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微藻培養和工業廢水廢氣利用的
,特別涉及一種利用生物丁醇的工業廢水廢氣生產微藻的方法及其應用。
技術介紹
隨著世界經濟發展對石油需求的不斷增加,石油作為戰略物資和不可再生的能源,價格不斷上漲,也帶動了丁醇的價格不斷上揚。面對化學法生產丁醇的高成本以及丁醇需求旺盛的局面,生物發酵法生產丁醇重新具有了市場競爭優勢,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前我國的丁醇發酵生產主要以玉米和木薯作為原料。在利用新鮮木薯或者木薯干為原料發酵生產丁醇的過程中,丁醇發酵液中丁醇濃度不高,丁醇發酵液需要經過后期提取流程把丁醇等溶劑和水分離開來,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廢水,每生產I噸溶劑約產生45噸廢水。廢水中含有高濃度的懸浮物和有機物,其化學需氧量又稱化學耗氧量(COD)在15000 20000mg/L之間;而且發酵廢液中含有機酸、有機溶劑等物質,若直接向環境排放,將會造成極大污染。丁醇發酵過程產生的廢水中有機質和各種有害物質成分復雜,含量高,為達到徹底的凈化污水,通常要聯合使用好氧和厭氧處理工藝來實現發酵廢水的凈化,而生物丁醇工業產生的廢氣(主要是CO2)會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丁醇廢水經過厭氧處理/好氧處理工藝,其水質基本上達到了國家污水綜合排放二級標準,但這樣的處理工藝需要高額的處理設備的投資,處理設備的運行和維護費用也非常高昂,無形中加大了企業生產的成本。隨著廢水廢氣資源化利用研究的不斷深入,許多研究者已經將微藻培養與工業廢水、廢氣偶聯起來,將廢氣、廢水資源利用最大化。微藻具有光合作用效率高、環境適應能力強、生長周期短、生物產量高等 特點,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生物丁醇的工業廢水廢氣生產微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藻種活化:用接種環從冰箱保存的藻種斜面挑取1~2環接種到新鮮藻種斜面,培養4~6d;(2)種子液的制備:用接種環挑取步驟(1)活化后的藻種3~4環,接種至培養基中,25~30℃、140~160r/min培養至對數期,得到一級種子液;將一級種子液按培養基體積的2~15%接種至培養基中,于25~30℃、150~600rpm培養至對數期,得到二級種子液;將二級種子液按培養基體積的2~15%接種至培養基中,25~30℃、140~160r/min培養2~5d,得到藻種種子液;(3)微藻的培養:將藻種種子液按培養基體積的2~15%加入藻液培養基中,同時通入廢氣進行培養,得到藻液;(4)微藻的回收:取步驟(3)的藻液,進行回收處理,干燥,得到微藻。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利用生物丁醇的工業廢水廢氣生產微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藻種活化:用接種環從冰箱保存的藻種斜面挑取I 2環接種到新鮮藻種斜面,培養4 6d ; (2)種子液的制備:用接種環挑取步驟(I)活化后的藻種3 4環,接種至培養基中,25 30°C、140 160r/min培養至對數期,得到一級種子液;將一級種子液按培養基體積的2 15%接種至培養基中,于25 30°C、150 600rpm培養至對數期,得到二級種子液;將二級種子液按培養基體積的2 15%接種至培養基中,25 30°C、140 160r/min培養2 5d,得到藻種種子液; (3)微藻的培養:將藻種種子液按培養基體積的2 15%加入藻液培養基中,同時通入廢氣進行培養,得到藻液; (4)微藻的回收:取步驟(3)的藻液,進行回收處理,干燥,得到微藻。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丁醇的工業廢水廢氣生產微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所述的藻種為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小球藻Chlorellasorokiniana、小球藻 Chlorella zofingiensis 或純頂螺方定藻 Spirulina platensis。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丁醇的工業廢水廢氣生產微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的藻液培養基采用以下方法進行制備:將生物丁醇工業廢水和營養元素混合均勻,消毒處理,得到藻液培養基。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生物丁醇的工業廢水廢氣生產微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丁醇工業廢水采用以下方法進行預處理:將生物丁醇工業廢水進行固液分離,得到固體和液體;將液體置于沉淀池中,待其中的雜質沉淀后經格柵過濾懸浮雜質;將濾液置于調節池內調節pH為6.0 8.0后將其置于厭氧生化反應器中進行厭氧處理。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生物丁醇的工業廢水廢氣生產微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營養元素為 C6H1206、KNO3> KH2PO4, NaHC03、CH3COONa, NaCl、NaNO3> KH2P04、MgSO4.7H20、FeCl3.3H20、K2SO4, EDTA.Na2, H3BO3, CaCl2.2H20、FeSO4.7H20、ZnSO4.7H20、MnCl2.4H20、MoO3, CuSO4.5H20、Co (NO3)2.6H20、MnS04.2H20 和(NH4) Mo7O24.4H20 中的一種或至少兩種混合物。6.根據權利要求5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锏文,江宏文,李智斌,陳柏銓,唐兆興,姜新春,周宏才,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中科天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