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發電型車庫升降系統,旨在解決現有的車庫浪費能量,出現停電狀況時,車庫將無法正常工作,給停車和取車帶來了不便的不足。該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蓄能器、儲液器、柱塞缸、升降臺,柱塞缸和升降臺之間設有滑輪升降機構,儲液器內設有活塞,儲液器和柱塞缸之間連接有第一換向閥和第二換向閥,第一換向閥和第二換向閥之間的管道上連接液壓馬達,液壓馬達軸向連接帶動發電機;依次將儲液器、第一換向閥、液壓馬達、第二換向閥、柱塞缸連接在一起的管道構成驅動管路,依次將柱塞缸、第一換向閥、液壓馬達、第二換向閥、儲液器連接在一起的管道構成回油管路。一年能夠發電92.19萬度,大大節約了能源。(*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立體車庫,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節約能源的發電型車庫升降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大多數立體車庫采用的是傳統的機械式結構,存車時,必須先將載車板調到地面,存車者將車駛進載車板并停在載車板上,載車板載著汽車送到泊車位。取車時,從泊車位將放置有汽車的載車板取出送到地面,等待取車者從載車板上取走汽車后進入下一程序。這就是傳統的機械式多層立體車庫存在結構性的缺陷,取車時載有汽車的載車板從高處往低處移動,需要控制移動速度,防止載車板自由落體運動而損壞汽車,不僅浪費了載車板的勢能,還需要消耗額外的動能防止載車板自由落體運動,因此大大浪費了能量。現在也有人專利技術了液壓式立體車庫,通過液壓傳動原理對汽車進行升降,但是它的能耗高,而且當出現停電狀況時,液壓式立體車庫將無法正常工作,給停車和取車帶來了不便。中國專利公告號CN201627389U,公開了一種地下升降車庫,利用電機牽引鋼索的原理或者液壓、氣壓牽引鋼索的原理制造一套升降裝置,車輛隨儲車架上升或下降,這種車庫結構簡單,不占用地上空間,但是這種車庫在汽車下降的過程中勢能得不到利用,浪費了能量,而其整個裝置的能耗大,當出現停電狀況時,車庫將無法正常工作,給停車和取車帶來了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現有的車庫浪費能量,出現停電狀況時,車庫將無法正常工作,給停車和取車帶來了不便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發電型車庫升降系統,它能夠發電,節約能量,而且整個裝置的能耗低。當出現停電狀況時,發電機發電供車庫系統使用,使車庫正常工作,方便停車和取車;平時正常狀態`下,發電機發電產生的電力逆變、并網。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發電型車庫升降系統,包括蓄能器、儲液器、柱塞缸、升降臺,蓄能器、儲液器、柱塞缸依次通過管道連接,柱塞缸和升降臺之間設有滑輪升降機構,儲液器內設有活塞,活塞將儲液器分隔成氣體腔和油液腔,蓄能器與氣體腔連通,儲液器和柱塞缸之間連接有第一換向閥和第二換向閥,第一換向閥和第二換向閥之間的管道上連接液壓馬達,液壓馬達軸向連接帶動發電機;儲液器分別連接第一換向閥和第二換向閥,柱塞缸分別連接第一換向閥和第二換向閥,依次將儲液器、第一換向閥、液壓馬達、第二換向閥、柱塞缸連接在一起的管道構成驅動管路,依次將柱塞缸、第一換向閥、液壓馬達、第二換向閥、儲液器連接在一起的管道構成回油管路,第二換向閥和柱塞缸之間的驅動管路上設有單向閥。車輛放置在升降臺上隨升降臺一起上升和下降。蓄能器內貯藏高壓空氣,通過蓄能器內的高壓氣體推動儲液器內的活塞運動,活塞給儲液器內的油液施壓,高壓油沿驅動管路由儲液器輸送到柱塞缸,推動柱塞缸內的柱塞運動,柱塞的運動帶動滑輪升降機構運動,從而實現升降臺的上升運動。在第二換向閥和柱塞缸之間的驅動管路上設有單向閥,防止油液在驅動管路回流,對柱塞起到了鎖緊限位的作用,使升降臺保持在上升后的高度位置。升降臺下降時,第一換向閥和第二換向閥均進行換向,升降臺的重力作用通過滑輪升降機構推動柱塞向上運動,從而將高壓油液通過回油管路從柱塞缸輸送到儲液器,從而推動儲液器中的活塞回位。由于在第一換向閥和第二換向閥之間設置了液壓馬達,高壓油液在驅動管路和回油管路中輸送時均會帶動液壓馬達運轉,液壓馬達的運轉帶路發動機轉動從而實現發電,節約能量,而且整個車庫系統的能耗低。當出現停電狀況時,發電機發電供車庫系統使用,使車庫正常工作,方便停車和取車;平時正常狀態下,發電機發電產生的電力逆變、并網。作為優選,液壓馬達和發電機之間通過聯軸器軸向連接。另一種方案,液壓馬達和發電機之間連接有加速器,液壓馬達通過加速器與發電機連接。液壓馬達和發電機之間直接通過聯軸器直接連接,連接方式簡單。由于液壓馬達轉動的時候轉速較低,因此液壓馬達直接連接發電機時需要低轉速的發電機,這種發電機價格較高,增加了車庫制造成本。在液壓馬達和發電機之間連接加速器,液壓馬達的低速轉動帶動發電機高速運轉實現發電,這種普通的高轉速發電機價格低,降低了車庫制造成本。作為優選,液壓馬達和第二換向閥之間的管道上連接有增壓泵。高壓油液經過管道和液壓馬達之后油液壓力會有一定的削減,通過增壓泵的增加作用,增加油液的壓力。在升降臺上升的過程中,增壓泵增加驅動管路中油液的壓力,增加油液推動柱塞的推動力,保證升降臺平穩上升。在升降臺下降的過程中,增壓泵增加回油管路中油液的壓力,保證油液順利輸送到儲液器內并推動活塞回位。作為優選,蓄能器通過管道連接有補氣泵;蓄能器上設有壓力表。補氣泵方便隨時給蓄能器充氣,蓄能器上的壓力表方便隨時觀察蓄能器內的空氣壓力,若壓力較低時通過補氣泵進行補氣。作為優選,第一換向閥和第二換向閥均為三位三通電磁閥。三位三通電磁閥控制方便,初始狀態時,所有管道均連接在中位上并且驅動管路和回油管路均閉合,兩電磁閥從中位左移驅動管路連通,回油管路閉合,兩電磁閥從中位右移回油管路連通,驅動管路閉入口 O作為優選,滑輪升降機構包括連接在柱塞缸內的柱塞,柱塞的端部設有柱塞動滑輪,升降臺兩側分別設有升降臺左定滑輪和升降臺右定滑輪,柱塞缸上端固定連接在支撐梁上,支撐梁上升降臺和柱塞缸之間連接有上定滑輪,升降臺左定滑輪、升降臺右定滑輪、上定滑輪和柱塞動滑輪上串聯有鋼絲繩,鋼絲繩的兩端均固定連接在支撐梁上。由于鋼絲繩兩端均固定在支撐梁上,鋼絲繩的長度不變,柱塞在向下運動的時候柱塞動滑輪向下拉動鋼絲繩,鋼絲繩帶動升降臺向上運動;同理升降臺向下運動的時候向下拉動鋼絲繩,鋼絲繩帶動柱塞向上運動。這種滑輪升降機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發電型車庫升降系統能夠發電,節約能量,而且整個裝置的能耗低。當出現停電狀況時,發電機發電供車庫系統使用,使車庫正常工作,方便停車和取車;平時正常狀態下,發電機發電產生的電力逆變、并網。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中:1、驅動管路,2、第二換向閥,3、增壓泵,4、回油管路,5、液壓馬達,6、增壓泵電機,7、發電機,8、截止閥,9、第一換向閥,10、啟動閥,11、儲液器,12、活塞,13、柱塞動滑輪,14、單向閥,15、蓄能器,16、補氣閥,17、補氣泵,18、補氣電機,19、壓力表,20、柱塞,21、鋼絲繩,22、柱塞缸,23、升降臺右定滑輪,24、升降臺,25、鋼絲繩右固定點,26、柱塞缸固定點,27、上定滑輪,28、車輛,29、升降臺左定滑輪,30、鋼絲繩左固定點。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具體描述:實施例1:一種發電型車庫升降系統(參見附圖1),包括蓄能器15、儲液器11、柱塞缸22、升降臺24,蓄能器、儲液器、柱塞缸依次通過管道連接,柱塞缸和升降臺之間設有滑輪升降機構,儲液器內設有活塞12,活塞將儲液器分隔成氣體腔和油液腔,蓄能器與氣體腔連通。蓄能器上設有壓力表19,壓力表用于監測蓄能器內的氣壓,蓄能器通過管道連接有補氣泵17,補氣泵通過補氣電機18帶動,補氣泵和蓄能器之間的管道上連接有補氣閥16,補氣閥用于打開和關閉補氣泵與蓄能器之間的管道。儲液器和柱塞缸之間連接有第一換向閥9和第二換向閥2,第一換向閥和第二換向閥均為三位三通電磁閥。第一換向閥中位的P、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電型車庫升降系統,包括蓄能器(15)、儲液器(11)、柱塞缸(22)、升降臺(24),蓄能器、儲液器、柱塞缸依次通過管道連接,柱塞缸和升降臺之間設有滑輪升降機構,儲液器內設有活塞(12),活塞將儲液器分隔成氣體腔和油液腔,蓄能器與氣體腔連通,其特征是,儲液器和柱塞缸之間連接有第一換向閥(9)和第二換向閥(2),第一換向閥和第二換向閥之間的管道上連接液壓馬達(5),液壓馬達軸向連接帶動發電機(7);儲液器分別連接第一換向閥和第二換向閥,柱塞缸分別連接第一換向閥和第二換向閥,依次將儲液器、第一換向閥、液壓馬達、第二換向閥、柱塞缸連接在一起的管道構成驅動管路(1),依次將柱塞缸、第一換向閥、液壓馬達、第二換向閥、儲液器連接在一起的管道構成回油管路(4),第二換向閥和柱塞缸之間的驅動管路上設有單向閥(14)。
【技術特征摘要】
1.種發電型車庫升降系統,包括蓄能器(15)、儲液器(11)、柱塞缸(22)、升降臺(24),蓄能器、儲液器、柱塞缸依次通過管道連接,柱塞缸和升降臺之間設有滑輪升降機構,儲液器內設有活塞(12),活塞將儲液器分隔成氣體腔和油液腔,蓄能器與氣體腔連通,其特征是,儲液器和柱塞缸之間連接有第一換向閥(9)和第二換向閥(2),第一換向閥和第二換向閥之間的管道上連接液壓馬達(5),液壓馬達軸向連接帶動發電機(7);儲液器分別連接第一換向閥和第二換向閥,柱塞缸分別連接第一換向閥和第二換向閥,依次將儲液器、第一換向閥、液壓馬達、第二換向閥、柱塞缸連接在一起的管道構成驅動管路(1),依次將柱塞缸、第一換向閥、液壓馬達、第二換向閥、儲液器連接在一起的管道構成回油管路(4),第二換向閥和柱塞缸之間的驅動管路上設有單向閥(14)。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型車庫升降系統,其特征是,液壓馬達和發電機之間通過聯軸器軸向連接。3.據權利要求1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崇恩,
申請(專利權)人:楊崇恩,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