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罐體流水線的防反罐器,所述防反罐器設置在罐體流水線上的罐體流通管道內,其使正確放置的開口罐體通過,阻止未正確放置的開口罐體通過,所述防反罐器包括:一第一罐卡,其設置在所述罐體流通管道的內壁上,其與正確放置的開口罐體的開口端相對應,使通過所述第一罐卡的開口罐體的開口端產生變形,所述開口罐體通過所述防反罐器,在所述罐體流通管道內運動;一第二罐卡,其設置在與所述第一罐卡相對的罐體流通管道的側壁上,正常工作時,調整所述第一罐卡的位置,所述第一罐卡和第二罐卡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開口罐體的高度。該防反罐器卡主未正確放置的罐體,從而避免了反罐進入成型裝置,避免了對設備的損壞。(*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罐體流水線的防反罐器
本技術涉及一種防反罐器,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罐體流水線的防反罐器。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未有在罐體生產線上安裝反罐檢查的裝置或設備,現有在生產線上進行罐體檢測的設備多為一機電檢測裝置。如中國專利《空罐分檢裝置》,申請號:201120078033.X公開了一種空罐分檢裝置,包括安裝于流水線上的空罐輸送鏈道,輸送鏈道包括按流水順序依次連接的增速鏈道、分檢鏈道、減速鏈道,在原有鏈道的基礎上增設加速鏈道以及分罐器將罐體分開,通過設在分檢鏈道上的光電檢測探頭檢測空罐,并通過攝像系統取像,與標準圖像對比,發出控制信號,控制執行氣缸進行殘次品剔除。但機電檢測裝置的設置較為復雜,設備龐雜,在生產線上需設置額外的線路。鑒于上述缺陷,本技術創作者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實踐終于獲得了本創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罐體流水線的防反罐器,以克服上述技術缺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罐體流水線的防反罐器,所述防反罐器設置在罐體流水線上的罐體流通管道內,其使正確放置的開口罐體通過,阻止未正確放置的開口罐體通過,所述防反罐器包括:一第一罐卡,其設置在所述罐體流通管道的內壁上,其與正確放置的開口罐體的開口端相對應,使通過所述第一罐卡的開口罐體的開口端產生變形,所述開口罐體通過所述防反罐器,在所述罐體流通管道內運動;一第二罐卡,其設置在與所述第一罐卡相對的罐體流通管道的側壁上,正常工作時,調整所述第一罐卡的位置,所述第一罐卡和第二罐卡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開口罐體的高度。較佳的,所述第一罐卡和第二罐卡均為一擋板,所述擋板的寬度小于所述開口罐體開口端的直徑。較佳的,所述罐體流通管道包括一水平彎折部、一豎直部和一傾斜部,其中,所述水平折彎部,其一端與一罐體生成裝置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豎直部連接;所述豎直部,其使所述開口罐體在豎直方向上運動,獲得一速度;所述傾斜部,其設置在所述豎直部端部,另一端與一罐體成型裝置相通,其內壁上設置有所述防反罐器。較佳的,所述防反罐器在傾斜部上的位置根據所述豎直部的長度設定,保證正確放置的所述開口罐體能夠通過所述防反罐器。較佳的,所述罐體生成裝置生成所述開口罐體后,通過一負壓風機將所述開口罐體輸出至所述罐體流通管道。較佳的,所述罐體成型裝置,其將通過所述防反罐器的開口罐體順序排列后依次進行加工成型。與現有技術比較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該防反罐器的設置使得正確放置的罐體能夠順利通過,進入罐體成型裝置成型,未正確放置的罐體卡在所述防反罐器上,阻止其進入罐體成型裝置,避免了對設備的損壞;該技術中的第一、二罐卡,可根據實際罐體的大小進行調節,只需兩罐卡之間的距離小于罐體的高度即可,操作方便,能夠實現流水化。【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用于罐體流水線的防反罐器的罐體流水線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用于罐體流水線的防反罐器的罐子正常通過時的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用于罐體流水線的防反罐器的罐子不能正常通過時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上述的和另外的技術特征和優點作更詳細的說明。請參閱圖1所示,其為本技術用于罐體流水線的防反罐器的罐體流水線的結構示意圖,在本技術中,該罐體流水線上設置有一罐體生成裝置2、一罐體流通管道3和罐體成型裝置4,所述罐體生成裝置2,其生成一半成品罐體,該罐體具有一開口端、一閉合端和一圓周壁,即罐體為開口狀的半成品,并且所述開口端硬度較低,能夠擠壓變形,所述閉合端硬度較高;所述罐體生成裝置2生成該開口罐體后,將其輸出至所述罐體流通管道3,開口罐體經所述罐體流通管道3后輸入值所述罐體成型裝置4,所述罐體成型裝置4,將開口罐體順序排列后依次進行加工成型。本技術中的防反罐器I設置在所述罐體流通管道3內,請繼續結合圖1所示,所述罐體流通管道3包括一水平彎折部31、一豎直部32、一傾斜部33,其中,所述水平彎折部31與所述罐體生成裝置2連接,其內的開口罐體受一負壓風機驅動向前運動,經過一彎折部分進入所述豎直部32 ;在所述豎直部32內,開口罐體在豎直方向上滑動,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獲得足夠的速度,進入所述傾斜部33內;所述傾斜部33末端與所述罐體成型裝置4連通,用以將正確放置并通過防反罐器I的開口罐體輸入其內成型,在所述傾斜部33的一確定位置設置有所述防反罐器I。在本技術中,所述防反罐器I的設置位置根據所述豎直部32的長度確定,以保證所述開口罐體的開口端能夠通過該防反罐器1,又能不引起較大的變形。請參閱圖2所示,其為本技術用于罐體流水線的防反罐器的罐子正常通過時的示意圖,在本技術中,所述防反罐體I包括第一和第二罐卡,在本實施例中,其均為一擋板,其分別設置在所述傾斜部33的上下內壁上,兩罐卡之間的間距可以調整,在開始工作,調整其中第一罐卡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罐卡與開口罐體放置正確的情況下的開口端51相對應,第二罐卡位置不變,使兩罐卡的間距小于開口罐體的長度,并且罐卡的寬度小于開口罐體開口端51的直徑。所述第一、二罐卡,可根據實際罐體的大小進行調節,方便流水化操作。在開口罐體放置正確的情況下,開口罐體從所述傾斜部33上端向下滑動或滾動,在與所述第一罐卡接觸時,所述擋板擠壓所述開口罐體的開口端51的一側鋁板,使開口端51產生彈性變形,在與擋板接觸的過程中,所述開口罐體的開口端51 —直受到擋板的擠壓,開口罐體的整體長度減小,從而順利通過所述擋板,繼續在所述傾斜部33內滑動或滾動,生產流水線正常工作。請參閱圖3所示,其為本技術用于罐體流水線的防反罐器的罐子不能正常通過時的示意圖,開口罐體的閉合端52與所述第一罐卡接觸,由于閉合端52的硬度較高,其受所述擋板的擠壓后不能產生變形,開口罐體卡在所述第一、二罐卡之間,從而避免了反罐進入所述罐體成型裝置4,避免了對設備的損壞。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對專利技術而言僅僅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專業技術人員理解,在技術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內可對其進行許多改變,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罐體流水線的防反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罐器設置在罐體流水線上的罐體流通管道內,其使正確放置的開口罐體通過,阻止反向放置的開口罐體通過,所述防反罐器包括:一第一罐卡,其設置在所述罐體流通管道的內壁上,其與正確放置的開口罐體的開口端相對應,使通過所述第一罐卡的開口罐體的開口端產生變形,所述開口罐體通過所述防反罐器,在所述罐體流通管道內運動;一第二罐卡,其設置在與所述第一罐卡相對的罐體流通管道的側壁上,正常工作時,調整所述第一罐卡的位置,所述第一罐卡和第二罐卡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開口罐體的高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罐體流水線的防反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罐器設置在罐體流水線上的罐體流通管道內,其使正確放置的開口罐體通過,阻止反向放置的開口罐體通過,所述防反罐器包括: 一第一罐卡,其設置在所述罐體流通管道的內壁上,其與正確放置的開口罐體的開口端相對應,使通過所述第一罐卡的開口罐體的開口端產生變形,所述開口罐體通過所述防反罐器,在所述罐體流通管道內運動; 一第二罐卡,其設置在與所述第一罐卡相對的罐體流通管道的側壁上,正常工作時,調整所述第一罐卡的位置,所述第一罐卡和第二罐卡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開口罐體的高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罐體流水線的防反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卡和第二罐卡均為一擋板,所述擋板的寬度小于所述開口罐體開口端的直徑。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罐體流水線的防反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郎明歡,彭才干,劉捷,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寶鋼制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