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澆鑄模具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澆鑄模具安全開模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運行穩定、安全、能夠保障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工作過程不易損壞、使用壽命長、開?;ㄙM時間短、工作效率高的澆鑄模具安全開模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這樣一種澆鑄模具安全開模裝置,包括有升降架、滑軌、滑塊、齒條、齒輪、連接桿、導向板、導向孔、氣缸、伸縮桿、上模和下模,升降架的左側安裝有滑軌,滑軌上連接有兩個滑塊,滑軌的左側設有齒條。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現有澆鑄模具開模裝置開模的過程中容易發生意外,運行不穩定,無法保障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易損壞,使用壽命短,開?;ㄙM時間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澆鑄模具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澆鑄模具安全開模裝置。
技術介紹
澆鑄是塑料加工的一種方法。早期的澆鑄是在常壓下將液態單體或預聚物(見聚合物)注入模具內,經聚合而固化成型,變成與模具內腔形狀相同的制品。20世紀初,酚醛樹脂最早用澆鑄法成型。開模原先也是機械生產或工藝生產的名詞,指模具組的制造。現在這個名詞在工業設計里就指形成產品設計的工具組,包括機械設備與模具。同時,開模是一項占總投資較高的生產工序,生產技術和材料及其它因素都有可能給開模增加成本,所以開模是相當重要的生產工序?,F在缺乏專門針對澆鑄模具開模的裝置,澆鑄模具開模的過程中容易發生意外,運行不穩定,無法保障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現有的澆鑄模具開模裝置易損壞,使用壽命短,開?;ㄙM時間長,工作效率低,因此亟需設計一種運行穩定,安全,能夠保障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工作過程不易損壞,使用壽命長,開?;ㄙM時間短,工作效率高的澆鑄模具安全開模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I)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為了克服現有澆鑄模具開模裝置開模的過程中容易發生意外、運行不穩定、無法保障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易損壞、使用壽命短、開?;ㄙM時間長、工作效率低的缺點,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運行穩定、安全、能夠保障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工作過程不易損壞、使用壽命長、開模花費時間短、工作效率高的澆鑄模具安全開模 目.ο(2)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這樣一種澆鑄模具安全開模裝置,包括有升降架、滑軌、滑塊、齒條、齒輪、連接桿、導向板、導向孔、氣缸、伸縮桿、上模和下模,升降架的左側安裝有滑軌,滑軌上連接有兩個滑塊,滑軌的左側設有齒條,齒條通過滑塊安裝在滑軌上,齒條的左側設有齒輪,齒輪安裝在升降架上,齒條與齒輪嚙合,齒輪上設有連接桿,連接桿與齒輪為鉸接連接,齒輪的左側設有導向板,導向板安裝在升降架上,導向板上設置有孔,導向板的左側設有氣缸,氣缸安裝在升降架上,氣缸的右側連接有伸縮桿,伸縮桿穿過導向板上的導向孔并且與連接桿的左端鉸接連接,齒條的下端連接有上模,上模的正下方設有下模。優選地,還包括有控制器和距離傳感器,控制器設置在升降架上部的右側,距離傳感器設置在齒條正上方的升降架上,氣缸和距離傳感器都分別與控制器連接。優選地,還包括有風機,風機設置在升降架下部的右側,風機和控制器連接。工作原理:當要使用該澆鑄模具安全開模裝置開模時,啟動氣缸并且使氣缸帶動伸縮桿向左運動,由于伸縮桿和連接桿鉸接連接,所以連接桿也向左運動,由于連接桿與齒輪鉸接連接,所以齒輪開始逆時針轉動,當齒輪與連接桿的鉸接處運動到齒輪的最左側時,使氣缸帶動伸縮桿向右運動,連接桿也隨之向右運動,在連接桿的帶動下,齒輪繼續逆時針轉動,當齒輪與連接桿的鉸接處繼續運動到齒輪的最右側時,再使氣缸帶動伸縮桿向左運動,這樣就能夠不斷實現齒輪的逆時針轉動,由于齒條與齒輪嚙合并且齒條通過滑塊安裝在滑軌上,所以齒條向上運動,齒條下端的上模也隨之向上運動,這樣就能夠使上模和下模分離,從而實現安全開模。因為還包括有控制器和距離傳感器,控制器設置在升降架上部的右側,距離傳感器設置在齒條正上方的升降架上,氣缸和距離傳感器都分別與控制器連接,距離傳感器能夠感應到齒條上端與升降架頂端的距離,當兩者之間的距離達到距離傳感器的預設值時,控制器控制氣缸停止運動,伸縮桿停止運動,連接桿靜止,齒輪靜止,齒條也隨之靜止,此時上模完全脫離下模,這樣使本裝置運行更加精確、自動化程度高。還包括有風機,風機設置在升降架下部的右側,風機和控制器連接。在模具冷卻過程中,控制器控制風機工作,風機可以對模具進行吹風降溫,加速模具的冷卻,提高了本裝置的實用性。(3)有益效果本技術解決了現有澆鑄模具開模裝置開模的過程中容易發生意外,運行不穩定,無法保障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易損壞,使用壽命短,開?;ㄙM時間長,工作效率低的缺點,本技術達到了運行穩定,安全,能夠保障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工作過程不易損壞,使用壽命長,開?;ㄙM時間短,工作效率高的效果?!靖綀D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主視結構不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主視結構不意圖。附圖中的標記為:1-升降架,2-滑軌,3-滑塊,4-齒條,5-齒輪,6_連接桿,7_導向板,8-導向孔,9-氣缸,I O-伸縮桿,11 -上模,12-下模,13-控制器,14-距離傳感器,15-風機?!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種澆鑄模具安全開模裝置,如圖1-3所示,包括有升降架1、滑軌2、滑塊3、齒條4、齒輪5、連接桿6、導向板7、導向孔8、氣缸9、伸縮桿10、上模11和下模12,升降架I的左側安裝有滑軌2,滑軌2上連接有兩個滑塊3,滑軌2的左側設有齒條4,齒條4通過滑塊3安裝在滑軌2上,齒條4的左側設有齒輪5,齒輪5安裝在升降架I上,齒條4與齒輪5嚙合,齒輪5上設有連接桿6,連接桿6與齒輪5為鉸接連接,齒輪5的左側設有導向板7,導向板7安裝在升降架I上,導向板7上設置有孔,導向板7的左側設有氣缸9,氣缸9安裝在升降架I上,氣缸9的右側連接有伸縮桿10,伸縮桿10穿過導向板7上的導向孔8并且與連接桿6的左端鉸接連接,齒條4的下端連接有上模11,上模11的正下方設有下模12。還包括有控制器13和距離傳感器14,控制器13設置在升降架I上部的右側,距離傳感器14設置在齒條4正上方的升降架I上,氣缸9和距離傳感器14都分別與控制器13連接。還包括有風機15,風機15設置在升降架I下部的右側,風機15和控制器13連接。工作原理:當要使用該澆鑄模具安全開模裝置開模時,啟動氣缸9并且使氣缸9帶動伸縮桿10向左運動,由于伸縮桿10和連接桿6鉸接連接,所以連接桿6也向左運動,由于連接桿6與齒輪5鉸接連接,所以齒輪5開始逆時針轉動,當齒輪5與連接桿6的鉸接處運動到齒輪5的最左側時,使氣缸9帶動伸縮桿10向右運動,連接桿6也隨之向右運動,在連接桿6的帶動下,齒輪5繼續逆時針轉動,當齒輪5與連接桿6的鉸接處繼續運動到齒輪5的最右側時,再使氣缸9帶動伸縮桿10向左運動,這樣就能夠不斷實現齒輪5的逆時針轉動,由于齒條4與齒輪5嚙合并且齒條4通過滑塊3安裝在滑軌2上,所以齒條4向上運動,齒條4下端的上模11也隨之向上運動,這樣就能夠使上模11和下模12分離,從而實現安全開模。因為還包括有控制器13和距離傳感器14,控制器13設置在升降架I上部的右側,距離傳感器14設置在齒條4正上方的升降架I上,氣缸9和距離傳感器14都分別與控制器13連接,距離傳感器14能夠感應到齒條4上端與升降架I頂端的距離,當兩者之間的距離達到距離傳感器14的預設值時,控制器13控制氣缸9停止運動,伸縮桿10停止運動,連接桿6靜止,齒輪5靜止,齒條4也隨之靜止,此時上模11完全脫離下模12,這樣使本裝置運行更加精確、自動化程度高。還包括有風機15,風機15設置在升降架I下部的右側,風機15和控制器13連接。在模具冷卻過程中,控制器13控制風機15工作,風機15可以對模具進行吹風降溫,加速模具的冷卻,提高了本裝置的實用性。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澆鑄模具安全開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升降架(1)、滑軌(2)、滑塊(3)、齒條(4)、齒輪(5)、連接桿(6)、導向板(7)、導向孔(8)、氣缸(9)、伸縮桿(10)、上模(11)和下模(12),升降架(1)的左側安裝有滑軌(2),滑軌(2)上連接有兩個滑塊(3),滑軌(2)的左側設有齒條(4),齒條(4)通過滑塊(3)安裝在滑軌(2)上,齒條(4)的左側設有齒輪(5),齒輪(5)安裝在升降架(1)上,齒條(4)與齒輪(5)嚙合,齒輪(5)上設有連接桿(6),連接桿(6)與齒輪(5)為鉸接連接,齒輪(5)的左側設有導向板(7),導向板(7)安裝在升降架(1)上,導向板(7)上設置有孔,導向板(7)的左側設有氣缸(9),氣缸(9)安裝在升降架(1)上,氣缸(9)的右側連接有伸縮桿(10),伸縮桿(10)穿過導向板(7)上的導向孔(8)并且與連接桿(6)的左端鉸接連接,齒條(4)的下端連接有上模(11),上模(11)的正下方設有下模(1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木火,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市渝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