉軸的集成單元的部分元件的內部結構圖。
[0040]圖11是連接有轉軸的集成單元的整體的爆炸圖。
[0041]圖12是圖11的輔助拆卸件的結構示意圖。
[0042]圖13是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43]圖14是清潔設備、停放位、支架和集成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44]圖15是清潔設備、停放位與脫鉤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45]圖16是脫鉤組件和清潔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46]圖17是脫鉤組件和固定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0047]圖18是脫鉤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0048]圖19是第三觸發件和滑塊結構的分解示意圖。
[0049]圖20是支撐件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50]圖21是另一實施例中脫鉤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51]圖22是另一實施例中脫鉤組件和固定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0052]圖23是清潔設備的底部結構示意圖。
[0053]圖24是清潔設備與清潔單元裝配時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54]圖25是圖24中A處的結構放大圖。
[0055]圖26是清潔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56]圖27是本專利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更換系統,用于更換清潔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更換系統包括:清潔設備,所述清潔設備上設有用于移動所述清潔設備的驅動裝置及用于安裝清潔單元的安裝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用于停放所述清潔設備的停放位以及用于收納所述清潔單元的集成單元;及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分別與所述清潔設備及所述基站通訊連接,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清潔設備自動拆卸及自動更換清潔單元,并控制所述基站內的集成單元自動回收及自動拆卸清潔單元。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更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更換系統還包括自動拆卸單元,所述自動拆卸單元與所述控制單元通訊連接,所述自動拆卸單元包括與所述清潔設備可拆卸式連接的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清潔單元外側的分離開關,所述基站內設有用于觸發所述分離開關的脫鉤組件,所述脫鉤組件配置為能夠使得所述分離開關產生位移,以使所述清潔單元從所述清潔設備中分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更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單元上設有至少一個用于收納所述清潔單元的空置區。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更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更換系統還包括自動旋轉單元和第一識別單元,所述自動旋轉單元與所述第一識別單元分別與所述控制單元通訊連接,所述自動旋轉單元帶動所述集成單元旋轉,所述第一識別單元識別經過所述第一識別單元的所述清潔單元為目標清潔單元時,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自動旋轉單元停止旋轉。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更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潔設備還包括第二識別單元,所述第二識別單元與所述控制單元通訊連接,所述第二識別單元識別環境信息,并將識別結果發送至所述控制單元。6.一種自動更換方法,應用如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自動更換系統,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振聲,羅林斌,楊勇,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杉川機器人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