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直線往復圓轉臺式多工位機床加工
,主要是進行動力頭主軸中心線與理論加工孔同軸度檢測的方法。
技術介紹
長期以來直線往復圓轉臺式多工位機床的動力頭主軸中心線與工件加工時的理論加工孔同軸度檢測沒有可靠的辦法,通常是采用間接測量法,即分別測量加工工件的理論孔至圓轉臺臺面、動力頭主軸至圓轉臺臺面的距離,看其差值是否在允許范圍,若超差就調整動力頭安裝墊板。對于單一加工工位的機床而言,這一方法基本湊效。但對于多工位機床而言,由于多組夾具與動力頭的輪流匹配使用,要靠調整墊板來滿足多組夾具與動力頭的同軸,調整復雜且難度大,工件的加工精度也會受到較大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正是為了解決上述難題,而提供一種用于直線往復或圓轉臺式多工位機床動力頭主軸中心線與理論加工孔同軸度檢測,且方便快捷、檢測精度高的方法。實現本專利技術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專利技術便于確定動力頭主軸與理論加工孔同軸度的方法如下: ①先在直線往復或圓轉臺式多工位機床的圓轉臺臺面上加工出每個工位的夾具安裝螺孔,用于安裝每個工位的夾具;在環繞圓轉臺的不同工位分別設置有用于安裝不同加工刀具的動力頭;將用于檢測的檢具座安裝在圓轉臺中心,在檢具座上安裝與圓轉臺臺面平行的圓柱形第一檢驗棒,可隨圓轉臺轉動至不同工位的第一檢驗棒的中心線初始位置處于圓轉臺的分度零位線,第一檢驗棒與圓轉臺臺面的距離等于工件加工孔中心到圓轉臺臺面的距離,由此確立了第一工位的理論加工位置;在圓轉臺旁安裝加工刀具的動力頭內先安裝水平的第二檢驗棒,然后調整動力頭的上下左右位置,使第二檢驗棒與第一檢驗棒同軸,找正該工位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于確定動力頭主軸與理論加工孔同軸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先在直線往復或圓轉臺式多工位機床的圓轉臺(3)臺面上加工出每個工位的夾具安裝螺孔(1),用于安裝每個工位的夾具(2);在環繞圓轉臺的不同工位分別設置有用于安裝不同加工刀具的動力頭(8);將用于檢測的檢具座(4)安裝在圓轉臺(3)中心,在檢具座(4)上安裝與圓轉臺臺面平行的圓柱形第一檢驗棒(5),可隨圓轉臺轉動至不同工位的第一檢驗棒(5)的中心線初始位置處于圓轉臺的分度零位線,第一檢驗棒(5)與圓轉臺臺面的距離等于工件加工孔中心到圓轉臺臺面的距離,由此確立了第一工位的理論加工位置;在圓轉臺旁安裝加工刀具的動力頭(8)內先安裝水平的第二檢驗棒(7),然后調整動力頭的上下左右位置,使第二檢驗棒(7)與第一檢驗棒(5)同軸,找正該工位上第一檢驗棒(5)和第二檢驗棒(7)的正向和側向;?將圓轉臺轉至下一工位,此時第一檢驗棒(5)所確立的位置,即是該工位零件的理論加工位置,只需將該工位的第二檢驗棒(7)與第一檢驗棒(5)調整至同軸,找正第一檢驗棒(5)和第二檢驗棒(7)的正向和側向即可;以此類推,將所有工位的第二檢驗棒(7)按步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于確定動力頭主軸與理論加工孔同軸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①先在直線往復或圓轉臺式多工位機床的圓轉臺(3)臺面上加工出每個工位的夾具安裝螺孔(1),用于安裝每個工位的夾具(2);在環繞圓轉臺的不同工位分別設置有用于安裝不同加工刀具的動力頭(8);將用于檢測的檢具座(4)安裝在圓轉臺(3)中心,在檢具座(4)上安裝與圓轉臺臺面平行的圓柱形第一檢驗棒(5),可隨圓轉臺轉動至不同工位的第一檢驗棒(5)的中心線初始位置處于圓轉臺的分度零位線,第一檢驗棒(5)與圓轉臺臺面的距離等于工件加工孔中心到圓轉臺臺面的距離,由此確立了第一工位的理論加工位置;在圓轉臺旁安裝加工刀具的動力...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秦忠,高健,姜貴中,吳學云,黃知洋,施慶華,萬永麗,王昆,尹正忠,高發榮,張建兵,
申請(專利權)人:云南省機械研究設計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