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用直接安裝在變速箱后部的分動箱總成,其特征是:動力由變速箱輸入,變速箱齒輪與安裝在分動箱介輪軸上的介輪嚙合;分動箱的一軸、二軸與介輪軸平行分布,分別通過一對軸承安裝在傳動箱體上;錐齒輪軸與二軸垂直,裝配在傳動箱體的一側;介輪軸上的介輪和一軸的軸齒輪部分相互嚙合,一軸上的一軸齒輪和二軸上的二軸從動齒輪相互嚙合;二軸上的大錐齒輪與錐齒輪軸相嚙合,由錐齒輪軸向后驅動橋傳遞動力;撥叉頭安裝在二軸從動齒輪的溝槽內,通過撥動離合搖臂可控制變速箱的動力是否傳遞給后驅動橋,實現兩驅與四驅的切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用直接安裝在變速箱后部的分動箱總成,屬于機械領域。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市場上開發研制的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的分動箱總成都安裝在變速箱總成的下部及右側面,向后驅動橋傳遞動力的傳動軸只能安裝在變速箱總成的下部,致使花生收獲機離地間隙小,通過性差。為提高花生收獲機的適應性,特設計一種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用直接安裝在變速箱后部的分動箱總成,提高花生收獲機的離地間隙。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用直接安裝在變速箱后部的分動箱總成,它主要由分動箱體(I)、介輪(2)、軸承(3)、介輪軸(4)、軸承(5)、一軸端蓋(6)、一軸(7)、一軸齒輪(8)、二軸端蓋(9)、大錐齒輪(10)、軸承座(11)、油封(12)、錐齒輪軸端蓋(13)、錐齒輪軸(14)、二軸從動齒輪(15)、二軸(16)、上蓋(17)、離合搖臂(18)、撥叉軸(19)、撥叉頭(20)等零件組成。其結構特征如下:介輪(2)由一對軸承(3)支撐,裝配在介輪軸(4)上,介輪軸(4)裝配在分動箱體(I)上;一軸(7)上裝有一軸齒輪(8),通過一對軸承(5 )和一軸端蓋(6 )安裝在分動箱體(I)上,一軸(7 )的軸齒輪部分與裝配在介輪軸(4 )上的介輪(2 )相嚙合;二軸(16 )上裝有大錐齒輪(10 )和二軸從動齒輪(15),通過一對軸承和二軸端蓋(9)安裝在分動箱體(I)上,二軸從動齒輪(15)和裝配在一軸(7)上的一軸齒輪(8)相嚙合;錐齒輪軸(14)通過一對軸承、油封(12)及錐齒輪軸端蓋(13)安裝在軸承座(11)上,軸承座(11)安裝在分動箱體(I)上,錐齒輪軸(14)端部錐齒與大錐齒輪(10)嚙合;撥叉頭(20)裝配在撥叉軸(19)上,置于二軸從動齒輪(15)的溝槽內;撥叉軸(19)裝配在上蓋(17)上,上蓋(17)安裝在分動箱體(I)上;離合搖臂(18)安裝在撥叉軸(19)上。一種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用直接安裝在變速箱后部的分動箱總成,其特征在于一軸(7)為其上加工有齒輪的齒輪軸。一種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用直接安裝在變速箱后部的分動箱總成,其特征在于二軸從動齒輪(15)滑動安裝于二軸(16)上,通過撥叉頭(20)的撥動二軸從動齒輪(15),可以實現二軸從動齒輪(15)與一軸齒輪(8)的嚙合或分離,從而實現動力的切斷或結合。一種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用直接安裝在變速箱后部的分動箱總成,其特征在于通過大錐齒輪(10)與錐齒輪軸(14)的嚙合,將動力由水平轉動轉變成垂直轉動輸出。附圖說明附圖1為一種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用直接安裝在變速箱后部的分動箱總成橫剖結構圖。附圖2為一種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用直接安裝在變速箱后部的分動箱總成縱剖結構圖。附圖3為一種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用直接安裝在變速箱后部的分動箱總成的動力傳遞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1、附圖2對本專利技術一種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用直接安裝在變速箱后部的分動箱總成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動力由變速箱(21)輸入,變速箱齒輪(22)與介輪軸(4)上的介輪(2)嚙合;介輪(2)與一軸(7)的軸齒輪部分相嚙合,一軸(7)上的一軸齒輪(8)和二軸(16)上的二軸從動齒輪(15)相嚙合;二軸(16)上的大錐齒輪(10)和錐齒輪軸(14)嚙合,將動力傳入錐齒輪軸(14);錐齒輪軸(14)將動力由連接套(23)、傳動軸(24)傳遞到后驅動橋(25),實現四驅功能;撥動離合搖臂(18)可實現二軸從動齒輪(15)和一軸齒輪(8)的嚙合與分離,從而控制分動箱總成向后驅動橋(28)傳遞動力的接通與斷開,實現四驅與兩驅之間的切換。權利要求1.一種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用直接安裝在變速箱后部的分動箱總成,它主要由分動箱體(I)、介輪(2)、軸承(3)、介輪軸(4)、軸承(5)、一軸端蓋(6)、一軸(7)、一軸齒輪(8)、二軸端蓋(9)、大錐齒輪(10)、軸承座(11)、油封(12)、錐齒輪軸端蓋(13)、錐齒輪軸(14)、二軸從動齒輪(15)、二軸(16)、上蓋(17)、離合搖臂(18)、撥叉軸(19)、撥叉頭(20)等零件組成,其結構特征為:介輪(2)由一對軸承(3)支撐,裝配在介輪軸(4)上,介輪軸(4)裝配在分動箱體(I)上;一軸(7 )上裝有一軸齒輪(8 ),通過一對軸承(5 )和一軸端蓋(6 )安裝在分動箱體(I)上,一軸(7)的軸齒輪部分與裝配在介輪軸(4)上的介輪(2)相嚙合;二軸(16)上裝有大錐齒輪(10)和二軸從動齒輪(15),通過一對軸承和二軸端蓋(9)安裝在分動箱體(I)上,二軸從動齒輪(15)和裝配在一軸(7)上的一軸齒輪(8)相嚙合;錐齒輪軸(14)通過一對軸承、油封(12)及錐齒輪軸端蓋(13)安裝在軸承座(11)上,軸承座(11)安裝在分動箱體(I)上,錐齒輪軸(14)端部錐齒與大錐齒輪(10)嚙合;撥叉頭(20)裝配在撥叉軸(19)上,置于二軸從動齒輪(15)的溝槽內;撥叉軸(19)裝配在上蓋(17)上,上蓋(17)安裝在分動箱體(I)上;離合搖臂(18)安裝在撥叉軸(19)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用直接安裝在變速箱后部的分動箱總成,其特征在于一軸(7)為其上加工有齒輪的齒輪軸。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用直接安裝在變速箱后部的分動箱總成,其特征在于二軸從動齒輪(15)滑動安裝于二軸(16)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用直接安裝在變速箱后部的分動箱總成,其特征在于通過大錐齒輪(10)與錐齒輪軸(14)的嚙合,將動力由水平轉動轉變成垂直轉動輸出。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用直接安裝在變速箱后部的分動箱總成,其特征是動力由變速箱輸入,變速箱齒輪與安裝在分動箱介輪軸上的介輪嚙合;分動箱的一軸、二軸與介輪軸平行分布,分別通過一對軸承安裝在傳動箱體上;錐齒輪軸與二軸垂直,裝配在傳動箱體的一側;介輪軸上的介輪和一軸的軸齒輪部分相互嚙合,一軸上的一軸齒輪和二軸上的二軸從動齒輪相互嚙合;二軸上的大錐齒輪與錐齒輪軸相嚙合,由錐齒輪軸向后驅動橋傳遞動力;撥叉頭安裝在二軸從動齒輪的溝槽內,通過撥動離合搖臂可控制變速箱的動力是否傳遞給后驅動橋,實現兩驅與四驅的切換。文檔編號F16H3/32GK103195883SQ20131014108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3日專利技術者李玉玨, 顧宗凱, 張自振, 李貞潔, 張學春, 續超, 袁曉萍, 張傳磊 申請人:山東常林農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四驅后輪轉向花生收獲機用直接安裝在變速箱后部的分動箱總成,它主要由分動箱體(1)、介輪(2)、軸承(3)、介輪軸(4)、軸承(5)、一軸端蓋(6)、一軸(7)、一軸齒輪(8)、二軸端蓋(9)、大錐齒輪(10)、軸承座(11)、油封(12)、錐齒輪軸端蓋(13)、錐齒輪軸(14)、二軸從動齒輪(15)、二軸(16)、上蓋(17)、離合搖臂(18)、撥叉軸(19)、撥叉頭(20)等零件組成,其結構特征為:介輪(2)由一對軸承(3)支撐,裝配在介輪軸(4)上,介輪軸(4)裝配在分動箱體(1)上;一軸(7)上裝有一軸齒輪(8),通過一對軸承(5)和一軸端蓋(6)安裝在分動箱體(1)上,一軸(7)的軸齒輪部分與裝配在介輪軸(4)上的介輪(2)相嚙合;二軸(16)上裝有大錐齒輪(10)和二軸從動齒輪(15),通過一對軸承和二軸端蓋(9)安裝在分動箱體(1)上,二軸從動齒輪(15)和裝配在一軸(7)上的一軸齒輪(8)相嚙合;錐齒輪軸(14)通過一對軸承、油封(12)及錐齒輪軸端蓋(13)安裝在軸承座(11)上,軸承座(11)安裝在分動箱體(1)上,錐齒輪軸(14)端部錐齒與大錐齒輪(10)嚙合;撥叉頭(20)裝配在撥叉軸(19)上,置于二軸從動齒輪(15)的溝槽內;撥叉軸(19)裝配在上蓋(17)上,上蓋(17)安裝在分動箱體(1)上;離合搖臂(18)安裝在撥叉軸(19)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玉玨,顧宗凱,張自振,李貞潔,張學春,續超,袁曉萍,張傳磊,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常林農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