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室防滾翻性能試驗裝置,包括加載油缸,所述加載油缸的安裝端與立柱上的滑板連接,所述加載油缸的活塞桿端與載荷傳感器連接,所述載荷傳感器與載荷分配器連接,所述加載油缸通過彈性掛環掛搭于立柱的支板上保持水平姿態,還設有液控臺,所述液控臺通過高壓油管與加載油缸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造價低,采用裝配式結構,試驗后可拆離現場,不占用車間生產場地;加載油缸行程和安裝高度可調;試驗精度和安全性能高,加載過程中加載力方向的自動調整,自動對中性能高;適用范圍廣泛,尤其適用于100t~400t級大型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防滾翻性能試驗。(*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試驗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大型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防滾翻性能試驗裝置。
技術介紹
大型礦用自卸車廣泛應用于露天礦山和工程建設等領域,其使用環境復雜惡劣,超載現象極為常見,整車行駛穩定性差,容易發生側翻、翻滾的情況。如果發生側翻、翻滾時,不能對駕駛室內人員進行有效保護,將對駕駛員造成極大傷害。為此,大型礦用自卸車均要通過駕駛室防滾翻性能試驗裝置的檢驗。凡通過駕駛室防滾翻性能試驗裝置試驗檢驗的駕駛室,能夠在車輛發生側翻、翻滾時,對駕駛室內人員進行有效保護。但是,現有的駕駛室防滾翻性能試驗裝置存在以下缺陷:一是試驗能力有限,僅限于IOOt級以下礦用自卸車的駕駛室防滾翻性能試驗;二是結構為門式固定式結構,占地面積大,造價高;三是采用千斤頂加載,安全系數低。中國專利201120514393.X公開了一種側面傾翻試驗裝置,該側面傾翻試驗裝置雖然可以進行側面傾翻試驗,但試驗能力有限,試驗精度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非試驗期間不占用場地、造價低且安全系數高的駕駛室防滾翻性能試驗裝置。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駕駛室防滾翻性能試驗裝置,包括加載油缸,所述加載油缸的安裝端與立柱上的滑板連接,所述加載油缸的活塞桿端與載荷傳感器連接,所述載荷傳感器與載荷分配器連接,所述加載油缸通過彈性掛環掛搭于立柱的支板上保持水平姿態,還設有液控臺,所述液控臺通過高壓油管與加載油缸相連。進一步,所述立柱包括立柱本體,所述立柱本體上設有導軌和鉸支座,所述導軌上設有滑動配合的滑板,所述滑板通過壓板和螺桿與立柱本體固定,所述壓板上固接有支架和用于安裝加載油缸的鉸支座,所述支架上固接有掛搭彈性掛環的支板,所述立柱本體的下端通過斜筋固定于地基。進一步,所述載荷分配器包括球座,所述球座與加載梁固接,所述加載梁通過螺栓與跨搭在待測試的駕駛室頂板上的安裝板裝配成一體,所述加載梁與安裝板之間設有墊片,所述球座內設有球銷,構成球鉸副,其擺角可自動調整。進一步,所述彈性掛環包括U形環、兩根彈性棒和兩根螺桿,所述U形環兩端通過兩根彈性棒與兩根螺桿連接為一體,兩根螺桿之間通過一橫桿相連,所述螺桿上設有調節螺母和鎖緊螺母;所述加載油缸的一端插入U形環內,通過橫桿掛搭在支板上,調整調節螺母和鎖定鎖緊螺母使其保持水平。進一步,所述立柱本體為鋼板焊接的箱形結構。進一步,所述固接的方式優選焊接。工作過程:試驗時,載荷分配器的加載梁與待測試的駕駛室的頂梁對接,載荷分配器的球銷裝入載荷分配器的球座內構成球鉸副,增減設于加載梁與安裝板之間的墊片,使球座的中心通過待測試的駕駛室頂梁的中心;然后,根據所需試驗高度要求,通過移動設于立柱導軌上的滑板來調整加載油缸的安裝高度,定位后,通過壓板和螺桿將滑板固定,即將加載油缸的安裝端固定,加載油缸的另一端插入掛于立柱支板上的彈性掛環的U形環內,調整彈性掛環上的調節螺母使加載油缸處于水平位置,然后用鎖緊螺母鎖定,則載荷分配器、載荷傳感器、加載油缸保持水平姿態。外接液壓泵站通過液控臺向加載油缸提供液壓動力,從而推動加載油缸的活塞桿外伸,經載荷分配器向待測駕駛室內的頂梁加載推力,過程中允許加載油缸跟隨試驗中變形的駕駛室頂梁而偏轉,同時載荷分配器的球鉸副擺角自動可調,實現加載過程中加載力的方向自動調整對正。根據液控臺調節通向加載油缸油路的壓力和流量,完成駕駛室承受符合標準要求的力和能量的試驗。試驗測試完畢后,拆離駕駛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造價低,采用裝配式結構,試驗后裝置可拆離現場,不占用車間生產場地;加載油缸行程和安裝高度可調,液控臺控制加載油缸行程和速度,且加載油缸一端通過安裝板與設有導軌的立柱滑動配合;試驗精度和安全性能高,安裝時,彈性掛環能保證加載油缸處于水平姿態,試驗時,加載油缸方向自動跟隨駕駛室承載梁的變形偏轉及載荷分配器球鉸副的偏轉,實現加載過程中加載力的方向自動調整;適用范圍廣泛,尤其適用于loot 400t級大型礦用自卸車駕駛室防滾翻性能試驗。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立柱結構放大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載荷分配器結構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彈性掛環結構放大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參照附圖1,圖2,本實施例包括加載油缸7,包括加載油缸7,所述加載油缸7的安裝端與立柱I上的滑板1-1連接,所述加載油缸7的活塞桿端與載荷傳感器5連接,所述載荷傳感器5與載荷分配器4連接,所述加載油缸7通過彈性掛環6掛搭于立柱I的支板1-7上保持水平姿態,還設有液控臺3,所述液控臺3通過高壓油管與加載油缸7相連。參照附圖1、2,所述立柱I包括立柱本體1-5,所述立柱本體1-5上設有導軌和鉸支座1-4,所述導軌上設有滑動配合的滑板1-1,所述滑板1-1通過壓板1-8和螺桿1-9與立柱本體1-5固定,所述壓板1-8上固接有支架1-2和用于安裝加載油缸7的鉸支座1-3,所述支架1-2上固接有掛搭彈性掛環6的支板1-7,所述立柱本體1-5的下端通過斜筋1-6與地基固接,以加固立柱本體1-5。參照附圖1,圖3,所述載荷分配器4包括球座4-2,所述球座4_2與加載梁4_3固接,所述加載梁4-3通過螺栓與跨搭在待測試的駕駛室頂板上的安裝板4-5裝配成一體,所述加載梁4-3與安裝板4-5之間設有墊片4-4,試驗時,所述球銷4-1裝入球座4_2內,構成球鉸副,其擺角可自動調整,通過增減墊片4-4和調整球座4-2,使球座4-2的中心通過待測試的駕駛室頂梁的中心。所述彈性掛環包括U形環、兩根彈性棒和兩根螺桿,所述U形環兩端通過兩根彈性棒與兩根螺桿連接為一體,兩根螺桿之間通過一橫桿相連,所述螺桿上設有調節螺母和鎖緊螺母;所述加載油缸的一端插入U形環內,通過橫桿掛搭在支板上,調整調節螺母和鎖定鎖緊螺母使其保持水平。參照附圖1、圖2、圖4,所述彈性掛環6包括U形環6-1、彈性棒I 6_2、彈性棒II 6-6、螺桿I 6-3和螺桿II 6-7,所述U形環6-1兩端通過彈性棒I 6-2和彈性棒II 6-6與螺桿I 6-3和螺桿II 6-7連接為一體,螺桿I 6-3和螺桿II 6-6之間通過一橫桿相連,所述螺桿I 6-3和螺桿II 6-7上均設有調節螺母6-4和鎖緊螺母6-5,所述加載油缸7的一端插入U形環6-1內,通過橫桿掛搭在立柱I的支板1-7上,調整調節螺母6-4和鎖定鎖緊螺母6-5使其保持水平。參照圖2,所述立柱本體1-5為鋼板焊接的箱形結構。所述固接的方式為焊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駕駛室防滾翻性能試驗裝置,包括加載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油缸的安裝端與立柱上的滑板連接,所述加載油缸的活塞桿端與載荷傳感器連接,所述載荷傳感器與載荷分配器連接,所述加載油缸通過彈性掛環掛搭于立柱的支板上保持水平姿態,還設有液控臺,所述液控臺通過高壓油管與加載油缸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駕駛室防滾翻性能試驗裝置,包括加載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油缸的安裝端與立柱上的滑板連接,所述加載油缸的活塞桿端與載荷傳感器連接,所述載荷傳感器與載荷分配器連接,所述加載油缸通過彈性掛環掛搭于立柱的支板上保持水平姿態,還設有液控臺,所述液控臺通過高壓油管與加載油缸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駕駛室防滾翻性能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立柱本體所述立柱本體上設有導軌和鉸支座,所述導軌上設有滑動配合的滑板,所述滑板通過壓板和螺桿與立柱本體固定,所述壓板上固接有支架和用于安裝加載油缸的鉸支座,所述支架上固接有掛搭彈性掛環的支板,所述立柱本體的下端通過斜筋固定于地基。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駕駛室防滾翻性能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載荷分配器包括球座,所述球座與加載梁固接,所述加載梁通過螺栓與跨搭在待測試的駕駛室頂板上的安裝板裝配成一體,所述加載梁與安裝板之間設有墊片,所述球座內設有球銷,構成球鉸副,其擺角可自動調整。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國譜,梁小波,王邵潭,王亞興,張華,
申請(專利權)人:湘電重型裝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