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自動調節方法、設備和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智能終端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自動調節方法、設備和系統。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一些智能終端例如電視已經可以通過自身安裝的環境傳感器實現環境參數的調節。例如現有技術存在一種智能電視,具有環境光檢測傳感器,可以通過采集電視屏幕周圍的環境光的強度,實現屏幕亮度的自動調節。而一些智能終端,例如智能手機、PAD(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本身不具有環境傳感器,如果想要實現屏幕亮度的自動調節,必須自己安裝一個環境光感應裝置,但由于終端自身體積的限制,并不方便安裝環境傳感器,而且安裝的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自動調節方法、設備和系統,可以使不具備傳感器的設備以較低的成本實現控制參數的自動調節。技術方案如下:一方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自動調節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第二電子設備,所述第二電子設備具有至少兩種工作模式,所述至少兩種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不同,所述第二電子設備與第一電子設備數據連接,所述第一電子設備具有第一傳感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第一電子設備發送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是由所述第一電子設備依據所述第一傳感器采集的環境信息而生成的信息;依據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第二電子設備由第一工作模式切換至第二工作模式。優選地,所述接收所述第一電子設備發送的控制信息具體為:接收所述第一電子設備發送的環境數據信息,所述環境數據信息是由所述第一電子設備利用所述第一傳感器采集得到的;則所述依據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第二電子設備由第一工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應用于第二電子設備,所述第二電子設備具有至少兩種工作模式,所述至少兩種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不同,所述第二電子設備與第一電子設備數據連接,所述第一電子設備具有第一傳感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第一電子設備發送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是由所述第一電子設備依據所述第一傳感器采集的環境信息而生成的信息;依據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第二電子設備由第一工作模式切換至第二工作模式。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應用于第二電子設備,所述第二電子設備具有至少兩種工作模式,所述至少兩種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不同,所述第二電子設備與第一電子設備數據連接,所述第一電子設備具有第一傳感器,所述第一電子設備根據所述第一傳感器采集的環境信息,判斷需要切換所述第一電子設備的工作模式以對所述第一電子設備進行調節,所述第一電子設備和第二電子設備為智能終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第一電子設備發送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是由所述第一電子設備依據所述第一傳感器采集的環境信息而生成的信息;依據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第二電子設備由第一工作模式切換至第二工作模式。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一電子設備發送的控制信息具體為:接收所述第一電子設備發送的環境數據信息,所述環境數據信息是由所述第一電子設備利用所述第一傳感器采集得到的;則所述依據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第二電子設備由第一工作模式切換至第二工作模式具體為:根據所述第一電子設備發送的所述環境數據信息,生成第一控制命令,根據所述第一控制命令控制所述第二電子設備由第一工作模式切換至第二工作模式。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一電子設備發送的控制信息具體為:接收所述第一電子設備發送的第二控制命令,所述第二控制命令是由所述第一電子設備依據所述第一傳感器采集的環境信息而生成的控制命令;則所述依據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第二電子設備由第一工作模式切換至第二工作模式具體為:根據所述第一電子設備發送的第二控制命令,控制所述第二電子設備由第一工作模式切換至第二工作模式。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是所述第一電子設備在滿足第一預設條件時發送給所述第二電子設備的。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設條件包括以下任意一種或多種:當所述第一電子設備的工作模式由第一工作模式切換至第二工作模式時;當所述第一電子設備利用所述第一傳感器檢測得到的環境信息的變化值大于第一設定閾值時;當通過檢測判斷所述第二電子設備與所述第一電子設備處于同一環境中時;當接收到第二電子設備發送的環境信息檢測請求時;當滿足預設的時間條件時。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過檢測判斷所述第二電子設備與所述第一電子設備處于同一環境中包括:獲取所述第一電子設備對應的第一無線接入點的第一信號強度以及所述第二電子設備對應的第二無線接入點的第二信號強度;比較所述第一信號強度與所述第二信號強度,當所述第一信號強度與所述第二信號強度之間的差值小于第二設定閾值時,則確定所述第二電子設備與所述第一電子設備處于同一環境中。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過檢測判斷所述第二電子設備與所述第一電子設備處于同一環境中包括:獲取所述第一電子設備對應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二電子設備對應的第二位置信息;比較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當所述第一位置信息與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間的差值小于第三設定閾值時,則確定所述第二電子設備與所述第一電子設備處于同一環境中。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過檢測判斷所述第二電子設備與所述第一電子設備處于同一環境中包括:當所述第一電子設備和所述第二電子設備通過短距離傳輸協議進行傳輸時,測試所述第一電子設備和所述第二電子設備之間的傳輸信號強度;當所述傳輸信號強度大于第四設定閾值時,則確定所述第二電子設備與所述第一電子設備處于同一環境中。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子設備具有第二傳感器,所述方法還包括:利用所述第二傳感器采集得到第二信息,根據所述第二信息生成第三控制命令;根據所述第一電子設備發送的控制信息以及所述第三控制命令,將所述第二電子設備從第三工作模式切換至第四工作模式。10.一種第二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子設備具有至少兩種工作模式,所述至少兩種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不同,所述第二電子設備與第一電子設備數據連接,所述第一電子設備具有第一傳感器,所...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