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方向盤轉向角度傳感器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651399 閱讀:7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6:07
    一種用于汽車電子穩定系統的方向盤轉向角度傳感器裝置,包括具有三個定位凹槽(21、22、23)的底座(2);安裝于第一定位凹槽(21)內的第一齒輪(1);安裝于第二定位凹槽(22)內的第二齒輪(5);安裝于第三定位凹槽(23)內的第三齒輪(4);固定于第二齒輪(5)上的第一磁鐵(6);固定于第三齒輪(4)上的第二磁鐵(3);安裝于底座(2)上第一磁感應式傳感器(7)和第二磁感應式傳感器(8);第二齒輪(5)和第三齒輪(4)分別與第一齒輪(1)嚙合連接,第一磁鐵(6)、第二齒輪(5)、第一磁感應式傳感器(7)的位置對中,第二磁鐵(3)、第二磁感應式傳感器(8)、第三齒輪(4)的位置對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汽車電子穩定系統(ESP)的方向盤轉向角度傳感器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包括轉角傳感器的方向盤轉向角度傳感器裝置。
    技術介紹
    公知地,ESP電子車身穩定系統由控制單元及轉向傳感器(監測方向盤的轉向角度)、車輪傳感器(監測各個車輪的速度轉動)、側滑傳感器(監測車體繞垂直軸線轉動的狀態)、橫向加速度傳感器(監測汽車轉彎時的離心力)等組成。控制單元通過這些傳感器的信號對車輛的運行狀態進行判斷,進而發出控制指令。在汽車行駛過程中,轉向傳感器感知駕駛者試圖操作的轉彎方向和角度,車輪傳感器感知車速、油門開度和驅動力矩等,制動傳感器感知制動力的大小,而側滑傳感器則檢測汽車沿垂直軸線的偏轉(該偏轉的大小代表汽車的穩定程度,如果偏轉角速度達到一個閾值,則說明汽車處于測滑或甩尾等危險工況)。ESP的中央控制單元ECU 了解到這些信息之后,通過計算后判斷汽車正常安全行駛和駕駛者操縱汽車意圖的差距,然后,由ECU發出指令,調整發動機的轉速和車輪上的制動力,從而修正汽車的過度轉向或轉向不足,以避免汽車打滑、轉向過度、轉向不足或抱死,從而保證汽車的行駛安全。從嚴格的角度來講,ESP系統實際上包括了 ABS和TCS(牽引力控制系統)兩大系統的功能,但又不是兩者簡單的疊加。它們之間的差別主要是ABS或TCS只能被動地作出反應,而ESP則能夠主動探測和分析車況并糾正駕駛的錯誤,防患于未然。ESP必須設置方向盤轉角傳感器,方向盤轉角傳感器用于將方向盤轉角轉換為一個可以代表駕駛員期望的行駛方向的信號,ESP通過計算方向盤轉角的大小和轉角變化速率來識別駕駛員的操作意圖。但是,現有的ESP普遍采用的是依據光柵原理的傳感器,其中,方向盤轉角一般根據光電編碼來確定,安裝在轉向軸上的編碼盤上包含了經過編碼的轉動方向、轉角等信息,所述編碼盤上的信息由接近式光電耦合器進行掃描,當接通汽車點火開關并且方向盤轉角傳感器轉過一定角度后,ESP的中央控制單元通過脈沖序列來確定當前的方向盤絕對轉角。這種方向盤轉角傳感器的缺點是比較容易損壞,一旦其發生損壞,貝U ESP的中央控制單元將無法確定駕駛員的操作意圖(尤其是汽車的轉向方向),從而會使得整個ESP失效。目前,從信號產生的原理上而言,使用工作更可靠的磁感應式傳感器來代替光柵傳感器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在采用磁感應式傳感器時,通過方向盤或方向盤轉軸來帶動磁感應式傳感器的內部襯套,以切割磁感應式傳感器的內部磁體形成的磁力線,從而由ECU根據產生的電流信號的脈沖寬度、脈沖幅度以及脈沖方向來確定方向盤轉角的大小、轉角的變化速率以及轉向方向。但是,采用工作更可靠的磁感應式傳感器在安裝上存在一定的困難,方向盤下方的安裝空間有限,需要安裝時鐘彈簧機構以及組合開關等部件,尤其是在安裝磁感應式傳感器時,如果采用一些常規的軸向定位機構,例如簡單的凸臺與凹槽的配合、開口止擋環等,往往會對安裝形成干涉以致無法安裝磁感應式傳感器,采用定位銷等進行定位,由于銷孔與定位銷無法確保對準,因此更無法保證安裝過程的順利進行。在此情形下,如何能夠實現磁感應式傳感器的安裝和精確定位,并準確地將方向盤的轉動傳遞到磁感應式傳感器上,這是一個比較難于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汽車電子穩定系統的方向盤轉向角度傳感器裝置,能夠保證在方向盤下方的有限安裝空間內實現磁感應式傳感器的安裝和精確定位,而且能夠精確地將方向盤的轉動傳遞到磁感應式傳感器上。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方向盤轉向角度傳感器裝置,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汽車電子穩定系統的方向盤轉向角度傳感器裝置,所述方向盤轉向角度傳感器裝置安裝在與方向盤連接的轉向軸上,包括具有三個安裝齒輪的定位凹槽的底座;安裝于第一定位凹槽內與方向盤的轉向軸傳動連接的第一齒輪;安裝于第二定位凹槽內的第二齒輪;安裝于第三定位凹槽內的第三齒輪;固定于第二齒輪第一端面上的第一磁鐵;固定于第三齒輪第一端面上的第二磁鐵;安裝于底座上位于第二齒輪第二端面一側的第一磁感應式傳感器;安裝于底座上位于第三齒輪第二端面一側的第二磁感應式傳感器;所述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分別與第一齒輪嚙合連接,所述第一磁鐵、第二齒輪、第一磁感應式傳感器的位置對中,其中心與第二齒輪的軸心重合,所述第二磁鐵、第二磁感應式傳感器、第三齒輪的位置對中,其中心與第三齒輪的軸心重合。進一步地,方向盤轉角傳感器裝置的第一齒輪還具有至少兩個軸向定位卡爪,所述卡爪用于與方向盤連接的轉向軸連接,使與方向盤連接的轉向軸和第一齒輪同步旋轉。進一步地,方向盤轉角傳感器裝置的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的安裝磁鐵端具有至少兩卡槽,所述磁鐵具有與所述卡槽配合的卡爪,所述卡爪安裝在卡槽內。汽車方向盤轉向機構旋轉時,方向盤轉向軸帶動第一齒輪旋轉,第一齒輪帶動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旋轉,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分別帶動第一磁鐵和第二磁鐵旋轉,當第一磁鐵和第二磁鐵旋轉時,第一磁感應式傳感器、第二磁感應式傳感器檢測磁場旋轉變化,發出正弦波和余弦波,經濾波,穩定,放大后由CPU采集,并對4路信號進行運算,判斷,分析。然后輸出穩定的輸出信號。本專利技術帶來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汽車電子穩定系統的方向盤轉向角度傳感器裝置,因巧妙地采用磁感應式傳感器,具有大范圍,高精度,高穩定性的優點。同步采用兩套磁感應式傳感器,可做到兩路信號平行輸出,可跟蹤正反旋轉范圍內的角度旋轉度。附圖說明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方向盤轉向角度傳感器裝置結構示意 圖2為圖1實施例的底座結構意 圖3為圖1的齒輪之間的連接結構示意 圖4為圖1的齒輪與磁鐵的連接結構示意 圖5為圖1實施例的齒輪、磁鐵、磁感應式傳感器位置關系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至圖5所示的用于汽車電子穩定系統的方向盤轉向角度傳感器裝置,該方向盤轉向角度傳感器裝置安裝在與方向盤連接的轉向軸上;底座2具有三個安裝齒輪的定位凹槽21、22、23,第一齒輪I安裝于第一定位凹槽21內,與方向盤連接的轉向軸傳動連接,第一齒輪I具有至少兩個軸向定位卡爪11,所述卡爪11用于與方向盤連接的轉向軸連接,使與方向盤連接的轉向軸和第一齒輪I同步旋轉;第二齒輪5安裝于第二定位凹槽22內;第三齒輪4安裝于第三定位凹槽23內;第一磁鐵6固定于第二齒輪5的第一端面上,第二磁鐵3固定于第三齒輪4的第一端面上;第二齒輪5和第三齒輪4的安裝磁鐵端具有至少兩卡槽41,所述磁鐵具有與所述卡槽41配合的卡爪,所述卡爪安裝在卡槽41內;第一磁感應式傳感器7安裝于底座2上,位于第二齒輪5第二端面的一側;第二磁感應式傳感器8安裝于底座2上,位于第三齒輪4第二端面的一側;第二齒輪5和第三齒輪4分別與第一齒輪I哨合連接,第一磁鐵6、第二齒輪5、第一磁感應式傳感器7的位置對中,其中心與第二齒輪5的軸心重合,所述第二磁鐵3、第二磁感應式傳感器8、第三齒輪4的位置對中,其中心與第三齒輪4的軸心重合。汽車方向盤轉向機構旋轉時,方向盤轉向軸帶動第一齒輪I旋轉,第一齒輪I帶動第二齒輪5和第三齒輪4旋轉,第二齒輪5和第三齒輪4分別帶動第一磁鐵6和第二磁鐵3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汽車電子穩定系統的方向盤轉向角度傳感器裝置,所述方向盤轉向角度傳感器裝置安裝在與方向盤連接的轉向軸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三個安裝齒輪的定位凹槽(21、22、23)的底座(2);安裝于第一定位凹槽(21)內與方向盤的轉向軸傳動連接的第一齒輪(1);安裝于第二定位凹槽(22)內的第二齒輪(5);安裝于第三定位凹槽(23)內的第三齒輪(4);固定于第二齒輪(5)第一端面上的第一磁鐵(6);固定于第三齒輪(4)第一端面上的第二磁鐵(3);安裝于底座(2)上位于第二齒輪(5)第二端面一側的第一磁感應式傳感器(7);安裝于底座(2)上位于第三齒輪(4)第二端面一側的第二磁感應式傳感器(8);所述第二齒輪(5)和第三齒輪(4)分別與第一齒輪(1)嚙合連接,所述第一磁鐵(6)、第二齒輪(5)、第一磁感應式傳感器(7)的位置對中,其中心與第二齒輪(5)的軸心重合,所述第二磁鐵(3)、第二磁感應式傳感器(8)、第三齒輪(4)的位置對中,其中心與第三齒輪(4)的軸心重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汽車電子穩定系統的方向盤轉向角度傳感器裝置,所述方向盤轉向角度傳感器裝置安裝在與方向盤連接的轉向軸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三個安裝齒輪的定位凹槽(21、22、23)的底座(2);安裝于第一定位凹槽(21)內與方向盤的轉向軸傳動連接的第一齒輪(I);安裝于第二定位凹槽(22)內的第二齒輪(5);安裝于第三定位凹槽(23)內的第三齒輪(4);固定于第二齒輪(5)第一端面上的第一磁鐵(6);固定于第三齒輪(4)第一端面上的第二磁鐵(3);安裝于底座(2)上位于第二齒輪(5)第二端面一側的第一磁感應式傳感器(7);安裝于底座(2)上位于第三齒輪(4)第二端面一側的第二磁感應式傳感器(8);所述第二齒輪(5)和第三齒輪(4)分別與第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群周雙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時代卓越汽車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冲| 波多野结衣VA无码中文字幕电影 |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AV大片在线无码永久免费|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软件|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 日韩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