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在多工位精密級進模中左右旋快速互換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在整個電機行業內,轉子都需要自動疊鉚加扭斜槽,一般都會設計轉子扭槽工藝孔,其目的是轉子在扣鉚的同時,疊片需扭一定的角度,工藝孔起扣點讓位作用。假如沒有工藝孔的話,模具在正常沖壓過程中,每沖壓一次轉子旋轉一定角度,上一片不能很好地扣下一片,扭槽時轉子疊鉚力達不到要求。現大多數電機制造商要求同一轉子實現左右旋,從而得到兩種不同的鐵芯來改變電機的不同性能,為此要求在同一套模具上實現。隨著電機行業的不段發展,鐵芯模具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要求模具的穩定性,便捷性越來越高。針對上述情況,模具制造商為不斷滿足客戶的需求,需要通過模具來提高客戶的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多工位精密級進模中左右旋快速互換裝置,其彌補了傳統的拆卸模具需更換凸模,而浪費大量時間,降低了生產效率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在多工位精密級進模中左右旋快速互換裝置,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頂端和底端分別設有蓋板和上墊板,上墊板上設有凸模一和凸模二,凸模一和凸模二通過凸模固定板與上墊板固定連接,所述凸模固定板的底端設有與凸模一和凸模二相配合的卸料板座,卸料板座的底端設有相配合的卸料板,所述上模座的中部與凸模一和凸模二相對應的位置設有頂頭一和頂頭二,頂頭一和頂頭二的頂端蓋有抽板;所述下模座的頂端設有下墊板,下墊板上設有與凸模一和凸模二相配合的凹模一和凹模二,凹模一和凹模二通過凹模固定板與下墊板固定連接。進一步的,所述上模座上位于抽板的前側設有抽板限位銷。進一步的,所述頂頭一、凸模一及凹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在多工位精密級進模中左右旋快速互換裝置,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14),其特征在于:上模座(1)的頂端和底端分別設有蓋板(2)和上墊板(6),上墊板(6)上設有凸模一(8)和凸模二(16),凸模一(8)和凸模二(16)通過凸模固定板(7)與上墊板(6)固定連接,凸模固定板(7)底端設有與凸模一(8)和凸模二(16)相配合的卸料板座(9),卸料板座(9)底端設有相配合的卸料板(10);所述上模座(1)中部與凸模一(8)和凸模二(16)相對應位置設有頂頭一(5)和頂頭二(15),頂頭一(5)和頂頭二(15)的頂端蓋有抽板(4);所述下模座(14)頂端設有下墊板(13),下墊板(13)上設有與凸模一(8)和凸模二(16)相配合的凹模一(11)和凹模二(17),凹模一(11)和凹模二(17)通過凹模固定板(12)與下墊板(14)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在多工位精密級進模中左右旋快速互換裝置,包括上模座(I)和下模座(14),其特征在于:上模座(I)的頂端和底端分別設有蓋板(2)和上墊板(6),上墊板(6)上設有凸模一(8)和凸模二(16),凸模一(8)和凸模二(16)通過凸模固定板(7)與上墊板(6)固定連接,凸模固定板(7)底端設有與凸模一(8)和凸模二(16)相配合的卸料板座(9),卸料板座(9)底端設有相配合的卸料板(10);所述上模座(I)中部與凸模一(8)和凸模二(16)相對應位置設有頂頭一(5)和頂頭二(15),頂頭一(5)和頂頭二(15)的頂端蓋有抽板(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剛林,周茂偉,項源,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震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