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觸摸屏的導電層,所述導電層為金屬線構成的網格,導電層包括感應區和與感應區電連接的引線區,感應區包括至少一第一感應圖案和至少一第二感應圖案,第一和第二感應圖案相鄰且相互絕緣,每個第一感應圖案內的網格單元相互連接,每個第二感應圖案內的網格單元相互連接;引線區包括若干引線簇,引線簇之間相互絕緣,每一引線簇由單列網格單元相互連接形成,每一引線簇的一端與一第二感應圖案電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導電層采用金屬網格結構,可采用壓印工藝制造,相較ITO膜作為導電層的工藝,網格形狀可以一步成形,工藝簡單,良率高。以金屬代替ITO,材料成本降低,由于不采用刻蝕工藝,不會造成導電層材料浪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觸摸屏,尤其涉及一種觸摸屏的導電層。
技術介紹
觸摸屏是可接收觸摸等輸入信號的感應式裝置。觸摸屏賦予了信息交互嶄新的面貌,是極富吸引力的全新信息交互設備。觸摸屏技術的發展引起了國內外信息傳媒界的普遍關注,已成為光電行業異軍突起的朝陽高新技術產業。導電層是觸摸屏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觸摸屏的導電層主要是以ITO (氧化銦錫)通過真空鍍膜、圖形化蝕刻的工藝形成于絕緣基材上,其不僅對工藝、設備要求較高,還在蝕刻中浪費大量的ITO材料,以及產生大量的含重金屬的工業廢液。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采用ITO作導電層在制造過程中會造成較大的材料浪費的問題,提供一種新型的觸摸屏的導電層。一種觸摸屏的導電層,所述導電層為金屬線構成的網格,所述網格包括若干網格單元,所述網格單元包括若干條網格邊及相鄰兩網格邊相接形成的結點,所述導電層包括感應區和與感應區電連接的引線區,所述感應區包括至少一第一感應圖案和至少一第二感應圖案,所述第一感應圖案和第二感應圖案相鄰且相互絕緣,每個所述第一感應圖案內的網格單元相互連接,每個所述第二感應圖案內的網格單元相互連接;所述引線區包括若干引線簇,所述引線簇之間相互絕緣,每一所述引線簇由單列網格單元相互連接形成,每一所述引線簇的一端與一所述第二感應圖案電連接。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每一所述引線簇與所述第二感應圖案具有兩個公共結點。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部分所述引線簇包括干部,所述干部中相鄰兩個網格單元之間僅通過一個公共結點連接。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部分引線簇進一步包括與干部連接的枝部,所述枝部中相鄰兩個網格單元之間通過一公共網格邊連接,所述相鄰兩個網格單元之間包括兩個公共結點,所述枝部一末端的網格單元與所述干部一末端的網格單元通過公共網格邊連接。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電層還包括與所述感應區和引線區形成互補圖形的配色線,所述配色線與所述感應區和引線區絕緣。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相鄰兩引線簇的干部之間的配色線缺失與第一直線相交的網格邊,所述第一直線是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干部的延伸方向的直線。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相鄰的兩引線簇的干部之間的配色線從網格邊的中部斷開,斷開的長度為2-20微米。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斷開的長度為3-9微米。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干部自與相鄰的配色線鄰接處的網格的結點斷開。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部分所述引線簇中的相鄰兩個網格單元之間通過一公共網格邊連接,所述相鄰兩個網格單元之間包括兩個公共結點。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金屬網格的網格單元為菱形。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感應區包括相互分離設置的左感應區和右感應區,每個左感應區和右感應區均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感應圖案和至少一個第二感應圖案,所述引線區設于左感應區和右感應區的中間。上述導電層采用金屬網格結構,可以采用壓印工藝進行制造,相較于傳統的ITO膜作為導電層的工藝,網格形狀可以一步成形,工藝簡單,良率高。并且以金屬代替ΙΤ0,材料成本大大降低,由于不需要用到刻蝕工藝,不會造成導電層材料的浪費,并減少了廢液中重金屬的排放。附圖說明圖1是一實施例中觸摸屏的示意圖;圖2A是感應區的結構不意圖,圖2B是圖2A的局部不意圖;圖3A是引線區結構及設于引線區和感應區中間的配色線結構的示意圖,圖3B是圖3A刪除對稱軸右邊的配色線后的示意圖;圖4A是圖1中區域I的局部放大圖,圖4B是圖4A去除配色線后的示意圖;圖5是一實施例中配色線斷開實現絕緣結構的示意圖;圖6是另一實施例中配色線斷開實現絕緣結構的示意圖;圖7是圖3B中的結構中引線簇與第二感應圖案連接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便于理解本專利技術,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專利技術的首選實施例。但是,本專利技術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專利技術的公開內容更加透徹全面。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設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橫”、“豎”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專利技術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專利技術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圖1是一實施例中觸摸屏的示意圖,觸摸屏包括玻璃基板10、設于玻璃基板10上的基質層20以及基質層20上的導電層100。導電層100為金屬線構成的金屬網格,網格包括若干網格單元,網格單元包括若干條網格邊及由相鄰兩網格邊相接形成的結點。在本實施例中,金屬網格的每個網格單元為菱形,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狀的網格單元,例如長方形、三角形等。導電層100包括感應區110和與感應區電連接的引線區120。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減小色差,獲得更好的顯示效果,導電層100還包括與感應區110和引線區120形成互補圖形的配色線,配色線與感應區和引線區均絕緣,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將配色線省略。在本實施例中,感應區110、引線區120及配色線的網格單元形狀和周期均相同,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不相同,例如配色線也可以為鋸齒狀或折線狀。圖1所示的導電層100為軸對稱結構,導電層100關于其一條中垂線軸對稱,在其它實施例中,導電層100也可以采用軸對稱以外的結構。請一并參見圖2B,感應區110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感應圖案111和至少一個第二感應圖案113,第一感應圖案111和第二感應圖案113相鄰且相互絕緣,每個第一感應圖案111內的網格單元相互連接,每個第二感應圖案113內的網格單元相互連接。請一并參見圖2A,在本實施例中,感應區110包括相互分離設置的左感應區112和右感應區114,由于本實施例中導電層100為軸對稱結構,所以左感應區112和右感應區114關于對稱軸對稱,每個左感應區112和右感應區114均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感應圖案111和至少一個第二感應圖案113。引線區120設于左感應區112和右感應區114的中間。圖3A示出了引線區120,及設于引線區120和感應區110中間的配色線的結構。為了便于區分引線區120及其旁邊的配色線,圖3B中將對稱軸31右邊的配色線刪除,對稱軸31左邊的配色線予以保留。引線區120包括與第二感應圖案113的數量相等的引線簇,每一引線簇對應連接一第二感應圖案113,每一引線簇之間相互絕緣。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引線簇由單列網格單元相互連接形成,引線簇所在位置作為觸摸屏上的觸摸感應盲區,這種單列的引線結構盡量減小感應盲區的面積,提高觸摸屏的觸摸靈敏度。請參照圖7,每一引線簇與第二感應圖案113具有兩個公共結點1132。圖4A是圖1中區域I的局部放大圖,圖4B是將圖4A中的配色線刪除后形成的示意圖。請一并參照圖4A、4B,每一引線簇均包括枝部122,并通過枝部122連接第二感應圖案113。每一枝部122內相鄰兩個網格單元之間通過一公共網格邊1222連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觸摸屏的導電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層為金屬線構成的網格,所述網格包括若干網格單元,所述網格單元包括若干條網格邊及相鄰兩網格邊相接形成的結點,所述導電層包括感應區和與感應區電連接的引線區,所述感應區包括至少一第一感應圖案和至少一第二感應圖案,所述第一感應圖案和第二感應圖案相鄰且相互絕緣,每個所述第一感應圖案內的網格單元相互連接,每個所述第二感應圖案內的網格單元相互連接;所述引線區包括若干引線簇,所述引線簇之間相互絕緣,每一所述引線簇由單列網格單元相互連接形成,每一所述引線簇的一端與一所述第二感應圖案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菲,
申請(專利權)人: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