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抗生素領域,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自1929年發現醫用抗生素青霉素(penicillin)、1958年發現農用抗生素滅瘟素S(Blasticidin-S)以來,迄今全世界已發現4000多種抗生素,在人畜疾病防控及農業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推動了人類文明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任何一種抗生素隨著被推廣使用,其靶標病原菌很快就會產生明顯的抗藥性,因此迫切需要不斷研究開發出新的抗生素,特別是具有全新分子結構的抗生素。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苯并氮氧雜卓類抗生素,其化學分子式為CltlH11NO3,其化學結構式如下式(I)所示:
【技術保護點】
一種苯并氮氧雜卓類抗生素,其化學分子式為C10H11NO13,其化學結構式如下式(I)所示:式(I)。FSA00000847195600011.tif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苯并氮氧雜卓類抗生素,其化學分子式為CltlH11NO13,其化學結構式如下式(I)所示:2.一種制備上述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的苯并氮氧雜卓類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發酵 (1)發酵菌種:發酵菌株是在中國山東半島農藥污染地區采集土樣,在實驗室分離培養獲得,鑒定為雅加達鏈霉菌(Sereptomyces djakartensis);該菌株已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日期為2012年11月13日,保藏登記號為CGMCCN0.6817 ; (2)斜面培養:采用淀粉酪素培養基于IXlO5帕下滅菌30min,接菌后28-32°C培養4-5d ;所述淀粉酪素培養基由如下組分組成:可溶性淀粉10.0g,磷酸氫二鉀2.0g,硝酸鉀,2.0g,氯化鈉2.0g,酪蛋白0.3g,7水硫酸鎂0.05g,碳酸鈣0.02g, 7水硫酸亞鐵0.0lg,瓊脂,20.0g 蒸餾水 1000ml, PH 值 7.2-7.4 ; (3)種子培養:將種子培養基分裝于250ml三角瓶,每瓶20-100ml,于IX IO5帕下滅菌30min ;用無菌水將斜面上孢子洗下制成孢子懸浮液,使其濃度為I X IO6-X IO7個/ml ;每瓶加0.5-2.0ml孢子懸浮液,置于轉速為150-180r/min的搖床上,28_32°C培養24_36h ;所述種子培養基由如下組分組成:小米10_30g加蒸懼水IOOOml煮沸15min后濾去米粒,加入葡萄糖15-30g,氯化鈉2-5g,蛋白胨2-10g,碳酸鈣0.2-0.8g,硫酸銨0.5-2.5g,PH值,7.2-7.4 ; (4)液體發酵:將發酵培養基分裝于250ml三角瓶,每瓶20-100ml,于IX IO5帕下滅菌30min ;接種量10% (V/V),置于轉速為150_240r/min的搖床上,28_32°C培養4_6d ;所述發酵培養基為小米10_30g加蒸餾水IOOOml煮沸15min后濾去米粒,加入葡萄糖15_30g,氯化鈉 2-5g,蛋白胨 2-10g,碳酸鈣 0.5-2.5g,硫酸銨 l_3g,PH 值 7.2-7.4 ; 步驟二:抗生素的分離 (1)將步驟一制得的發酵液經100-200目篩網過濾后,用HH)大孔吸附樹脂吸附,甲醇-水梯度洗脫; (2)將甲醇洗脫液濃縮后進行硅膠柱層析,以乙酸乙酯/甲醇(v/v) ,9: 1,8: 2,7: 3,6: 4和純甲醇依次洗脫,收集以乙酸乙酯/甲醇(v/v)9: I的流分,濃縮后放置過夜,析出抗生素粗結晶; (3)將上述粗結晶用制備高效液相色譜純化,得到式(I)所示的苯并氮氧雜卓抗生素純品。3.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的苯并氮氧雜卓類抗生素的化學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4.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的苯并氮氧雜卓類抗生素的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文君,張繼文,魏少鵬,張文娟,
申請(專利權)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藥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