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連續出水油水分離器,包括多級分離器和連續出水機構;多級分離器包括箱體、箱體內設置的隔板,隔板將箱體內腔由后向前分為進液腔、中間腔以及出水腔;連續出水機構包括豎向設置在出水腔內的外管以及設置在外管內的內管,內管和外管同軸線設置,外管內徑大于內管外徑;內管頂部位于箱體上部,外管頂部高于內管頂部且外管底端設有連通外管與出水腔的連通口;外管和內管的頂端均暢口設置,內管底端連接有水平設置的連續出水管,連續出水管向前伸出外管和箱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油水分離率較高、廢水流出管能夠一直打開并能保持液位一直處于穩定狀態,使用十分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將油和水分離的裝置,適用于含油廢水多的工廠和飯店。
技術介紹
油水分離裝置具有廣泛的用途。在工業上,許多應用場合的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廢油,如果不予以回收直接排放,既污染環境,又浪費資源。許多民用場合也有分離油和水的需求。如飯店每天都有大量的餐廚廢水,這些廢水中含有許多油份;如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會增加城市處理生活污水的成本?,F有的油水分離裝置具有如下局限性:1.其油水分離的效果有限,油水分離效果差。2.為保持流出的廢水具有一定水壓,廢水流出管一般設置在液位底部。但這樣的設置,廢水流出管不能一直處于打開的狀態,否則廢水將不能在油水分離器中積存較高的液位。間歇式開啟廢水流出管給使用帶來了很大的不方便,需要人工經常觀察和操作。有些工廠干脆不設置廢水流出管,當液位較高時,直接用水泵將廢水抽出,使用也不方便,需要人工經常觀察和手動操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水分離率較高、廢水流出管能夠一直打開并能保持液位一直處于穩定狀態、避免進水給油水分離帶來不利影響且能夠機械化除去雜質的連續出水油水分離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連續出水油水分離器包括多級分離器和連續出水機構;多級分離器包括頂部暢口的箱體,以液體流動的方向為前向,箱體內在前后方向上均勻設有兩個以上隔板,隔板將箱體內腔由后向前分為進液腔、中間腔以及出水腔;各隔板頂部與箱體頂端相齊平,各隔板底端與箱體底壁之間設有連通進液腔、中間腔以及出水腔的開口;連續出水機構包括豎向設置在出水腔內的外管以及設置在外管內的內管,內管和外管同軸線設置,外管內徑大于內管外徑;內管頂部位于箱體上部,外管頂部高于內管頂部且外管底端與箱體底壁之間設有連通外管與出水腔的連通口;外管和內管的頂端均暢口設置,內管底端連接有水平設置的連續出水管,連續出水管向前伸出外管和箱體。所述各隔板前方的箱體底壁上連接有擋板,擋板在左右方向上與箱體同寬且其頂端高于隔板底端。所述內管側壁上下間隔設置有若干液位控制孔,各液位控制孔處均安裝有堵頭。本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1. 連續出水機構設計巧妙,既能保證箱體內的液體保持一定高度的液位,又能在箱體底部連續出水,出水具有一定的水壓(液面高度帶來的壓力)。使用連續出水機構,可以將連續出水管與市政排水管或者下一級水處理裝置相連,無須人工監視箱體內的液位高度并手動放水或使用水泵抽水,使用十分方便。液位控制孔的堵頭的設置,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地控制箱體內的液位高度。2. 由于采用了多級分離結構,油水混合物在進液腔、中間腔以及出水腔均能夠進行油水分離的過程,因此大大提高了油水分離的效率,一方面能夠加快油水分離的過程,在單位時間內處理更多的油水混合物,另一方面油水混合物得到了更加徹底的分離,最終由連續出水管流出的液體中含油量更少。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內管和連續出水管連接在一起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固定網板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圖1中箭頭所示方向為該處液體的流動方向。如圖1至圖4所示,本技術的連續出水油水分離器包括多級分離器、機械除雜機構、連續出水機構和兩級緩沖進水機構;多級分離器包括頂部暢口的箱體1,以液體流動的方向為前向,箱體1內在前后方向上均勻設有兩個以上隔板2,隔板2將箱體1內腔由后向前分為進液腔3、中間腔4以及出水腔5;各隔板2頂部與箱體1頂端相齊平,各隔板2底端與箱體1底壁之間設有連通進液腔3、中間腔4以及出水腔5的開口6;連續出水機構包括豎向設置在出水腔5內的外管7以及設置在外管7內的內管8,內管8和外管7同軸線設置,外管7內徑大于內管8外徑,從而在內管8和外管7之間形成環柱形空間;內管8頂部位于箱體1上部,外管7頂部高于內管8頂部并與箱體1頂端相齊平,也可以略低于箱體1頂端。外管7底端與箱體1底壁之間設有連通外管7與出水腔5的連通口9;外管7和內管8的頂端均暢口設置,內管8底端連接有水平設置的連續出水管10,連續出水管10向前伸出外管7和箱體1;外管7的底端也為暢口設置。機械除雜機構包括固定網板11、活動網板12、液壓缸13、卷揚機14和撈雜網板15;固定網板11連接在進液腔3內鄰近隔板2的箱體1上,固定網板11與箱體1的底壁以及左右側壁均相連接;固定網板11和活動網板12的上端均高于內管8上端,從而使固定網板11上端和活動網板12的上端必然高于液面,能夠保證將飄浮的雜質聚攏在內,防止雜質越過固定網板11進入固定網板11前方的箱體1內。活動網板12的上端高于內管8上端,能夠防止雜質越過活動網板12來到活動網板12的后方。箱體1后端部沿前后方向設有滑槽16,滑槽16內滑動連接有活動網板12,活動網板12與箱體1的底壁以及左右側壁均相靠接;箱體1后方設有液壓缸13,液壓缸13的伸出桿18滑動密封穿過所述箱體1后壁并與所述活動網板12固定連接;固定網板11和活動網板12上分別均勻設有多個網孔17。活動網板12的前極限位置與所述撈雜網板15相鄰,活動網板12的后極限位置與所述箱體1的后壁相鄰;進液腔3上方設有所述卷揚機14,固定網板11的后側面處的箱體1底壁上設有撈雜網板15,撈雜網板15連接有吊繩20,吊繩20上端連接在所述卷揚機14的卷筒19上;撈雜網板上優選設置有多個網孔,撈雜網板上也可以不設置網孔。所述兩級緩沖進水機構包括設在箱體1后方的緩沖桶21以及設置在進液腔3頂部的緩沖板22;緩沖桶21高于所述箱體1頂部,緩沖桶21上設有用于連接廢液源的進液管23以及用于向進液腔3供液的出液管24;緩沖板22水平設置并高于所述內管8頂部,所述出液管24為弧形管(液體在弧形管內流動的更加平緩)且其出口位于緩沖板22的上方并與緩沖板22相鄰,這樣使液體剛從出液管24流出即落在緩沖板22上,避免高差過大引起液體飛濺的現象。所述各隔板2前方的箱體1底壁上連接有擋板25,擋板25在左右方向上與箱體1同寬且其頂端略高于隔板2底端。這樣,液體在通過隔板2底端與箱體1底壁之間的開口6流入下一個腔室(中間腔4或出水腔5)時,將被擋板25阻擋,不能沿箱體1底壁直接流向前方,而是向上彎折流動后才完全進入下一個腔室,有利于液體在下一個腔室內進行較為充分的油水分離后才繼續向前流動至前方的再下一個腔室。所述內管8側壁上下間隔設置有若干液位控制孔26,各液位控制孔26處均安裝有堵頭。堵頭是常規部件,圖未示。需要調節液位到某一高度時,可以取下相應高度處的的堵頭,這樣液體將通過該處的液位控制孔26進入內管8并流出,使液位保持在該液位控制孔26的高度。這種設置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地控制箱體1內的液位?!? 所述液壓缸13的伸出桿18與箱體1后壁的配合面處嵌設有密封圈;密封圈為常規技術,圖未示。所述液壓缸13通過小支架27支撐在地面,所述緩沖桶21通過大支架28支撐在地面上。外管7頂部暢口設置,因此當水由出水腔5通過連通口9進入外管7時,外管7內積存的空氣可以外管7頂部暢口處排出,從而便于水順暢地進入外管7。箱體1內的出水腔5、中間腔4以及進液腔3通過隔板2底端與箱體1底壁之間設置的開口6相互連通,這樣,箱體1內各處液面均相齊平。外管7底端與箱體1底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連續出水油水分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級分離器和連續出水機構;多級分離器包括頂部暢口的箱體,以液體流動的方向為前向,箱體內在前后方向上均勻設有兩個以上隔板,隔板將箱體內腔由后向前分為進液腔、中間腔以及出水腔;各隔板頂部與箱體頂端相齊平,各隔板底端與箱體底壁之間設有連通進液腔、中間腔以及出水腔的開口;連續出水機構包括豎向設置在出水腔內的外管以及設置在外管內的內管,內管和外管同軸線設置,外管內徑大于內管外徑;內管頂部位于箱體上部,外管頂部高于內管頂部且外管底端與箱體底壁之間設有連通外管與出水腔的連通口;外管和內管的頂端均暢口設置,內管底端連接有水平設置的連續出水管,連續出水管向前伸出外管和箱體。
【技術特征摘要】
1.連續出水油水分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級分離器和連續出水機構;多級分離器包括頂部暢口的箱體,以液體流動的方向為前向,箱體內在前后方向上均勻設有兩個以上隔板,隔板將箱體內腔由后向前分為進液腔、中間腔以及出水腔;各隔板頂部與箱體頂端相齊平,各隔板底端與箱體底壁之間設有連通進液腔、中間腔以及出水腔的開口;連續出水機構包括豎向設置在出水腔內的外管以及設置在外管內的內管,內管和外管同軸線設置,外管內徑大于內管外徑;內管頂部位于箱體上部,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孟杰,畢書軍,袁文曉,袁東旭,
申請(專利權)人:登電集團鋁加工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