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斜齒輪注塑模具的螺旋脫模裝置,包括旋轉型腔(1)、動模載板(2)、壓板(3)、A軸承(4)、B軸承(4)、司筒(5)。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由上述構件組成的裝置,旋轉型腔的型腔側壁設有成型斜齒輪制品的斜齒型面稱為斜齒腔,旋轉型腔通過A軸承、B軸承可轉動設置在動模載板和壓板之間,司筒的芯桿的上部作為定位直齒嵌件的穿芯位于所述斜齒腔的中心,芯桿的下端與動模的底板固定連接,司筒的套筒的上端位于斜齒腔下方的嵌件孔的底部,套筒部下端與動模的頂板固定連接,通過由直行的斜齒輪制品帶動旋轉型腔作旋轉運動的技術方案,使一模多出斜齒輪注塑制品的模具達到了簡化結構、減少故障、降低成本的目的。(*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注塑模具的脫模頂出機構,具體是指用于注塑成型斜齒輪制品的頂出脫模的一種斜齒輪注塑模具的螺旋脫模裝置。
技術介紹
注塑成型斜齒輪制品需要進行螺旋頂出脫模,現有技術采用由油缸經齒條驅動齒輪轉動螺桿帶動制品進行螺旋運動頂出脫模,由于油缸、齒條、齒輪和螺桿聯動轉換機構的結構復雜成本高,尤其是使一模多出斜齒輪制品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成本居高,且因為運動轉換環節多,故障點多,致使模具生產運行的維護成本高,因此,現有技術存在結構復雜、故障多、成本高的問題與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本技術采用由旋轉型腔、動模載板、壓板、A軸承、B軸承、司筒構成的裝置,旋轉型腔的型腔側壁設有成型斜齒輪制品的斜齒型面稱為斜齒腔,旋轉型腔通過A軸承、B軸承可轉動設置在動模載板和壓板之間,司筒的芯桿的上部作為定位直齒嵌件的穿芯位于所述斜齒腔的中心,芯桿的下端與動模的底板固定連接;司筒的套筒的上端位于斜齒腔下方的嵌件孔的底部,套筒部下端與動模的頂板固定連接;工作時,直齒嵌件套入所述穿芯插在嵌件孔中并在所述斜齒腔內注塑成型為斜齒輪制品,脫模時,司筒的套筒的上端推動直齒嵌件的底部向前帶動斜齒輪制品作直線運動,直行的斜齒輪制品通過斜齒腔帶動旋轉型腔作旋轉運動,直線與旋轉合成為螺旋運動,使斜齒輪制品沿穿芯從斜齒腔內脫模出來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斜齒輪注塑模具的螺旋脫模裝置,旨在通過由直行的斜齒輪制品帶動旋轉型腔作旋轉運動的方式,使一模多出斜齒輪注塑制品的模具,達到簡化結構、減少故障、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斜齒 輪注塑模具的螺旋脫模裝置,包括旋轉型腔、動模載板、壓板、A軸承、B軸承、司筒,其中:所述的旋轉型腔為下面設有凸緣的圓柱臺階形的鋼質構件,旋轉型腔的中心設有上小下大的圓形臺階通孔,旋轉型腔上部的小臺階孔稱為斜齒腔,所述斜齒腔的孔壁上設有用于成型斜齒輪制品的圓柱斜齒的型面;旋轉型腔下部的大臺階孔稱為襯套孔;旋轉型腔的外部凸緣臺階的上面設有A軸承,所述的A軸承為徑向滾珠軸承,A軸承的內圈與旋轉型腔的柱面靜配合;所述的動模載板為矩形塊狀鋼質構件,動模載板的上面設有向上凸出的圓柱形的中心柱,動模載板的上面與所述中心柱的柱面的結合處設有圍繞中心柱柱面的環形的凹槽稱為嵌槽,所述嵌槽內裝有B軸承,所述的B軸承為軸向推力滾珠軸承;所述中心柱的中心設有上大下小的圓形臺階通孔,中心柱上部的大臺階孔稱為嵌件孔,所述嵌件孔的孔側壁上設有與直齒嵌件的直齒齒牙形狀吻合的型面;中心柱下部的小臺階通孔稱為穿筒孔;所述的壓板為矩形塊狀鋼質構件,壓板設有穿過旋轉型腔的上小下大的圓形臺階通孔稱為轉腔孔,所述轉腔孔的下部的大臺階通孔的孔壁與所述A軸承的外圈靜配合;所述的司筒為由芯桿和套筒構成的模具用頂出元件,其中,司筒的芯桿的上部設置成配合斜齒輪制品和直齒嵌件的中心孔的臺階稱為穿芯;旋轉型腔的所述襯套孔滑動套在動模載板的所述中心柱上,壓板固定連接在動模載板的上面,壓板的所述轉腔孔與旋轉型腔的外柱壁滑動配合,壓板通過所述A軸承與旋轉型腔滾動連接,旋轉型腔的下面通過和所述B軸承的上圈接觸與動模載板滾動連接;司筒的套筒滑動位于動模載板的所述穿筒孔,套筒的上端與中心柱的所述嵌件孔的底面平齊,套筒的下端與動模的頂板固定連接;司筒的芯桿的所述穿芯垂直位于中心柱的所述嵌件孔和旋轉型腔的所述斜齒腔的中心,芯桿的下端與動模的底板固定連接;動模載板固定連接在模腳的上面。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應用時,模具為臥式安裝,結構描述的上下方向為工作描述的前后方向。工作時,將直齒嵌件套入所述穿芯并由所述嵌件孔固定,合模注塑,直齒嵌件在斜齒腔內與塑料注塑成型為斜齒輪制品,脫模時,頂板頂推司筒的套筒向前移動,司筒的套筒的上端推動直齒嵌件的底部帶動斜齒輪制品作直線向前移動,此時直齒嵌件仍受嵌件孔的嵌絆,因此,在斜齒輪制品作直線向前移動的同時,斜齒輪制品的斜齒牙經斜齒腔帶動旋轉型腔作旋轉運動,旋轉與直線運動合成為螺旋運動,使斜齒輪制品沿穿芯從斜齒腔內脫模出來。本裝置通過由直行的斜齒輪制品帶動旋轉型腔旋轉合成為螺旋運動的方式實現斜齒輪制品的脫模,其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成本低,尤其適合一模多出斜齒輪的注塑模具的應用,使一模多出斜齒輪注塑制品的模具,簡化了結構、減少了故障、降低了成本。上述,本技術采用由旋轉型腔、動模載板、壓板、A軸承、B軸承、司筒構成的裝置,旋轉型腔的型腔側壁設有成型斜齒輪制品的斜齒型面稱為斜齒腔,旋轉型腔通過A軸承、B軸承可轉動設置在動模載板和壓板之間,司筒的芯桿的上部作為定位直齒嵌件的穿芯位于所述斜齒腔的中心,芯 桿的下端與動模的底板固定連接;司筒的套筒的上端位于斜齒腔下方的嵌件孔的底部,套筒部下端與動模的頂板固定連接;工作時,直齒嵌件套入所述穿芯插在嵌件孔中并在所述斜齒腔內注塑成型為斜齒輪制品,脫模時,司筒的套筒的上端推動直齒嵌件的底部向前帶動斜齒輪制品作直線運動,直行的斜齒輪制品通過斜齒腔帶動旋轉型腔作旋轉運動,直線與旋轉合成為螺旋運動,使斜齒輪制品沿穿芯從斜齒腔內脫模出來的技術方案,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結構復雜、故障多、成本高的問題與不足,所提供的一種斜齒輪注塑模具的螺旋脫模裝置,通過由直行的斜齒輪制品帶動旋轉型腔作旋轉運動的方式,使一模多出斜齒輪注塑制品的模具,達到了簡化結構、減少故障、降低成本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一種斜齒輪注塑模具的螺旋脫模裝置,位于一模多出應用模具中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一種斜齒輪注塑制品的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一種斜齒輪注塑模具的螺旋脫模裝置,工作在斜齒輪制品合成螺旋脫模時態的原理示意圖。以下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應理解為對本技術的任何限制。圖中:旋轉型腔1、動模載板2、中心柱21、壓板3、A軸承4、B軸承41、司筒5、動模O1、頂板011、底板012、模腳013、定模02、脫料版021、分流板022、導柱023、鉤拉桿024、面板025、澆口 026、冷料頭03、斜齒輪制品04、直齒嵌件041。具體實施方式參閱圖1 圖3,本技術的一種斜齒輪注塑模具的螺旋脫模裝置,包括旋轉型腔1、動模載板2、壓板3、A軸承4、B軸承41、司筒5,其中:所述的旋轉型腔I為下面設有凸緣的圓柱臺階形的鋼質構件,旋轉型腔I的中心設有上小下大的圓形臺階通孔,旋轉型腔I上部的小臺階孔稱為斜齒腔,所述斜齒腔的孔壁上設有用于成型斜齒輪制品04的圓柱斜齒的型面;旋轉型腔I下部的大臺階孔稱為襯套孔;旋轉型腔I的外部凸緣臺階的上面設有A軸承4,所述的A軸承4為徑向滾珠軸承,A軸承4的內圈與旋轉型腔I的柱面靜配合;所述的動模載板2為矩形塊狀鋼質構件,動模載板2的上面設有向上凸出的圓柱形的中心柱21,動模載板2的上面與所述中心柱21的柱面的結合處設有圍繞中心柱21柱面的環形的凹槽稱為嵌槽,所述嵌槽內裝有B軸承41,所述的B軸承41為軸向推力滾珠軸承;所述中心柱21的中心設有上大下小的圓形臺階通孔,中心柱21上部的大臺階孔稱為嵌件孔,所述嵌件孔的孔側壁上設有與直齒嵌件041的直齒齒牙形狀吻合的型面;中心柱21下部的小臺階通孔稱為穿筒孔;所述的壓板3為矩形塊狀鋼質構件,壓板3設有穿過旋轉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斜齒輪注塑模具的螺旋脫模裝置,包括旋轉型腔(1)、動模載板(2)、壓板(3)、A軸承(4)、B軸承(41)、司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轉型腔(1)為下面設有凸緣的圓柱臺階形的鋼質構件,旋轉型腔(1)的中心設有上小下大的圓形臺階通孔,旋轉型腔(1)上部的小臺階孔稱為斜齒腔,所述斜齒腔的孔壁上設有用于成型斜齒輪制品(04)的圓柱斜齒的型面;旋轉型腔(1)下部的大臺階孔稱為襯套孔;旋轉型腔(1)的外部凸緣臺階的上面設有A軸承(4),所述的A軸承(4)為徑向滾珠軸承,A軸承(4)的內圈與旋轉型腔(1)的柱面靜配合;所述的動模載板(2)為矩形塊狀鋼質構件,動模載板(2)的上面設有向上凸出的圓柱形的中心柱(21),動模載板(2)的上面與所述中心柱(21)的柱面的結合處設有圍繞中心柱(21)柱面的環形的凹槽稱為嵌槽,所述嵌槽內裝有B軸承(41),所述的B軸承(41)為軸向推力滾珠軸承;所述中心柱(21)的中心設有上大下小的圓形臺階通孔,中心柱(21)上部的大臺階孔稱為嵌件孔,所述嵌件孔的孔側壁上設有與直齒嵌件(041)的直齒齒牙形狀吻合的型面;中心柱(21)下部的小臺階通孔稱為穿筒孔;所述的壓板(3)為矩形塊狀鋼質構件,壓板(3)設有穿過旋轉型腔(1)的上小下大的圓形臺階通孔稱為轉腔孔,所述轉腔孔的下部的大臺階通孔的孔壁與所述A軸承(4)的外圈靜配合;所述的司筒(5)為由芯桿和套筒構成的模具用頂出元件,其中,司筒(5)的芯桿的上部設置成配合斜齒輪制品(04)和直齒嵌件(041)的中心孔的臺階稱為穿芯;旋轉型腔(1)的所述襯套孔滑動套在動模載板(2)的所述中心柱(21)上,壓板(3)固定連接在動模載板(2)的上面,壓板(3)的所述轉腔孔與旋轉型腔(1)的外柱壁滑動配合,壓板(3)通過所述A軸承(4)與旋轉型腔(1)滾動連接,旋轉型腔(1)的下面通過和所述B軸承(41)的上圈接觸與動模載板(2)滾動連接;司筒(5)的套筒滑動位于動模載板(2)的所述穿筒孔,套筒的上端與中心柱(21)的所述嵌件孔的底面平齊,套筒的下端與動模的頂板(011)固定連接;司筒(5)的芯桿的所述穿芯垂直位于中心柱(21)的所述嵌件孔和旋轉型腔(1)的所述斜齒腔的中心,芯桿的下端與動模的底板(012)固定連接;動模載板(2)固定連接在模腳(013)的上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錢景良,嚴宇松,王駿嘯,李建輝,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思邁工業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