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雙向扳手,它由手柄、方角圓柱機構和端蓋組成,其特征在于:方角圓柱體內腔設置了較大的雙向棘爪和手柄上花鍵孔的花鍵配合作用,能正反方向旋轉螺母,速度快,使用方便,強度足夠,廣泛適用于旋轉較大直徑的螺母。(*該技術在201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扳手工具,特別是涉及一種改進的雙向扳手。現有的雙向扳手一般是手柄一端內孔上的齒和其內方角圓柱體活動卡塊上的齒左右嚙合,從而實現正反方向旋轉螺母,由于其齒較小,當其旋轉直徑大于M12的螺母時,扳手的齒就會很容易損壞,并打滑,不能再用。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雙向扳手,它能正反方向旋轉較大直徑的螺母。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改進的雙向扳手由手柄,方角圓柱機構和端蓋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的一端有花鍵孔;所述的方角圓柱機構包括方角圓柱體、棘爪、定位片和彈簧,方角圓柱體一端為方頭,中段為圓柱體并有多個空腔,該空腔中分別安裝有棘爪和小彈簧,另一端為一個半圓柱并有一棘爪定位片,棘爪內側兩端小凸圓柱分另與固定片、方角圓柱體內腔上的小孔動配合;所述的端蓋為圓形,方角圓柱體另一端半圓柱從端蓋中心圓孔伸出動配合,其上端有固定的定位塊和活動定位塊,其下端有圓弧形大裙邊和與大裙邊對稱的小裙邊。該手柄一端的花鍵孔的花鍵為10~36條。該內腔為2~6個,其對應的棘爪為2~6個。采用這樣的結構后,由于方角圓柱體內腔設置了較大的雙向棘爪和手柄上花鍵孔的花鍵配合作用,能正反方向旋轉螺母,速度快,使用方便,強度足夠,尤其適用于旋轉較大直徑的螺母。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改進的雙向扳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改進的雙向扳手手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改進的雙向扳手方角圓柱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改進的雙向扳手方角圓柱體端蓋結構示意圖。如圖1、圖2所示,改進的雙向扳手由手柄1、方角圓柱機構和端蓋組成,手柄1形狀是細長,一端有花鍵孔12,并與方角圓柱體2中段動配合,方角圓柱體2的半圓柱一端11從端蓋3中心孔伸出與擋圈14連接,端蓋把手柄1的花鍵孔12一面蓋住。如圖1、圖3所示,方角圓柱機構由一端為方角頭、中段為圓柱、另一端為半圓柱的方角圓柱體2和置于方角圓柱體中段的四個空腔4內的相互反向安裝的兩對棘爪5、四條彈簧6及蝴蝶形的棘爪定位片9組成。方角圓柱體中段有均布對稱的四個空腔4和四個棘爪定位小孔,空腔4內分別有四個活動棘爪5和四條小彈簧6,活動棘爪5內側兩端小凸圓柱與空腔4內的定位小孔和棘爪定位片9的定位小孔動配合。如圖1、圖4所示,端蓋3為圓形,其中心有一個圓孔13,上端面有固定限位塊7和活動限位8,下端面有用于使棘爪縮入或彈出的一半圓弧形的大裙邊15和用于平衡的小段裙邊16,兩裙邊內腔與方角圓柱體2中段圓柱活動配合。端蓋3的圓孔13與方角圓柱體2的半圓柱端11動配合,活動限位塊8通過小導軌可以內外移動,并依靠小彈簧17頂向端蓋3圓孔13處。工作時,端蓋3上的限位塊7、8和方角圓柱體2的半圓柱端11配合作用,使端蓋3不動或轉動,端蓋3的半圓弧形大裙邊15把一對棘爪4壓住,不能和手柄1的花鍵孔內花鍵接觸,使另一對棘爪4在各自的小彈簧6的作用下,外側向外伸出和手柄1的花鍵孔的花鍵接觸,手柄1往下擺,另一對棘爪4推動方角圓柱體2旋出螺母,手柄1向上擺,另一對棘爪4復位,如此循環過程,從而使方角圓柱體2可以在一個方向進行工作。要反方向工作時,把限位塊8移向外邊,使端蓋3旋轉180度角,在小彈簧17的作用下,限位塊8復位,使端蓋固定,在彈簧6的作用下一對棘爪4彈開并接觸花鍵孔12的花鍵,端蓋3的半圓弧形大裙邊15壓住另一對棘爪4并使其脫離花鍵孔12的花鍵,手柄1往上擺,一對棘爪4帶動方角圓柱體2旋轉,旋入螺母,手柄1向下擺,一對棘爪復位,如此循環過程,旋入固定螺母。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雙向扳手,它由手柄、方角圓柱機構和端蓋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1)的一端有花鍵孔;所述的方角圓柱機構包括方角圓柱體(2),棘爪(5),定位片(9)和彈簧(6),方角圓柱體(2)一端為方頭(10),中段為圓柱體并有多個空腔(4),該空腔(4)中分別安裝有棘爪(5)和小彈簧(6),另一端為一個半圓柱并有一棘爪定位片(9),棘爪(5)內側兩端小凸圓柱分別與固定片(9)、方角圓柱體(2)內腔(4)上的小孔動配合;所述的端蓋(3)為圓形,方角圓柱體(2)另一端半圓柱(11)從端蓋(3)中心圓孔伸出動配合,其上端有固定的定位塊(7)和活動定位塊(8),其下端有圓弧形大裙邊(15)和與大裙邊(15)對稱的小裙邊(1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雙向扳手,其特征在于;該手柄(1)一端花鍵孔的花鍵為10~36條。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雙向扳手,其特征要于;該內腔(4)為2~6個,其對應的棘爪(5)為2~6個。專利摘要一種改進的雙向扳手,它由手柄、方角圓柱機構和端蓋組成,其特征在于:方角圓柱體內腔設置了較大的雙向棘爪和手柄上花鍵孔的花鍵配合作用,能正反方向旋轉螺母,速度快,使用方便,強度足夠,廣泛適用于旋轉較大直徑的螺母。文檔編號B25B13/00GK2502848SQ01243040公開日2002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01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01年8月9日專利技術者林福如 申請人:林福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改進的雙向扳手,它由手柄、方角圓柱機構和端蓋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1)的一端有花鍵孔;所述的方角圓柱機構包括方角圓柱體(2)、棘爪(5)、定位片(9)和彈簧(6),方角圓柱體(2)一端為方頭(10),中段為圓柱體并有多個空腔(4),該空腔(4)中分別安裝有棘爪(5)和小彈簧(6),另一端為一個半圓柱并有一棘爪定位片(9),棘爪(5)內側兩端小凸圓柱分別與固定片(9)、方角圓柱體(2)內腔(4)上的小孔動配合;所述的端蓋(3)為圓形,方角圓柱體(2)另一端半圓柱(11)從端蓋(3)中心圓孔伸出動配合,其上端有固定的定位塊(7)和活動定位塊(8),其下端有圓弧形大裙邊(15)和與大裙邊(15)對稱的小裙邊(1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福如,
申請(專利權)人:林福如,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1[中國|廣州]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