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導水管蓋結構,它包括一導水管蓋體,該導水管蓋體設有一導水管部及一彈性管蓋部,該導水管部設有一管身及一頂面,該管身環繞設有數個管身導孔,且頂面設有數個導孔,該彈性管蓋部設有數個開孔,由各開孔分別向外延伸至彈性管蓋部邊緣設有數個剖溝,該剖溝的二側分別形成彈性蓋身。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導根、通氣及排水性佳、結構穩定性佳的功效。(*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一種導水管蓋結構,特別是一種應用于植物栽植導根、通氣及排水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現有技術中的植物根系導水結構如圖10所示,其導根管體50設有一入水口部51及數導水貫孔部52,該導根管體50埋設于植栽體根系部旁,水分由導根管體50所設入水口部51進入,并由數導水貫孔部52分別導入土壤中,以提供植栽體的根系部水分的供應,但其具有下列問題存在:1.結構穩定性差:其導根管體系埋設于植栽體的根系部旁,而植栽體的根系部易生長拓展至導根管體的導水貫孔部,使導根管體的導水貫孔部阻塞,故其結構穩定性差。2.水分滲出均勻性差:其數導水貫孔部分別設于導根管體上,于水分進入導根管體,易使水分直接由導根管體上方的導水貫孔部導出,而無法均勻由導根管體所設的數導水貫孔部導出,故其水分滲出均勻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有鑒于現有植物根系導水結構結構穩定性及水分滲出均勻性差的問題,提供一種新型的導水管蓋結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導水管蓋結構,它包括:一導水管蓋體,該導水管蓋體設有一導水管部及一彈性管蓋部,該導水管部設有一管身及一頂面,該管身環繞設有數個管身導孔,且頂面設有數個導孔,該彈性管蓋部設有數個開孔,由各開孔分別向外延伸至彈性管蓋部邊緣設有數個剖溝,該剖溝的二側分別形成彈性蓋身。如上所述的導水管蓋結構,優選地,所述導水管部與彈性管蓋部為一體設置,且彈性管蓋部由導水管部開口向下擴展延伸。如上所述的導水管蓋結構,優選地,所述導水管部的管身內插入硬質管。如上所述的導水管蓋結構,優選地,所述導水管部的管身內插入軟質管。如上所述的導水管蓋結構,優選地,所述導水管部的管身內插入竹、木質桿。如上所述的導水管蓋結構,優選地,所述導水管部與所述彈性管蓋部間堆置碎石石樂。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1.導根、通氣及排水性佳:其彈性管蓋部的彈性蓋身,相對于導孔延伸的剖溝彈性對合限縮,使彈性管蓋部容置并穩固彈性卡制于土壤挖掘的導孔中,增加土壤中的導水及空氣流通,故其導根、通氣及排水性佳。2.結構穩定性佳:其彈性管蓋部的彈性蓋身,相對于導孔延伸的剖溝彈性對合限縮,使彈性管蓋部容置并穩固彈性卡制于土壤挖掘的導孔中,而導水管部的管身內插入硬質管或竹、木質桿,使硬質管或竹、木質桿一端抵持于土壤挖掘的導孔底部,使卡制的導水管蓋體具有輔助的支撐,故其結構穩定性佳。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狀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俯視狀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側視剖面狀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導水管部的頂面平行于土壤挖掘的導孔表面使用狀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的導水管部的頂面突伸出于土壤挖掘的導孔表面使用狀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導水管部的管身內插入硬質管狀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導水管部的管身內插入軟質管狀態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導水管部的管身內插入竹、木質桿狀態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導水管部的導水管部與彈性管蓋部間堆置填入碎石石樂狀態示意圖。圖10為現有技術的使用狀態參考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0導水管蓋體11導水管部110 管身IlOA管身導孔111 頂面IllA 導孔12彈性管蓋部120 開孔121 剖溝122彈性蓋身20硬質管30軟質管40竹、木質桿50導根管體51入水口部52導水貫孔部。具體實施方式為使貴審查委員能進一步了解本技術的結構、特征及其他目的,現以如后的較佳實施例附以附圖詳細說明如后,但本圖例所說明的實施例僅供說明使用,并不構成專利申請上的唯一限制。請配合參閱圖1至3所示,分別為本技術導水管蓋結構的立體、俯視及側視剖面狀態示意圖,其包括:—導水管蓋體10,該導水管蓋體10設有一導水管部11及一彈性管蓋部12,該導水管部11設有一管身110及一頂面111,而管身110環繞設有數管身導孔110A,且頂面111設有數導孔111A,該彈性管蓋部12設有數開孔120,由該數開孔120分別向外延伸至彈性管蓋部12邊緣設有數剖溝121,而剖溝121的二側分別形成彈性蓋身122,其導水管部11與彈性管蓋部12為一體設置,且彈性管蓋部12由導水管部11開口向下擴展延伸;通過上述結構的配合,完成本技術導水管蓋結構。請配合參閱圖4和5所示,為本技術導水管蓋結構的導水管部的頂面平行或突伸出土壤挖掘的導孔表面使用狀態示意圖,其導水管部11與彈性管蓋部12為一體設置,且彈性管蓋部12由導水管部11開口向下擴展延伸,通過將彈性管蓋部12的彈性蓋身122,相對于導孔120延伸的剖溝121彈性對合限縮,使彈性管蓋部12容置并穩固彈性卡制于土壤挖掘的導孔中,并增加土壤中的導水及空氣流通,并利用植物根系的親水性而具有導根的作用,以達導根、通氣及排水性與結構穩定性佳的功效。請配合參閱圖6至9所示,為本技術導水管蓋結構的實施例導水管部的管身內插入硬、軟質管或竹、木質桿及導水管部的導水管部與彈性管蓋部間堆置填入碎石礫狀態示意圖,其導水管部11的頂面111,可突伸出或平行于土壤挖掘之導孔表面,而導水管部11與彈性管蓋部12相對于土壤挖掘的導孔間,也可堆置填入碎石礫,而導水管部11的管身110內插入軟質管30,該軟質管30的另一端彎折導入土壤挖掘的橫向導孔,增加導水及空氣流通的范圍,而為增加彈性管蓋部12卡制于土壤挖掘的導孔中的穩定性,也可于導水管部11的管身110內插入硬質管20或竹、木質桿40,使硬質管20或竹、木質桿40 —端抵持于土壤挖掘的導孔底部,使卡制的導水管蓋體10具有輔助的支撐,以增加本技術的多重實用性。本技術的優點如下:1.導根、通氣及排水性佳:其彈性管蓋部的彈性蓋身,相對于導孔延伸的剖溝彈性對合限縮,使彈性管蓋部容置并穩固彈性卡制于土壤挖掘的導孔中,增加土壤中的導水及空氣流通,故其導根、通氣及排水性佳。2.結構穩定性佳:其彈性管蓋部的彈性蓋身,相對于導孔延伸的剖溝彈性對合限縮,使彈性管蓋部容置并穩固彈性卡制于土壤挖掘的導孔中,而導水管部的管身內插入硬質管或竹、木質桿,使硬質管或竹、木質桿一端抵持于土壤挖掘的導孔底部,使卡制的導水管蓋體具有輔助的支撐,故其結構穩定性佳。綜上所述,本技術確實可達到上述各項功能及目的,故本技術應符合專利申請要件,遂依法提出申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導水管蓋結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導水管蓋體,該導水管蓋體設有一導水管部及一彈性管蓋部,該導水管部設有一管身及一頂面,該管身環繞設有數個管身導孔,且頂面設有數個導孔,該彈性管蓋部設有數個開孔,由各開孔分別向外延伸至彈性管蓋部邊緣設有數個剖溝,該剖溝的二側分別形成彈性蓋身。
【技術特征摘要】
2012.02.24 TW 1012034301.一種導水管蓋結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導水管蓋體,該導水管蓋體設有一導水管部及一彈性管蓋部,該導水管部設有一管身及一頂面,該管身環繞設有數個管身導孔,且頂面設有數個導孔,該彈性管蓋部設有數個開孔,由各開孔分別向外延伸至彈性管蓋部邊緣設有數個剖溝,該剖溝的二側分別形成彈性蓋身。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水管蓋結構,其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詠喬,
申請(專利權)人:黃詠喬,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