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變性淀粉復合漿料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屬于化工技術領域,變性淀粉復合漿料的配方包括以下組分且組分質量百分比為:淀粉:50-75%;脂肪酸酯:5-25%;偶聯劑:1-5%;水:10-30%。變性淀粉復合漿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攪拌混合機中,投入配好量的淀粉、偶聯劑和水,攪拌至混合均勻;加入脂肪酸酯,繼續攪拌混合;混合機中通入蒸汽升溫至55-65℃,保持2-4小時;提高溫度至110-120℃再反應3-5小時;停止通蒸汽,降溫至30-40℃,出料包裝。有益效果是:采用單混合機反應,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利用偶聯劑來改善反應環境,避免了污水排放。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屬于化工
技術介紹
漿紗的目的是使紗條表面被覆一層光滑、耐磨、柔韌且有一定強度的漿膜,令紗條表面的纏繞纖維緊貼紗條的主干,降低紗條表面的摩擦系數,同時使部分漿液滲入紗線內部,增加纖維之間的粘附力,提高紗線的抗拉強度,以適應織造過程中的大張力、中打緯,減少斷頭提聞效率。隨著紡織工業的發展,紡織品種日益豐富,傳統的紡織漿料已經不能滿足各種各樣的紗線品種以及漿紗工藝的要求,傳統的三大漿料體系PVA、聚丙烯酸、變性淀粉,無論怎么優化組合,缺陷仍然十分明顯。PVA由于在退漿后存在于漿液中難于降解,目前行業協會已經明確提出在上漿工藝中要少用或不用P VA,所以目前急需一種從性能上可以取代PVA的環保漿料。近幾年市場大量出現的丙烯酸類漿料由于原料價格因素,越來越不具備性價比優勢,且漿膜太軟,并存在吸濕再粘的風險,在現有漿料格局中無法大比例使用,逐漸淪為配角。變性淀粉易于降解具有環保優勢,但是由于漿膜脆硬,粘附力差,易于落漿,性能無法滿足上漿需要。所以提高變性淀粉性能,克服其漿膜脆性、粘附力差的缺陷,從而達到完全不用PVA,環保上漿的目的,是當前的研究方向。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提高變性淀粉性能,改善其漿膜脆性,粘附力強;同時,改善反應環境,避免污水排放,降低環境污染。其制作方法采用單混合機反應,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變性淀粉復合漿料的配方,包括以下組分且組分質量百分比為: 淀粉:50-75% ; 脂肪酸酯:5-25% ; 偶聯劑:1-5% ;水:10-30% ; 脂肪酸酯為含有16-18碳的脂肪酸酯,偶聯劑為有機硅偶聯劑。淀粉為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馬鈴薯淀粉中的一種或多種。—種變性淀粉復合漿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在攪拌混合機中,投入配好量的淀粉、偶聯劑和水,攪拌0.25-0.75小時至混合均勻; b、加入脂肪酸酯,繼續攪拌混合0.25-0.75小時; C、混合機中通入蒸汽升溫至55-65°C,保持2-4小時; d、提高溫度至110-120°C再反應3-5小時;e、停止通蒸汽,降溫至30-40°C,出料包裝。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采用16-18碳的脂肪酸酯和淀粉進行反應,能夠有效改善淀粉脆硬,粘附力差的缺陷,又保證其水溶性和環保性能;利用偶聯劑來改善反應環境,避免了污水排放。其制作方法采用單混合機反應,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變性淀粉復合漿料的配方,包括以下組分且組分質量百分比為: 淀粉:50-75% ; 脂肪酸酯:5-25% ; 偶聯劑:1-5% ; 水:10-30% ; 脂肪酸酯為含有16-18碳的脂肪酸酯,偶聯劑為有機硅偶聯劑。進一步的,淀粉為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馬鈴薯淀粉中的一種或多種。一種變性淀粉復合漿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在攪拌混合機中,投入配好量的淀粉、偶聯劑和水,攪拌0.25-0.75小時至混合均勻; b、加入脂肪酸酯,繼續攪拌混合0.25-0.75小時; C、混合機中通入蒸汽升溫至55-65°C,保持2-4小時; d、提高溫度至110-120°C再反應3-5小時; e、停止通蒸汽,降溫至30-40°C,出料包裝。從分子結構分析,極性基團更多,支鏈基團更多,分子量更大的多支鏈高極性聚合物,有可能同時滿足幾種性能要求。但也不是越多越大就好,特別是隨著支鏈基團和分子量的增大,更容易產生不熔不溶物,因此,本專利技術采用16-18碳的脂肪酸酯和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馬鈴薯淀粉中的一種或多種進行反應,實驗數據證明,依據本專利技術制得的變性淀粉復合漿料,能夠有效改善淀粉脆硬,粘附力差的缺陷,又保證其水溶性和環保性能,同時,利用偶聯劑來改善反應環境,避免了污水排放。實施實例I 本變性淀粉復合漿料的配方,包括以下組分且組分質量百分比為: 淀粉:65% ; 脂肪酸酯:15% ; 偶聯劑:2.5% ; 7jC:17.5% ; 本變性淀粉復合漿料的制作方法如下:a、在攪拌混合機中,投入配好量的淀粉、偶聯劑和水,攪拌0.5小時至混合均勻; b、加入脂肪酸酯,繼續攪拌混合0.5小時; C、混合機中通入蒸汽升溫至55-65°C,保持3小時; d、提高溫度至110-120°C再反應4小時; e、停止通蒸汽,降溫至30-40°C,出料包裝。將上述得到的變性淀粉復合漿料(記為ZH-Fl)與PVA,普通變性淀粉(記為ΖΗ-0)進行對比試驗(按表中物質質量比配制2%的水溶液對紗線進行處理)。測量其斷裂強度與斷裂伸長率,其結果參見附表I。表I ZH-Fl、PVA與普通變性淀粉性能比較(滌棉)權利要求1.一種變性淀粉復合漿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組分且組分質量百分比為: 淀粉:50-75% ; 脂肪酸酯:5-25% ; 偶聯劑:1-5% ; 水:10-30% ; 脂肪酸酯為含有16-18碳的脂肪酸酯,偶聯劑為有機硅偶聯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性淀粉復合漿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淀粉為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馬鈴薯淀粉中的一種或多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性淀粉復合漿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在混合機中,投入配好量的淀粉、偶聯劑和水,攪拌0.25-0.75小時至混合均勻; b、加入脂肪酸酯,繼續攪拌混合0.25-0.75小時; C、混合機中通入蒸汽升溫至55-65°C,保持2-4小時; d、提高溫度至110-120°C再反應3-5小時; e、停止通蒸汽,降溫至 30-40°C,出料包裝。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屬于化工
,變性淀粉復合漿料的配方包括以下組分且組分質量百分比為淀粉50-75%;脂肪酸酯5-25%;偶聯劑1-5%;水10-30%。變性淀粉復合漿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攪拌混合機中,投入配好量的淀粉、偶聯劑和水,攪拌至混合均勻;加入脂肪酸酯,繼續攪拌混合;混合機中通入蒸汽升溫至55-65℃,保持2-4小時;提高溫度至110-120℃再反應3-5小時;停止通蒸汽,降溫至30-40℃,出料包裝。有益效果是采用單混合機反應,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利用偶聯劑來改善反應環境,避免了污水排放。文檔編號C08L3/06GK103193892SQ20131013995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2日專利技術者馮現民, 王建華, 李世安 申請人:徐州眾恒淀粉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變性淀粉復合漿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組分且組分質量百分比為:淀粉:50?75%;脂肪酸酯:5?25%;?偶聯劑:1?5%;水:10?30%;脂肪酸酯為含有16?18碳的脂肪酸酯,偶聯劑為有機硅偶聯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現民,王建華,李世安,
申請(專利權)人:徐州眾恒淀粉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