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于測量添加色劑量的食品添加劑加工裝置,它涉及一種食品添加劑加工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了解決現有的食品添加劑加工裝置無法準確的計量出所添加的色劑量,給食品添加劑的加工帶來了不便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原料混合裝置、色劑添加裝置和加熱裝置由上至下依次連接,底座設置在加熱裝置的下端,液壓缸設置在底座內,壓環固裝在原料進口上,噴頭可拆卸設置在壓環的中部,第一色劑添加管和第二色劑添加管分別穿設在色劑添加裝置的兩個側壁上,第一色劑添加量度管和第二色劑添加量度管分別與第一色劑添加管和第二色劑添加管連通并設置在色劑添加裝置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食品添加劑的加工。(*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食品添加劑加工裝置,具體涉及一種便于測量添加色劑量的食品添加劑加工裝置,屬于食品工藝領域。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已經擁有多達20000種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費者選擇,盡管這些食品的生產大多通過一定包裝及不同加工方法處理,但在生產工程中,一些色、香、味具全的產品,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著色、增香、調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劑。正是這些眾多的食品,尤其是方便食品的供應,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的方便。而食品添加劑加工裝置也被廣泛的應用,在長期制作食品添加劑的過程中發現,現有的食品添加劑加工裝置無法準確的計量出所添加的色劑量,給食品添加劑的加工帶來了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的食品添加劑加工裝置無法準確的計量出所添加的色劑量,給食品添加劑的加工帶來了不便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便于測量添加色劑量的食品添加劑加工裝置。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于測量添加色劑量的食品添加劑加工裝置包括原料混合裝置、色劑添加裝置、加熱裝置、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原料混合裝置、色劑添加裝置和加熱裝置由上至下分別通過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連接,所述食品添加劑加工裝置還包括底座、液壓缸、壓環、噴頭、第一色劑添加管、第二色劑添加管、第一色劑添加量度管、第二色劑添加量度管、第一色劑添加板和第二色劑添加板,底座設置在加熱裝置的下端,且底座與加熱裝置的一端鉸接,液壓缸設置在底座內,且液壓缸的頂端與加熱裝置的下端相抵,原料混合裝置的上端開有原料進口,壓環固裝在原料進口上,噴頭可拆卸設置在壓環的中部,所述原料混合裝置的底部為圓弧形原料混合容器,色劑添加裝置的上端為內凹半圓形色劑添加容器,且色劑添加裝置的內凹半圓形色劑添加容器與原料混合裝置的圓弧形原料混合容器相配合,第一色劑添加管和第二色劑添加管分別穿設在色劑添加裝置的兩個側壁上,第一色劑添加量度管和第二色劑添加量度管分別與第一色劑添加管和第二色劑添加管連通并設置在色劑添加裝置內,且第一色劑添加量度管和第二色劑添加量度管上均設有度量刻度,所述度量刻度下端的內凹半圓形色劑添加容器上分別穿設有第一色劑添加板和第二色劑添加板。所述第二出料管與加熱裝置之間可拆卸連接。所述加熱裝置包括電機、轉軸、加熱器、排氣閥、壓力計、溫度計、加熱容器和加熱上蓋,加熱裝置的加熱上蓋上設有出料口,電機設置在加熱上蓋的上方,轉軸的一端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轉軸的另一端穿設在加熱容器內,壓力計和排氣閥均設置在加熱上蓋上,力口熱器和溫度計分別設置在加熱容器的外壁上。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效果1.本技術的內凹半圓形色劑添加容器與原料混合裝置的圓弧形原料混合容器相配合,不但減小了設備占地空間,而且便于原料向色劑添加裝置內自動流動,使用方便、快捷。2.本技術設有色劑添加量度管,并通過色劑添加板的抽取來定量添加色劑,有效的避免了現有的食品添加劑加工裝置無法準確的計量出所添加的色劑量,給食品添加劑的加工帶來了不便的問題。3.本技術設有液壓缸,在傾倒添加劑時,無需人工傾倒,只需啟動液壓缸,通過出料ロ即可將加工好的食品添加劑傾倒出來,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4.本技術結構簡単,生產制造容易,成本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原料混合裝置I的剖視圖;圖3是加熱裝置卸料時的使用狀態不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包括原料混合裝置1、色劑添加裝置2、加熱裝置3、第一出料管4和第二出料管5,原料混合裝置1、色劑添加裝置2和加熱裝置3由上至下分別通過第一出料管4和第二出料管5連接,所述食品添加劑加エ裝置還包括底座6、液壓缸7、壓環8、噴頭9、第一色劑添加管10、第二色劑添加管11、第一色劑添加量度管12、第二色劑添加量度管13、第一色劑添加板14和第二色劑添加板15,底座6設置在加熱裝置3的下端,且底座6與加熱裝置3的一端鉸接,液壓缸7設置在底座6內,且液壓缸7的頂端與加熱裝置3的下端相抵,原料混合裝置I的上端開有原料進ロ 16,壓環8固裝在原料進ロ 16上,噴頭9可拆卸設置在壓環8的中部,所述原料混合裝置I的底部為圓弧形原料混合容器,色劑添加裝置2的上端為內凹半圓形色劑添加容器,且色劑添加裝置2的內凹半圓形色劑添加容器與原料混合裝置I的圓弧形原料混合容器相配合,第一色劑添加管10和第二色劑添加管11分別穿設在色劑添加裝置2的兩個側壁上,第一色劑添加量度管12和第二色劑添加量度管13分別與第一色劑添加管10和第二色劑添加管11連通并設置在色劑添加裝置2內,且第一色劑添加量度管12和第二色劑添加量度管13上均設有度量刻度,所述度量刻度下端的內凹半圓形色劑添加容器上分別穿設有第一色劑添加板14和第二色劑添加板15。作為ー種優選方式,本實施方式的第二出料管5與加熱裝置3之間可拆卸連接。如此設置,便于卸料。作為ー種優選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加熱裝置3包括電機17、轉軸18、加熱器19、排氣閥20、壓カ計21、溫度計22、加熱容器24和加熱上蓋25,加熱裝置3的加熱上蓋25上設有出料ロ 23,電機17設置在加熱上蓋25的上方,轉軸18的一端與電機17的輸出軸連接,轉軸18的另一端穿設在加熱容器24內,壓カ計21和排氣閥20均設置在加熱上蓋25上,加熱器19和溫度計22分別設置在加熱容器24的外壁上。如此設置,便于對添加色劑后的混合原料進行加熱,加熱準確、效果好。本技術在使用時,將原料通過噴頭9進入原料混合裝置I內,原料混合裝置I內的原料自動進入色劑添加裝置2內,經過在色劑添加裝置2內添加色劑后的混合原料直接進入加熱裝置3中,經過加熱等相應處理后,啟動液壓缸7,液壓缸7帶動加熱裝置3向上抬起,經由出料口23實現自動卸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于測量添加色劑量的食品添加劑加工裝置,它包括原料混合裝置(1)、色劑添加裝置(2)、加熱裝置(3)、第一出料管(4)和第二出料管(5),原料混合裝置(1)、色劑添加裝置(2)和加熱裝置(3)由上至下分別通過第一出料管(4)和第二出料管(5)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添加劑加工裝置還包括底座(6)、液壓缸(7)、壓環(8)、噴頭(9)、第一色劑添加管(10)、第二色劑添加管(11)、第一色劑添加量度管(12)、第二色劑添加量度管(13)、第一色劑添加板(14)和第二色劑添加板(15),底座(6)設置在加熱裝置(3)的下端,且底座(6)與加熱裝置(3)的一端鉸接,液壓缸(7)設置在底座(6)內,且液壓缸(7)的頂端與加熱裝置(3)的下端相抵,原料混合裝置(1)的上端開有原料進口(16),壓環(8)固裝在原料進口(16)上,噴頭(9)可拆卸設置在壓環(8)的中部,所述原料混合裝置(1)的底部為圓弧形原料混合容器,色劑添加裝置(2)的上端為內凹半圓形色劑添加容器,且色劑添加裝置(2)的內凹半圓形色劑添加容器與原料混合裝置(1)的圓弧形原料混合容器相配合,第一色劑添加管(10)和第二色劑添加管(11)分別穿設在色劑添加裝置(2)的兩個側壁上,第一色劑添加量度管(12)和第二色劑添加量度管(13)分別與第一色劑添加管(10)和第二色劑添加管(11)連通并設置在色劑添加裝置(2)內,且第一色劑添加量度管(12)和第二色劑添加量度管(13)上均設有度量刻度,所述度量刻度下端的內凹半圓形色劑添加容器上分別穿設有第一色劑添加板(14)和第二色劑添加板(1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于測量添加色劑量的食品添加劑加工裝置,它包括原料混合裝置(I)、色劑添加裝置(2)、加熱裝置(3)、第一出料管(4)和第二出料管(5),原料混合裝置(I)、色劑添加裝置(2)和加熱裝置(3)由上至下分別通過第一出料管(4)和第二出料管(5)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添加劑加工裝置還包括底座(6)、液壓缸(7)、壓環(8)、噴頭(9)、第一色劑添加管(10)、第二色劑添加管(11)、第一色劑添加量度管(12)、第二色劑添加量度管 (13)、第一色劑添加板(14)和第二色劑添加板(15),底座(6)設置在加熱裝置(3)的下端, 且底座(6)與加熱裝置(3)的一端鉸接,液壓缸(7)設置在底座(6)內,且液壓缸(7)的頂端與加熱裝置(3)的下端相抵,原料混合裝置(I)的上端開有原料進口(16),壓環(8)固裝在原料進口(16)上,噴頭(9)可拆卸設置在壓環(8)的中部,所述原料混合裝置(I)的底部為圓弧形原料混合容器,色劑添加裝置(2)的上端為內凹半圓形色劑添加容器,且色劑添加裝置(2)的內凹半圓形色劑添加容器與原料混合裝置(I)的圓弧形原料混合容器相配合, 第一色劑添加管(10)和第二色劑添加管(11)分別穿設在色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大偉,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商業大學,趙大偉,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