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高速鐵路無砟軌道施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板式無砟軌道自密實混凝土灌注施工方法,包括:澆筑混凝土底座;鋪設軌道板;利用軌道板精調器,調整軌道板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軌道板板底與混凝土底座之間形成間隙;將自密實混凝土復合式模板置于在混凝土底座上,使模板側面與軌道板四側面密貼;利用限位裝置將自密實混凝土復合式模板與軌道板加固;利用灌注料斗從軌道板板面上的中間預留孔灌注自密實混凝土;通過角模上設置的排氣口觀察自密實混凝土是否到達四角,當模板排氣口處的自密實混凝土面超出軌道板底部一定高度后停止灌注。本發明專利技術既保證自密實混凝土充填層的灌注質量,同時也保證了灌注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高速鐵路無砟軌道施工
,涉及一種自密實混凝土灌注方法。
技術介紹
在總結我國既有無砟軌道研究與應用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無砟軌道技術再創新研究成果,我國鐵路專家們研發并提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CRTSIII型板式無砟軌道。以打造創新中國品牌,適應鐵路建設發展的需要。目前國內關于CRTSIII型板式無砟軌道施工技術尚處于研究探索、改進和完善階段,尤其涉及自密實混凝土充填層灌注施工技術。由于自密實混凝土充填于軌道板與混凝土底座之間縫隙中,通過自密實混凝土充填高度調整軌道板的板面高程。灌注該自密實混凝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灌注1、從軌道板側面進行灌注,四周用鋼模板支檔;2、從軌道板面預留孔進行灌注,四周采用鋼模板支擋。由于軌道板面預留孔有3個,這樣就涉及到采用單孔灌注,或者采用2孔或者3孔同時灌注情況。通過多次試驗研究,采用側面灌注,自密實混凝土在板下從軌道板一側推向另一側,行程較長,而自密實混凝土粘度比較大,不能保證灌注密實,且灌注時間較長,自密實混凝土對軌道板地面推力不均。采用軌道板面預留孔2孔或者3孔同時灌注,在板底部混凝土交匯處極容易形成氣泡匯集區,工藝性氣泡不容易從板部排出,不能保證混凝土灌注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適用于板式無砟軌道自密實混凝土充填層施工的方法,該施工方法既保證自密實混凝土充填層的灌注質量,同時也保證了灌注效率,滿足線上施工時大規模、高標準的施工要求。,包括下列步驟(I)澆筑混凝土底座;(2)鋪設軌道板;(3)利用軌道板精調器,調整軌道板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軌道板板底與混凝土底座之間形成間隙,即為灌注施工的自密實混凝土充填層;(4)將自密實混凝土復合式模板置于在混凝土底座上,使模板側面與軌道板四側面密貼,所述的自密實混凝土復合式模板包括多個側模、端模和角模,由多個側模、端模和角模相互拼接后圍成矩形框架,端模位于矩形框架的寬邊上,側模位于矩形框架的長邊,角模位于四個頂角,在角模上設置有排氣口,排氣口的高度大于軌道板的厚度;(5)利用限位裝置將自密實混凝土復合式模板與軌道板加固;(6)利用灌注料斗從軌道板板面上的中間預留孔灌注自密實混凝土 ;(7)通過自密實混凝土復合式模板角模上設置的排氣口觀察自密實混凝土是否到達四角,當模板排氣口處的自密實混凝土面超出軌道板底部一定高度后停止灌注。作為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的限位裝置為雙向限位裝置(10),通過混凝土底座(2)內預埋膨脹管(13)和豎向螺栓(12)反力作用,限制軌道板(I)高程和橫向位移,利用螺栓(15)限制軌道板(I)橫向,利用螺栓(16)限制軌道板(I)高程,利用螺栓(14)加固自密實模板(3)并使其與軌道板(I)側邊密貼。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自密實混凝土灌注方法,是通過在CRTSIII型板式無砟軌道工藝性試驗多次反復試驗基礎上形成的。采用軌道板面中間預留孔進行灌注,另外兩預留孔作排氣兼觀察之用。自密實混凝土從中間均勻向四周擴展,在軌道板四角側面鋼模板上留有排氣管,并且與自密實混凝土貼面粘貼透氣模板布,既保證了混凝土的灌注質量和灌注效率,又極大的改善了自密實混凝土的外觀,解決了板式無咋軌道自密實混凝土灌注質量差,灌注效率低的問題。該灌注施工方法,能有效地確保自密實混凝土的施工質量,且具有勞動強度低、施工工效高、環保、經濟等特點,并通過了國內高速鐵路無砟軌道專家們現場審查。附圖說明 圖1CRTS III型板式無砟軌道自密實混凝土充填層工裝簡圖(俯視圖)。圖2CRTS III型板式無砟軌道自密實混凝土充填層工裝簡圖(正視圖)。圖3自密實混凝土復合式模板。圖4雙向限位裝置圖。圖5軌道板與精調器裝配圖。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 CRTS III型軌道板;2.鋼筋混凝土底座;3.自密實混凝土復合式模板;31.自密實混凝土 4.自密實混凝土復合式模板上預留的排氣口;5.側模I ;6.偵彳模板I1.7.角模8.端模9.軌道板預留孔;10.軌道板雙向限位裝置;11.軌道板精調器12-豎向加固螺栓;13_內膨脹管;14_自密實混凝土模板加固螺栓;15_軌道板橫向限位螺栓;16_軌道板豎向限位螺栓。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說明。本實施例針對CRTSIII型板式無砟軌道提出自密實混凝土灌注方法,采用的工裝主要有灌注料斗、復合式模板、軌道板雙向限位裝置、軌道板精調器等。從CRTS III型軌道板I的中間預留灌注孔9灌注自密實混凝土,從兩側預留孔觀察自密實混凝土的觀察混凝土的流速,通過控制灌注料斗的灌注速度。當自密實混凝土從軌道板中間的預留孔中灌入板腔向四周擴散時,因為復合式模板留有四個專門的排氣孔,故軌道板內的空氣可以有效的排除,同時又可以通過四個角的排氣孔觀察自密實混凝土是否到達四角,當灌注的自密實混凝土面超過軌道板底部IOcm左右時,立即關閉料斗旋轉盤開關,停止灌注,有效的保證了混凝土的密實程度。在灌注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軌道板面預留觀察孔觀察混凝土流動速度,并通過灌注料斗的旋轉盤控制自密實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從而更好的保證了混凝土的灌注質量。圖1和圖2為CRTS III型板式無砟軌道自密實混凝土充填層工裝簡圖。施工前,需要將針對此種工裝特制的自密實混凝土復合式模板3拼接固定好,在模板3上預留有排氣口 4。下面首先介紹一下此種模板。根據軌道板的幾何尺寸和自密實混凝土的厚度,以及混凝土的側壓力,設計自密實混凝土模板,其強度和剛度均需滿足要求。自密實混凝土模板3由5_厚鋼板彎制而成,中間每隔50cm間距設置加勁肋,保證自密實混凝土模板不發生變形。在混凝土底座2澆筑完成且強度達到100%后,鋪設CRTSIII軌道板I,軌道板兩側分部安裝有精調器11,軌道板精調器11用來調整軌道板平面位置(橫向和縱向)以及高程。為了安裝拆除需要,模板3采取分段拼接而成。參見圖3,本專利技術的自密實混凝土復合式模板3為由多個側模、端模和角模相互拼接后圍成矩形框架,主要由兩個側模I (圖中編號5),兩個端模8,四個側模II (圖中編號6),四個角模7組成。每個構件的端頭都焊有8mm厚加勁肋,肋上開有Φ 8mm孔,利用U型卡扣將兩相鄰構件之間連接于一體。因自密實混凝土模板3安裝于CRTSIII軌道板I四周,與軌道板I及混凝土底座2構成一個密閉的空間。這樣當自密實混凝土從軌道板中間的預留孔9中灌入板腔向四周擴散時,如果自密實混凝土模板不設置排氣口,而僅靠軌道板預留孔,則密閉空間內的空氣則無法排出。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灌注質量,在自密實混凝土模板四個角模上均設置有專門的排氣口 4,排氣口需超出軌道板面20cm,可以在排氣口觀測自密實混凝土是否到達四角,當模板排氣口處的自密實混凝土面超出軌道板底部IOcm左右時停止灌注,從而保證自密實混凝的充盈度,以及與板底接觸面質量。 為了避免灌注過程中自密實混凝土流動對CRTSIII軌道板I平面位置和高程干擾,在CRTSIII軌道板I側面利用雙向限位裝置10,限位裝置10通過混凝土底座內預埋膨脹管13和豎向螺栓12反力作用,限制軌道板I高程和橫向位移,螺栓15限制軌道板I橫向,螺栓16限制軌道板I高程,同時螺栓14也起到加固自密實模板3作用,保證自密實模板3與CRTSIII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板式無砟軌道自密實混凝土灌注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澆筑混凝土底座;(2)鋪設軌道板;(3)利用軌道板精調器,調整軌道板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軌道板板底與混凝土底座之間形成間隙,即為灌注施工的自密實混凝土充填層;(4)將自密實混凝土復合式模板置于在混凝土底座上,使模板側面與軌道板四側面密貼;(5)利用限位裝置將自密實混凝土復合式模板與軌道板加固;(6)利用灌注料斗從軌道板板面上的中間預留孔灌注自密實混凝土;(7)通過自密實混凝土復合式模板角模上設置的排氣口觀察自密實混凝土是否到達四角,當模板排氣口處的自密實混凝土面超出軌道板底部一定高度后停止灌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板式無砟軌道自密實混凝土灌注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燒筑混凝土底座;(2)鋪設軌道板;(3)利用軌道板精調器,調整軌道板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軌道板板底與混凝土底座之間形成間隙,即為灌注施工的自密實混凝土充填層;(4)將自密實混凝土復合式模板置于在混凝土底座上,使模板側面與軌道板四側面密貼;(5)利用限位裝置將自密實混凝土復合式模板與軌道板加固;(6)利用灌注料斗從軌道板板面上的中間預留孔灌注自密實混凝土;(7)通過自密實混凝土復合式模板角模上設置的排氣口觀察自密實混凝土是否到達四角,當模板排氣口處的自密實混凝土面超出軌道板底部一定高度后停止灌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無砟軌道自密實...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向民,范海波,段選邦,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