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內置式輸送系統、伸縮式箱型臂架及高空作業工程機械,包括拖鏈;其中:還包括提供線管通道的導向盒,所述導向盒固定設置在所述臂架中最外側伸縮臂的底壁內側;所述拖鏈從所述最外側伸縮臂的尾部伸入,經過所述導向盒所提供的所述線管通道,與所述最外側伸縮臂套設的另一伸縮臂的尾部固定連接;并且,所述導向盒與所述拖鏈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需在最外側伸縮臂的底壁開進線孔相比,伸縮式箱型臂架整體的力學可靠性得到了提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伸縮式箱型臂架的動力和信號輸送
,尤其涉及一種內置式輸送系統、設置有內置式輸送系統的伸縮式箱型臂架及設置有伸縮式箱型臂架的高空作業工程機械。
技術介紹
舉高消防車和大型高空作業車都是安裝有舉升臂架的專用車輛,這類車輛通常都會在臂架頂端安裝消防水炮或工作平臺等機構,并由專業操作人員通過操作與臂架固聯的、并隨臂架同步運行的伸縮機構,控制臂架的舉升和降低,而實現對臂架頂端的消防水炮或工作平臺等機構的舉升和降低,將工作人員輸送到一定高度,以完成高空救援或消防作業等任務。而伸縮機構的伸、縮等動作,均需要通過輸送系統從轉臺獲得相應的動力和控制信號,才能得以完成。可見,為伸縮機構傳輸其所需的動力及信號的輸送系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輸送系統主要包括拖鏈1,用于承載和保護液壓軟管及電纜等線管安全運行的鏈子。圖1為拖鏈I的整體主視示意圖,圖2為拖鏈I的固定端B的主視示意圖,圖3為拖鏈I的固定端B的俯視示意圖,圖4為拖鏈I的活動端A的主視示意圖,圖5為拖鏈I的活動端A的俯視示意圖。如圖1-5所示,拖鏈I包括彼此相對的兩條鏈節1-1,兩側的鏈節1-1的上部及與其相對的下部分別設置有相平行的上橫桿1-2及下橫桿1-3,而且上橫桿1-2及下橫桿1-3在兩側的鏈節1-1上間隔設置。位于拖鏈I上、下部的相對應的上橫桿1-2及下橫桿1-3之間則通過兩個分隔片1-4連接在一起,分隔片1-4的作用還可以對拖鏈內的若干管線穿行路徑進行分割,以使若干管線之間的排布路徑較為平順。拖鏈I的一端設置第一連接器1-5,該處在臂架伸縮時相對于臂架的最外側的第一節伸縮臂是靜止不動的,故第一連接器1-5所在的拖鏈I的一端稱為固定端(如圖2、圖3所示)。拖鏈I的另一端設置第二連接器1-6,與伸縮油缸2 —端處固接,該處隨臂架伸縮而同步伸縮,相對于臂架的最外側的第一節伸縮臂是運動的,故第二連接器1-6所在拖鏈I的一端稱為活動端(如圖4、圖5所示)。圖6為現有的輸送系統與伸縮式箱型臂架之間的連接示意圖。圖7為伸縮油缸2帶動伸縮式箱型臂架的多節臂伸出一半行程時拖鏈I的軌跡圖。如圖7所示,在拖鏈I中的線管是線管3,線管3沿著拖鏈I中的軌道直接從拖鏈I的內腔中穿過,并通過拖鏈I中的鏈節1-1、上橫桿1-2、下橫桿1-3及分隔片1-4限制位置,線管3在拖鏈I的兩端位置固定。拖鏈I中的線管3軌跡即為拖鏈I的軌跡。從圖7中可以看出,拖鏈I中的線管3與拖鏈I的相對位置基本上是不變的(運行中可能會有比較小的相對位移),并隨拖鏈I同步翻展及伸縮。如圖6所示,伸縮式箱型臂架C包括最外側的第一節伸縮臂Cl (即“最外側伸縮臂Cl”),其內依次套設有若干節伸縮臂,圖6、圖7中示出的是四節伸縮臂(實際上也可以是三節伸縮臂或者是五節伸縮臂),按照由外到內的順序,依次為第二節伸縮臂C2 (即“次外側伸縮臂C2”)、第三節伸縮臂C3和第四節伸縮臂C4。其中,第二節伸縮臂C2與伸縮油缸2的活塞桿固定連接,即連接點D,該連接點D也是輸送系統中的拖鏈I與第二節伸縮臂C2的尾部的固定連接點。圖6中的連接點E指的是伸縮油缸2的缸桶與第三節伸縮臂C3的固定連接點。拖鏈I設置在第一節伸縮臂Cl的底壁內側與第二節伸縮臂C2下壁外側之間形成的空間。線管3從第一節伸縮臂Cl的下壁前端所開設的進線孔穿入,經過由拖鏈I提供的軌道,為伸縮油缸2提供從轉臺發出的動力和控制信號。然而,從圖6中可以看出,線管3的一部分是暴露在第一節伸縮臂Cl的外側。由此可知,目前舉高消防車和大型高空作業車等安裝有舉升臂架的專用車輛上的輸送系統的結構至少存在以下缺點:1、線管必須從伸縮式箱型臂架的外側前端進入,因此,需要在第一節伸縮臂的下壁前端開設進線孔,在伸縮式箱型臂架伸縮及變幅作業時,伸縮式箱型臂架受力在進線孔部區域易形成額外的應力集中區,并且進線孔還會導致伸縮式箱型臂架整體受力不連續,這都對伸縮式箱型臂架整體的力學可靠性產生一定的影響,孔的尺寸越大,這種影響越明顯。2、外露的線管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造成線管老化,埋下事故隱患,危害使用者的安全,且影響整車外觀質量。3、拖鏈為鋼類材料制成,重量較大,工作運行也相對較為笨拙。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一種伸縮式箱型臂架整體的力學可靠性較高的內置式輸送系統、伸縮式箱型臂架及高空作業工程機械,其解決了現有輸送系統需要在伸縮式箱型臂架的第一節伸縮臂的下壁前端開設進線孔而影響臂架力學可靠性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內置式輸送系統,包括拖鏈;其中:還包括提供線管通道的導向盒,所述導向盒固定設置在所述臂架中最外側伸縮臂的底壁內側;所述拖鏈從所述最外側伸縮臂的尾部伸入,經過所述導向盒所提供的所述線管通道,與所述最外側伸縮臂套設的另一伸縮臂的尾部固定連接;并且,所述導向盒與所述拖鏈固定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導向盒包括拖鏈通道以及用于存儲線管的儲線機構。進一步地,所述拖鏈通道包括第一開口槽,所述第一開口槽的開口朝上,且底壁固定設置在所述最外側伸縮臂的底壁內側。進一步地,所述儲線機構包括第二開口槽和第三開口槽;其中,所述第二開口槽和第三開口槽的開口正對所述第一開口槽的兩側壁的外表面。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開口槽的兩個側壁分別垂直折彎并朝各自的外側延伸,成為所述第一開口槽的兩個連接部;所述第二開口槽和第三開口槽分別位于兩個所述連接部的下方,并分別與相應側的所述連接部固定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導向盒還包括連接件,其固定在所述第一開口槽內的端部;所述拖鏈通過所述連接件與所述第一開口槽相連接。進一步地,所述連接件為第四開口槽,其兩側的豎板為與所述拖鏈相連接的固定部,中間槽為所述拖鏈通道。進一步地,所述拖鏈的材質為塑料。本技術還提供一種伸縮式箱型臂架,包括最外側伸縮臂及其內套設的次外側伸縮臂,所述次外側伸縮臂的尾部與伸縮油缸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所述內置式輸送系統,所述輸送系統中的拖鏈與所述次外側伸縮臂的尾部固定連接。本技術還提供、一種高空作業工程機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伸縮式箱型臂架。基于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任一技術方案,本技術實施例至少可以產生如下技術效果:由于本技術設置了提供線管通道的導向盒,并將導向盒設置在臂架中最外側伸縮臂的底壁內側,首先將拖鏈的固定端連接器與導向盒一端部的固接后,作為一整體一同從最外側伸縮臂的尾部伸入,拖鏈的活動端經過導向盒與最外側伸縮臂套設的另一伸縮臂的尾部固定連接,與現有技術需在最外側伸縮臂的底壁開進線孔相比,伸縮式箱型臂架整體的力學可靠性得到了提高。與現有的臂架力學可靠性不高相比,本技術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現有輸送系統需要在伸縮式箱型臂架的第一節伸縮臂的下壁前端開設進線孔而影響臂架力學可靠性的問題。除此之外,本技術的優選技術方案至少還存在以下優點:1、由于本技術將整個輸送系統完全布置在伸縮式箱型臂架內部的結構形式,這種完全內置式的結構不僅保護了管路系統,減小了線管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提高了動力和信號傳輸的可靠性,而且在不影響伸縮式箱型臂架其余部件結構的布置的情況下,能夠實現輸送系統隨伸縮式箱型臂架伸縮自如,提高伸縮式箱型臂架截面的利用率,節約伸縮式箱型臂架外圍占有空間。2、由于本技術的拖鏈采用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內置式輸送系統,包括拖鏈;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提供線管通道的導向盒,所述導向盒固定設置在臂架中最外側伸縮臂的底壁內側;所述拖鏈從所述最外側伸縮臂的尾部伸入,經過所述導向盒所提供的所述線管通道,與所述最外側伸縮臂套設的另一伸縮臂的尾部固定連接;并且,所述導向盒與所述拖鏈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內置式輸送系統,包括拖鏈;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提供線管通道的導向盒,所述導向盒固定設置在臂架中最外側伸縮臂的底壁內側;所述拖鏈從所述最外側伸縮臂的尾部伸入,經過所述導向盒所提供的所述線管通道,與所述最外側伸縮臂套設的另一伸縮臂的尾部固定連接;并且,所述導向盒與所述拖鏈固定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置式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盒包括拖鏈通道以及用于存儲線管的儲線機構。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置式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鏈通道包括第一開口槽,所述第一開口槽的開口朝上,且底壁固定設置在所述最外側伸縮臂的底壁內側。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置式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線機構包括第二開口槽和第三開口槽;其中,所述第二開口槽和第三開口槽的開口正對所述第一開口槽的兩側壁的外表面。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置式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口槽的兩個側壁分別垂直折彎并朝各自的外側延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向芹,田志堅,葛軍,
申請(專利權)人: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