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迎賓踏板齒輪箱,屬于高鐵等高速列車的迎賓踏板傳動裝置技術領域。包括箱體、電機以及依次安裝在箱體上的輸入軸、主動齒輪、傳動軸、從動齒輪、中間軸、輸出軸和離合器座,輸入軸一端通過過渡套與電機的電機軸連接,另一端為蝸桿結構;主動齒輪安裝在傳動軸上,蝸桿與設置在主動齒輪上的渦輪嚙合,蝸桿與蝸輪形成自鎖結構;從動齒輪安裝在中間軸上,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從動齒輪上安裝有第一錐齒輪,輸出軸上空套有第二錐齒輪,第二錐齒輪與第一錐齒輪嚙合;離合器座一端安裝有踏板,另一端與第二錐齒輪活動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緊湊、傳動性能好、工作穩定性高、沖擊振動小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迎賓踏板齒輪箱,屬于高鐵等高速列車的迎賓踏板傳動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火車站等場合的站臺地面較火車等大中型車輛的出口高,火車等大中型車輛上都會安裝迎賓踏板,方便人們的上下車。常用的迎賓踏板都是固定安裝在車門處,車門開啟,旅客上下車時,將臺階上方的擋板掀開,臺階露出,人們就可以通過臺階上下,實現通行;隨著技術發展,出現的動車、和諧號以及高鐵等高速列車,其相應的站臺處地面升高至于動車、和諧號以及高鐵等高速列車的車門相同的高度,設置的迎賓踏板與地面相平,但這種方式結構復雜,工作過程中傳動需經過很多渦輪、齒輪才能實現,傳動效率低,且檢修困難。有基于此,做出本專利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公開了 一種結構緊湊、傳動性能好、工作穩定性高、沖擊振動小的迎賓踏板齒輪箱。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迎賓踏板齒輪箱,包括箱體、電機以及依次安裝在箱體上的輸入軸、主動齒輪、傳動軸、從動齒輪、中間軸、輸出軸和離合器座,輸入軸一端通過過渡套與電機的電機軸連接,另一端為蝸桿結構;主動齒輪安裝在傳動軸上,蝸桿與設置在主動齒輪上的渦輪嚙合,蝸桿與蝸輪形成自鎖結構;從動齒輪安裝在中間軸上,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從動齒輪上安裝有第一錐齒輪,輸出軸上空套有第二錐齒輪,第二錐齒輪與第一錐齒輪嚙合;離合器座一端安裝有踏板,另一端與第二錐齒輪活動連接。為實現更好的使用效果,進一步的設置如下: 所述的箱體上分別開設有與輸入軸、傳動軸、中間軸和輸出軸對應的可開啟窗口。所述的輸入軸、主動齒輪、傳動軸、從動齒輪、中間軸和輸出軸分別通過不同的深溝球軸承安裝在箱體上。所述的渦輪熱壓安裝在主動齒輪上。所述的從動齒輪熱壓安裝在中間軸上。所述的第一錐齒輪熱壓安裝在從動齒輪上。采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迎賓踏板齒輪箱,其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I)在箱體上通過兩只深溝球軸承,安裝有輸入軸,輸入軸一端通過過渡套與電機軸相連,另一端則為蝸桿結構,蝸桿與輸入軸為一個整體體結構,蝸桿與熱套在主動齒輪上的蝸輪嚙合。該結構充分利用了蝸輪蝸桿傳動的自鎖特性,有效地保證了人員的安全。(2)在箱體上通過深溝球軸承分別安裝有傳動軸和主動齒輪,主動齒輪與熱套在中間軸上的從動齒輪嚙合。(3)在箱體上通過深溝球軸承分別安裝有中間軸和從動齒輪,從動齒輪上熱套有第一錐齒輪,第一錐齒輪與空套在輸出軸上的第二錐齒輪嚙合。(4)在箱體上通過兩只深溝球軸承安裝有輸出軸,第二錐齒輪空套在輸出軸上。使用過程中,當箱體上的鑰匙處于“鎖”位時,第二錐齒輪與離合器座脫開,動力無法傳送到輸出軸處,輸出軸停止工作;當鑰匙在“開”位時,第二錐齒輪與離合器座接排,電機軸接到信號開始轉動,并帶動輸入軸轉動,輸入軸帶動蝸桿轉動,蝸桿與主動齒輪上的渦輪嚙合,動力傳送給主動齒輪,主動齒輪帶動從動齒輪運動,從動齒輪上的第一錐齒輪將動力傳送至第二錐齒輪,從而使離合器座和輸出軸與第二錐齒輪同時同向轉動,進而帶動踏板運動。本專利技術迎賓踏板齒輪箱結構布置緊湊,可靠性強,并將齒輪箱的各功能零部件整體化、模塊化,減少過度零件,更好地滿足了高鐵等高速列車迎賓踏板工況特點;箱體采用窗口式結構一即在整個箱體上的不同功能部位,進行局部開窗,各級部件經窗口即可直接到達固定位,可最大程度的提高裝配效率;蝸桿與輸入軸做成一個整體,提高了蝸桿傳動能力,傳動效率更高;第一錐齒輪熱套在傳動齒輪上,有效減小零件尺寸,使箱體內部結構更緊湊。本專利技術為由自鎖裝置控制的具有接合、脫開的傳動裝置,可適用于高鐵迎賓踏板動力機組,以及工況相近的其它場所,這種迎賓踏板齒輪箱可以實現自動化控制,平穩動作,并通過其內部的渦輪渦桿傳動裝置實現自鎖,保證踏板不會因為受力而自行動作,充分保證了人員安全。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迎賓踏板齒輪箱的正面結構剖視 圖2為本專利技術迎賓踏板齒輪箱的側面結構剖視圖。圖中標號:1、箱體;2、電機軸;3、輸入軸;4、蝸桿;5、過渡套;6、渦輪;7、主動齒輪;8、傳動軸;9、從動齒輪;10、中間軸;11、第一錐齒輪;12、輸出軸;13、第二錐齒輪;14、離合器座。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迎賓踏板齒輪箱,結合圖1和圖2,包括箱體I以及依次安裝在箱體I上的輸入軸3、主動齒輪7、傳動軸8、從動齒輪9、中間軸10、輸出軸12和離合器座14,輸入軸3一端通過過渡套5與電機(圖中未不意)的電機軸2連接,另一端為蝸桿4結構;主動齒輪7安裝在傳動軸8上,蝸桿4與熱套裝在主動齒輪7上的渦輪6嚙合,蝸桿4與蝸輪形6成自鎖結構;從動齒輪9熱套裝在中間軸10上,主動齒輪7與從動齒輪9嚙合;從動齒輪9上熱套裝有第一錐齒輪11,輸出軸12上空套有第二錐齒輪13,第二錐齒輪13與第一錐齒輪11嚙合;離合器座14 一端與第二錐齒輪13活動連接,另一端安裝有踏板(圖中未示意);其中,輸入軸3、主動齒輪7、傳動軸8、從動齒輪9、中間軸10和輸出軸12分別通過不同的深溝球軸承安裝在箱體I上,箱體I上分別開設有與輸入軸3、傳動軸8、中間軸10和輸出軸12對應的可開啟窗口。使用過程中,當箱體I上當鑰匙在“開”位時,第二錐齒輪13與離合器座14接排,電機接到信號帶動電機軸2轉動,并帶動輸入軸3轉動,輸入軸3帶動蝸桿4轉動,蝸桿4與主動齒輪7上的渦輪6嚙合,動力傳送給主動齒輪7,主動齒輪7帶動從動齒輪9運動,從動齒輪9上的第一錐齒輪11將動力傳送至第二錐齒輪13,從而使離合器座14和輸出軸12與第二錐齒輪13同時同向轉動,進而帶動踏板運動;當箱體I上的鑰匙處于“鎖”位時,第二錐齒輪13與離合器座14脫開,動力無法傳送到輸出軸12處,輸出軸12停止工作,踏板無法移動。本專利技術迎賓踏板齒輪箱結構布置緊湊,可靠性強,并將齒輪箱的各功能零部件整體化、模塊化,減少過度零件,更好地滿足了高鐵等高速列車迎賓踏板工況特點;箱體I采用窗口式結構一即在整個箱體I上的不同功能部位,進行局部開窗,各級部件經窗口即可直接到達固定位,可最大程度的提高裝配效率;蝸桿4與輸入軸3做成一個整體,提高了蝸桿4的傳動能力,傳動效率更高;第一錐齒輪11熱套在從動齒輪9上,有效減小零件尺寸,使箱體I內部結構更緊湊。本專利技術為由自鎖裝置控制的具有接合、脫開的傳動裝置,可適用于高鐵迎賓踏板動力機組,以及工況相近的其它場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迎賓踏板齒輪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電機以及依次安裝在箱體上的輸入軸、主動齒輪、傳動軸、從動齒輪、中間軸、輸出軸和離合器座,輸入軸一端通過過渡套與電機的電機軸連接,另一端為蝸桿結構;主動齒輪安裝在傳動軸上,蝸桿與設置在主動齒輪上的渦輪嚙合,蝸桿與蝸輪形成自鎖結構;從動齒輪安裝在中間軸上,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從動齒輪上安裝有第一錐齒輪,輸出軸上空套有第二錐齒輪,第二錐齒輪與第一錐齒輪嚙合;離合器座一端安裝有踏板,另一端與第二錐齒輪活動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賓踏板齒輪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電機以及依次安裝在箱體上的輸入軸、主動齒輪、傳動軸、從動齒輪、中間軸、輸出軸和離合器座,輸入軸一端通過過渡套與電機的電機軸連接,另一端為蝸桿結構;主動齒輪安裝在傳動軸上,蝸桿與設置在主動齒輪上的渦輪嚙合,蝸桿與蝸輪形成自鎖結構;從動齒輪安裝在中間軸上,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從動齒輪上安裝有第一錐齒輪,輸出軸上空套有第二錐齒輪,第二錐齒輪與第一錐齒輪嚙合;離合器座一端安裝有踏板,另一端與第二錐齒輪活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迎賓踏板齒輪箱,...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駱軍芝,
申請(專利權)人:紹興前進齒輪箱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