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中藥加工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可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藝。
技術介紹
丹參,又稱赤參,紫丹參,為唇形花科植物,主要產于四川、山東、浙江等省,常以根部入藥,味苦,性微寒,常以根條粗壯、干燥、色紫紅、無蘆頭及須根者為佳。根主含二萜醌類色素,丹參酮I,HA, IIB,隱丹參酮,異丹參酮I,II,異隱丹參酮,丹參新酮,丹參酸甲酯,羥基丹參酮IIA,二氫丹參酮I,丹參新醌甲、乙、丙,次甲丹參醌和鼠尾草酚。丹參具有活血化廉、通經止痛、清熱安神的功效。研究表明,丹參能改善心臟功能,改善血液流變性,調節前列環素、血栓素A2平衡,調節脂質代謝,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SMC)增值遷移等,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應用廣泛。但對多糖的研究是從20世紀80年代末,人們才發現糖類在生物體中的作用不僅是作為能量來源和結構材料,更重要的是參與了生命現象中細胞的各種活動,自此以后人們開始重視活性多糖的提取。現今,對單身中多糖的提取主要采用熱水浸提法,這種方法不僅耗時長,而且提取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耗時短、提取率高的可溶性多糖提取工藝。為了實現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工藝步驟為1.超聲前處理丹參干燥、粉碎,用無水乙醇對丹參粉末提取2 5次,將殘渣風干后,保留備用;2.超聲波提取向粗提物中加入料液比為1: 20 1: 40的乙醇溶液,乙醇的濃度為70 90%,用超聲波進行浸提離心,浸提時間為20 40min,將所得沉淀物放入培養皿中,于60°C的電熱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得到丹參多糖。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耗時短、對設備要求不高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藝,其特征在于,本專利技術的工藝步驟為:(1)超聲前處理丹參干燥、粉碎,用無水乙醇對丹參粉末提取2~5次,將殘渣風干后,保留備用;(2)超聲波提取向粗提物中加入料液比為1∶20~1∶40的乙醇溶液,乙醇的濃度為70~90%,用超聲波進行浸提離心,浸提時間為20~40min,將所得沉淀物放入培養皿中,于60℃的電熱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得到丹參多糖。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藝,其特征在于,本發明的工藝步驟為 (1)超聲前處理 丹參干燥、粉碎,用無水乙醇對丹參粉末提取2 5次,將殘渣風干后,保留備用; (2)超聲波提取 向粗提物中加入料液比為1: 20 1: 40的乙醇溶液,乙醇的濃度為70 90%,用超聲波進行浸提離心,浸提時間為20 40min,將所得沉淀物放入培養皿...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