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細紗機落紗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空紗管落料裝置。
技術介紹
自動化高度發展的今天,環錠細紗機紡紗工作中的人工勞動逐漸被智能落紗機替代。其中涉及一項將空紗管從一定高度有序地插到細紗機錠桿上的工作。如何使空紗管井然有序地排列輸送成為其中一項基礎工作。現有的空紗管落料裝置包括上端敞口的空紗管箱,空紗管箱的底部設有一個大孔,空紗管箱內放置很多空紗管,通過人工不斷攪拌空紗管,使空紗管逐個從空紗管箱底部的大孔漏出。但是該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存在需要人工操作,另外由于攪拌的空紗管雜亂無章,在大孔處容易卡住下不去,且每次只能漏一根空紗管,工作效率很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紗管落料裝置,其可以同時漏若干根空紗管,且不會出現卡管現象,省去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空紗管落料裝置,包括上端敞口的矩形箱體,所述箱體的寬度大于空紗管的長度,其中所述箱體的底板滑動設于箱體的內腔下端,所述箱體的內腔后壁垂直連接有若干個均勻設置的隔板,所述隔板與箱體的左、右側板平行,相鄰隔板之間的距離小于空紗管的長度,所述箱體下方設有若干個沿水平方向設置且相互平行的皮輥,各所述皮輥垂直于箱體的前、后面,所述皮輥的前、后方設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固定板,各皮輥的皮輥軸前、后端分別垂直穿過兩個固定板,兩個所述固定板分別固定于機架上,各皮輥軸前、后端分別穿過連接板,各連接板與各皮輥軸之間通過鍵連接固定,各連接板相互平行,且各連接板的另一端通過銷軸與連桿鉸接,所述連桿與固定板平行,所述連桿的側面與氣缸的活塞桿鉸接。本專利技術空紗管落料裝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空紗管落料裝置,包括上端敞口的矩形箱體(1),所述箱體(1)的寬度大于空紗管(2)的長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的底板(3)滑動設于箱體(1)的內腔下端,所述箱體(1)的內腔后壁垂直連接有若干個均勻設置的隔板(4),所述隔板(4)與箱體(1)的左、右側板平行,相鄰隔板(4)之間的距離小于空紗管(2)的長度,所述箱體(1)下方設有若干個沿水平方向設置且相互平行的皮輥(5),各所述皮輥(5)垂直于箱體(1)的前、后面,所述皮輥(5)的前、后方設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固定板(6),各皮輥(5)的皮輥軸(7)前、后端分別垂直穿過兩個固定板(6),兩個所述固定板(6)分別固定于機架上,各皮輥軸(7)前、后端分別穿過連接板(8),各連接板(8)與各皮輥軸(7)之間通過鍵(8)連接固定,各連接板(8)相互平行,且各連接板(8)的另一端通過銷軸與連桿(9)鉸接,所述連桿(9)與固定板(6)平行,所述連桿(9)的側面與氣缸(10)的活塞桿鉸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空紗管落料裝置,包括上端敞口的矩形箱體(I),所述箱體(I)的寬度大于空紗管(2)的長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I)的底板(3)滑動設于箱體(I)的內腔下端,所述箱體(I)的內腔后壁垂直連接有若干個均勻設置的隔板(4),所述隔板(4)與箱體(I)的左、右側板平行,相鄰隔板(4)之間的距離小于空紗管(2)的長度,所述箱體(I)下方設有若干個沿水平方向設置且相互平行的皮輥(5),各所述皮輥(5)垂直于箱體(I)的前、后面,所述皮輥(5)的前、后方設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固定板¢),各皮輥(5)的皮輥軸(7)前、后端分別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白金亮,朱文平,陳鵬,
申請(專利權)人:銅陵市松寶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