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不會相應地使構造復雜化、使零件件數增加地,就能夠付與在上下方向上的充分大的支承彈性剛度和在水平方向上的低彈性特性的新型構造的油箱用橡膠墊。在貫穿支承部(18)的安裝孔(20)的內部軸構件(12)上外套有兩個組合筒狀橡膠(14),在各個組合筒狀橡膠(14)中設有:軸線方向隔振橡膠部(40),其配置在凸緣部(38、28)與支承部(18)的軸線方向面對面間;筒狀的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42),其配置在內部軸構件(12)與支承部(18)的與軸線垂直方向面對面間。在各個組合筒狀橡膠(14)的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42)上,使該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42)的徑向尺寸在周向上局部地不同而沿周向設有凹凸狀部分(48、50),該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42)以在凹凸狀部分(48、50)處與內部軸構件(12)的外周面之間以及與支承部(18)的內周面之間存在間隙(52、54)的狀態被組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將燃油箱隔振支承于車身的油箱用橡膠墊。
技術介紹
一直以來,為了將燃油箱支承于車身,使用油箱用橡膠墊。例如在日本特開2009 -67108號公報(專利文獻I)中公開的就是油箱用橡膠墊。另外,為了能夠穩定地向油箱內供給燃油,或者減少因燃油箱本身的位移而產生的振動向車身的傳遞,希望油箱用橡膠墊具有隔振支承性能,并且要求油箱用橡膠墊能夠減小燃油箱內的燃油的流動聲音。那么,為了滿足這些要求,一般認為有效的做法是,充分確保油箱用橡膠墊在上下方向上的支承彈性剛度(日文剛性),并且付與油箱用橡膠墊在水平方向上的低彈性特性。但是,在專利文獻I所述的以往構造的油箱用橡膠墊的情況下,雖然能夠通過設置彈性突起來調節彈性特性,但在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任一方向上,均是利用隨著橡膠彈性體的壓縮變形而產生的彈性特性。因此,采用專利文獻I的油箱用橡膠墊,在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上,都很難滿足目標的彈性特性。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 - 67108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_6]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是以上述情況為背景而做成的,其要解決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不會相應地使構造復雜、使零件件數增加地,就能夠付與在上下方向上的充分大的支承彈性剛度和在水平方向上的低彈性特性的新型構造的油箱用橡膠墊。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S卩,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技術方案的油箱用橡膠墊用于在多個部位將燃油箱隔振支承于車身,其特征在于,在固定于上述燃油箱和上述車身的一方的內部軸構件的軸線方向兩端部設有凸緣部,并且在設置于該燃油箱和該車身的另一方的支承部形成有安裝孔,該內部軸構件貫穿配置于該安裝孔,從而該凸緣部分別與該支承部的軸線方向兩側面對配置,另一方面,兩個組合筒狀橡膠以在軸線方向上相對的方式外套于該內部軸構件,在各個該組合筒狀橡膠的軸線方向外側部分設有環狀的軸線方向隔振橡膠部,該軸線方向隔振橡膠部配置在該內部軸構件的該凸緣部與該支承部的軸線方向面對面之間,并且在各個該組合筒狀橡膠的軸線方向內側部分設有筒狀的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該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從軸線方向兩側進入該支承部的該安裝孔,而配置在該內部軸構件與該支承部的與軸線垂直方向面對面之間,此外,在各個該組合筒狀橡膠的該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上,使該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的徑向尺寸在周向上局部地不同而沿周向設有凹凸狀部分,該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以在該凹凸狀部分處與該內部軸構件的外周面之間以及與該支承部的內周面之間分別存在間隙的狀態被組裝。采用按照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技術方案所構造的油箱用橡膠墊,由于組合筒狀橡膠的軸線方向隔振橡膠部被夾在凸緣部之間,所以在軸線方向上,組合筒狀橡膠中壓縮彈性成分起支配性作用。因此,通過以軸線方向為上下方向的方式安裝本技術方案的油箱用橡膠墊,能夠容易地設定在上下方向上較硬的彈性特性,對輸入到燃油箱與車身之間的上下方向的振動,發揮優異的衰減效果。而且,能夠抑制燃油隨著燃油箱的位移在燃油箱內移動,從而能夠將燃油穩定地供給到發動機中。加之,在軸線方向上,在組合筒狀橡膠中壓縮變形占支配性地位,所以也能有利地確保組合筒狀橡膠的耐負荷性,提高耐久性。另一方面,在組合筒狀橡膠的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設有凹凸狀部分,從而在該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與內部軸構件之間在與軸線垂直方向上形成有間隙,并且在向車輛安裝的狀態下,在該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與支承部之間在與軸線垂直方向上形成有間隙。由此,在與軸線垂直方向的振動輸入時,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的凹凸狀部分的凹凸以延伸(平坦化)的方式變形,從而剪切彈性成分能夠有效地發揮作用,容易地實現比較軟的彈性特性。結果,能夠抑制收容在燃油箱內的燃油的流動聲音向車身側進行傳遞,從而提高車廂空間內的靜音性能。另外,本技術方案的油箱用橡膠墊形成為在具有一對凸緣部的內部軸構件安裝有兩個組合筒狀橡膠的簡單的構造,也能減少零件件數。因此,容易制造,并且也有助于車輛的輕型化和小型化。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技術方案在第一技術方案所述的油箱用橡膠墊的基礎上,上述兩個組合筒狀橡膠中的各上述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在軸線方向的頂端面以彼此抵接的狀態對接。采用第二技術方案,在軸線方向上,除了能利用軸線方向隔振橡膠部在軸線方向上的壓縮彈性特性,還能利用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在軸線方向上的壓縮彈性特性,從而能夠將在軸線方向上的彈性特性設定得更硬。而且,能夠分散支承軸線方向的負荷,所以也能提聞耐久性。本專利技術的第三技術方案在第一技術方案或第二技術方案所述的油箱用橡膠墊的基礎上,上述組合筒狀橡膠中的上述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在整周上形成為恒定的厚度尺寸。采用第三技術方案,能夠防止在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的周向上產生局部應力集中。因此,能夠防止在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發生龜裂等不良情況的產生,提高耐久性。本專利技術的第四技術方案在第一技術方案 第三技術方案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油箱用橡膠墊的基礎上,上述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形成為徑向尺寸在周向上連續變化的波形形狀。采用第四技術方案,由于以徑向尺寸在周向上連續變化的方式設置凹凸狀部分,所以能夠避免應力在形成有凹凸狀部分的部位集中,使應力在周向上分散。因此,能夠避免在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發生龜裂等,提高耐久性。更詳細而言,本專利技術的第五技術方案在第四技術方案所述的油箱用橡膠墊的基礎上,可以采用如下構造,即,上述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的上述凹凸狀部分構成為包括徑向尺寸在周向上均連續變化的向外側凸起的第一波狀彎曲部和向內側凸起的第二波狀彎曲部,該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以如下狀態被組裝,即,該第一波狀彎曲部的頂點部分在其外周面與上述支承部的內周面抵接,且在其內周面與上述內部軸構件的外周面之間存在間隙,并且該第二波狀彎曲部的頂點部分在其內周面與該內部軸構件的外周面抵接,且在其外周面與該支承部的內周面之間存在間隙。采用第五技術方案,在油箱用橡膠墊的安裝狀態下,在第一波狀彎曲部的頂點部分,該第一波狀彎曲部與內部軸構件之間形成有內周側的間隙,并且在第二波狀彎曲部的頂點部分,該第二波狀彎曲部與支承部之間形成有外周側的間隙。由此,在與軸線垂直方向的振動輸入時,能夠實現利用了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的剪切彈性成分而得到的較軟的彈性特性,有效地發揮減少燃油的流動聲音的傳遞的作用等。本專利技術的第六技術方案在第一技術方案 第五技術方案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油箱用橡膠墊的基礎上,在上述軸線方向隔振橡膠部形成有凹槽,該凹槽在該軸線方向隔振橡膠部的軸線方向內側端面開口而在沿著上述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的基端部分的外周側沿周向延伸。采用第六技術方案,能夠在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的基端部分將橡膠表面的自由長度確保得較大,從而防止應變或應力的集中。因此,能夠在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實現優異的耐久性。本專利技術的第七技術方案在第一技術方案 第六技術方案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油箱用橡膠墊的基礎上,上述兩個組合筒狀橡膠至少在上述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形成為彼此相同的形狀。采用第七技術方案,能夠防止應力偏向作用于任一方的組合筒狀橡膠的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從而在雙方的組合筒狀橡膠均實現優異的耐久性。專利技術的效果采用本專利技術,利用配設在凸緣部的面對面間的軸線方向隔振橡膠部的壓縮彈性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10.29 JP 2010-2435461.一種油箱用橡膠墊,該油箱用橡膠墊用于在多個部位將燃油箱隔振支承于車身,其特征在于, 在固定于上述燃油箱和上述車身的一方的內部軸構件的軸線方向兩端部設有凸緣部,并且在設置于該燃油箱和該車身的另一方的支承部形成有安裝孔,該內部軸構件貫穿配置于該安裝孔,從而該凸緣部分別與該支承部的軸線方向兩側面對配置, 兩個組合筒狀橡膠以在軸線方向上相對的方式外套于該內部軸構件,在各個該組合筒狀橡膠的軸線方向外側部分設有環狀的軸線方向隔振橡膠部,該軸線方向隔振橡膠部配置在該內部軸構件的該凸緣部與該支承部的軸線方向面對面之間,并且在各個該組合筒狀橡膠的軸線方向內側部分設有筒狀的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該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從軸線方向兩側進入該支承部的該安裝孔,而配置在該內部軸構件與該支承部的與軸線垂直方向面對面之間, 在各個該組合筒狀橡膠的該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上,使該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的徑向尺寸在周向上局部地不同而沿周向設有凹凸狀部分,該與軸線垂直方向隔振橡膠部以在該凹凸狀部分處與該內部軸構件的外周面之間以及與該支承部的內周面之間分別存在間隙的狀態被組裝。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用橡膠墊,其中, 上述兩個組合筒狀橡膠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川地裕矢,前橋秀樹,古澤卓士,小林潤,
申請(專利權)人:東海橡塑工業株式會社,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