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重力澆注模具的比例控制裝置,重力澆注模具包括模具本體、設置在模具本體內的型腔、以及環繞型腔設置的冷卻水通道,冷卻水通道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經進水閥連接有冷卻水源,進水閥為可調閥門,比例控制裝置包括溫度傳感組件和PLC控制器,溫度傳感組件設置在模具本體上并且電連接PLC控制器的輸入接口電路,PLC控制器的輸出接口電路電連接可調閥門,通過測量模具的實際溫度,與PLC控制器中存儲的設定的工藝參數曲線進行對比,進而通過PLC控制器調節冷卻水的流量,實現重力澆注模具的冷卻過程的自動控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鑄造領域,具體涉及在鑄造時冷卻鑄型的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以銀、鋅為主要合金元素的銅基合金,由于具良好的摩擦性能,因此廣泛用于制造新型航空發動機的雙金屬襯套等耐磨零件。現有技術中在制造耐磨零件時,采用鋼模重力澆注,并且進行冷卻處理,以減少鑄件在冷卻后周壁上易出現疏松的鑄造缺陷。但是冷卻過程中,由于各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存在,往往會出現冷卻水溫有波動或冷卻水異常停止的現象,這樣的情況下,人工無法發現,且即使發現了,也無法精確的調整,因此就會造成冷卻處理過程就會參差不齊,造成鑄件重量的參差不齊,亟需一種方法和裝置解決該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重力澆注模具的比例控制裝置,通過測量模具的實際溫度,與PLC控制器中存儲的設定的工藝參數曲線進行對比,進而通過PLC控制器調節冷卻水的流量,實現重力澆注模具的冷卻過程的自動控制。為達到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重力澆注模具的比例控制裝置,所述重力澆注模具包括模具本體、設置在所述模具本體內的型腔、以及環繞所述型腔設置的冷卻水通道,所述冷卻水通道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進水口經進水閥連接有冷卻水源,所述進水閥為可調閥門,所述比例控制裝置包括溫度傳感組件和PLC控制器,所述溫度傳感組件設置在所述模具本體上并且電連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輸入接口電路,所述PLC控制器的輸出接口電路電連接所述可調閥門。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冷卻水通道設置在所述模具本體的內部,所述進水口設置在上部,所述出水口設置在下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冷卻水通道為開設在所述模具本體的外側面的冷卻水槽。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冷卻水通道為設在所述模具本體的外側面的冷卻水管。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溫度傳感組件包括至少兩個溫度傳感元件,所述模具本體的外表面上均布設置有與所述溫度傳感元件對應的至少兩個安裝槽,所述溫度傳感元件設在所述安裝槽中。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PLC控制器包括電源、中央處理單元、存儲器、輸入接口電路、輸出接口電路、比較器功能模塊以及通信模塊。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1.通過測量模具的實際溫度,與PLC控制器中存儲的設定的工藝參數曲線進行對比,進而通過PLC控制器調節冷卻水的流量,實現重力澆注模具的冷卻過程的自動控制;2.呈螺旋狀設置的冷卻水道能夠使水流在自重作用下以較為緩和的速度通過,使水流速度不致過快或過慢,優化冷卻效率和冷卻效果;3.均布設置的溫度傳感元件能夠測得模具本體上多個測溫點的溫度,從而使傳輸到PLC控制器中的溫度更為貼合模具的實際溫度。【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公開的重力澆注模具的比例控制裝置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其中,1、模具本體;2、型腔;3、冷卻水槽;4、安裝槽;5、進水口 ;6、出水口 ;7、進水閥;8、冷卻水源。【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一參見圖1,如其中的圖例所示,一種重力澆注模具的比例控制裝置,上述重力澆注模具包括模具本體1、設置在模具本體I內的型腔2、呈螺旋狀盤繞在模具本體I的外側面的冷卻水槽3、以及均布設置在模具本體I的外側面的至少兩個安裝槽4,冷卻水槽3設有位于上部的進水口 5和位于下部的出水口 6,進水口 5經進水閥7連接有冷卻水源8,進水閥7為可調閥門,上述比例控制裝置包括至少兩個傳感元件(圖中未視出)和PLC控制器(圖中未視出),上述溫度傳感元件設置在安裝槽4中并電連接上述PLC控制器的輸入接口電路,上述PLC控制器的輸出接口電路電連接可調閥門(進水閥7 )。其中,PLC控制器包括電源、中央處理單元、存儲器、輸入接口電路、輸出接口電路、比較器功能模塊以及通信模塊。電源,PLC的電源在整個系統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可靠的電源系統是無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對電源的設計和制造也十分重視。一般交流電壓波動在+10%(+15%)范圍內,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將PLC直接連接到交流電網上去。中央處理單元(CPU),中央處理單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樞,它按照PLC系統程序賦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儲從編程器鍵入的用戶程序和數據;檢查電源、存儲器、I/O以及警戒定時器的狀態,并能診斷用戶程序中的語法錯誤。當PLC投入運行時,首先它以掃描的方式接收現場各輸入裝置的狀態和數據,并分別存入I/O映象區,然后從用戶程序存儲器中逐條讀取用戶程序,經過命令解釋后按指令的規定執行邏輯或算數運算的結果送入I/o映象區或數據寄存器內。等所有的用戶程序執行完畢之后,最后將I/o映象區的各輸出狀態或輸出寄存器內的數據傳送到相應的輸出裝置,如此循環運行,直到停止運行。存儲器,存放系統軟件的存儲器稱為系統程序存儲器,存放應用軟件的存儲器稱為用戶程序存儲器。輸入輸出接口電路,現場輸入接口電路由光耦合電路和微機的輸入接口電路,作用是PLC與現場控制的接口界面的輸入通道,現場輸出接口電路由輸出數據寄存器、選通電路和中斷請求電路集成,作用PLC通過現場輸出接口電路向現場的執行部件輸出相應的控制信號。比較器功能模塊,用于比較溫度傳感元件檢測到的數據與存儲模塊中存儲的設定的工藝參數曲線。通信模塊,如以太網、RS485、Profibus-DP通訊模塊等。溫度傳感元件將側得的溫度數據傳輸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將溫度數據與設定的工藝參數曲線進行對比,當二者偏離的數據小于于設定閾值時,PLC控制器不發出控制指令,當二者偏離的數據大于設定閾值時,PLC控制器發出控制指令和驅動指令,可調閥門調節開度,進而調節冷卻水的進水流量。實施例二其余與實施例一相同,不同之處在于,上述冷卻水槽為設在上述模具本體的外側面的冷卻水管。【主權項】1.一種重力澆注模具的比例控制裝置,所述重力澆注模具包括模具本體、設置在所述模具本體內的型腔、以及環繞所述型腔設置的冷卻水通道,所述冷卻水通道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進水口經進水閥連接有冷卻水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閥為可調閥門,所述比例控制裝置包括溫度傳感組件和PLC控制器,所述溫度傳感組件設置在所述模具本體上并且電連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輸入接口電路,所述PLC控制器的輸出接口電路電連接所述可調閥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水通道設置在所述模具本體的內部,所述進水口設置在上部,所述出水口設置在下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水通道為開設在所述模具本體的外側面的冷卻水槽。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水通道為設在所述模具本體的外側面的冷卻水管。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傳感組件包括至少兩個溫度傳感元件,所述模具本體的外表面上均布設置有與所述溫度傳感元件對應的至少兩個安裝槽,所述溫度傳感元件設在所述安裝槽中。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包括電源、中央處理單元、存儲器、輸入接口電路、輸出接口電路、比較器功能模塊以及通信模塊。【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重力澆注模具的比例控制裝置,重力澆注模具包括模具本體、設置在模具本體內的型腔、以及環繞型腔設置的冷卻水通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重力澆注模具的比例控制裝置,所述重力澆注模具包括模具本體、設置在所述模具本體內的型腔、以及環繞所述型腔設置的冷卻水通道,所述冷卻水通道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進水口經進水閥連接有冷卻水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閥為可調閥門,所述比例控制裝置包括溫度傳感組件和PLC控制器,所述溫度傳感組件設置在所述模具本體上并且電連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輸入接口電路,所述PLC控制器的輸出接口電路電連接所述可調閥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陸高春,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