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角傳動器及轉向操縱機構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587595 閱讀: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1:13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角傳動器及轉向操縱機構,包括輸入軸、第一輸出軸、嚙合機構、第一外殼和第二外殼,其中:輸入軸的軸線與第一輸出軸的軸線相垂直,輸入軸通過嚙合機構與第一輸出軸轉動連接;輸入軸、第一輸出軸分別通過第一軸承支承在第一外殼、第二外殼中;其還包括第二輸出軸,與輸入軸剛性連接于同一直線上;第二輸出軸通過第二軸承支承在第一外殼中,且輸入軸的輸入端以及第一輸出軸的輸出端和第二輸出軸的輸出端均伸出殼體之外。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同時連接機械動力轉向器和液壓轉向器,成本較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汽車轉向操縱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角傳動器及設置該角傳動器的轉向操縱機構。
    技術介紹
    近幾年來,隨著越來越多大型風電等新能源項目的建設、維護以及大型石化、電廠建設的需求,汽車起重機市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為了滿足車輛在短距離場地轉移或者低速轉彎時對機動靈活性、彎道通過能力的要求,目前生產的帶伸縮式吊臂或者桁架式吊臂的汽車起重機一般具有三個甚至更多的車軸,其中大部分至少有一個后軸是可以主動轉向或者隨動轉向的。為了便于說明,給出一種三軸全地面起重機、六軸汽車起重機的外形示意圖。圖1為一種采用油氣懸掛的全地面起重機外形,圖2為采用板簧懸架的汽車起重機外形。如圖1、圖2所示,無論對于全地面起重機還是對于汽車起重機而言,不僅可以在建筑工地上行駛,而且也可以在公共道路上行駛。因此,在滿足車輛機動靈活性的前提下,為了避免因單獨的后軸轉向系統造成的故障,所有主動轉向的后軸必須都是可以控制的。對于類似圖1和圖2的起重機,可以通過機械轉向拉桿系或者電子液壓轉向裝置實現后軸的轉向。例如,圖3是圖1所示全地面起重機的轉向操縱機構的一種實現示例,圖4是圖2所示汽車起重機的轉向操縱機構的一種實現示例。轉向操縱機構是將方向盤的動力經轉向傳動軸傳遞給轉向器。圖3中,取消了后軸與前軸的機械拉桿的連接關系示意。圖1示出的全地面起重機采用圖3所示的轉向操縱機構,正常道路行駛時,后軸由其上的轉向鎖死裝置保持在中間位置,確保后軸直線行駛。只有在小場地轉移時短時間內啟動后軸轉向。也就是說,圖3所示的轉向操縱機構,后軸并不能主動轉向。圖2所示的汽車起重機采用圖4所示的轉向操縱機構時,后軸受轉向杠桿約束,只能跟隨前軸反向轉向。力的轉移和轉向轉移通過多個四連桿機構從一軸傳遞到六軸,進而實現六軸的轉向。該轉向操縱機構的缺點是轉向四連桿機構過多;力的傳遞、轉向運動的轉移,需要視具體的轉向系統剛度來定,轉向系統剛度越大,力的傳遞越快,后軸轉向也快;使用一段時間后,轉向拉桿總成兩端的球頭銷會出現磨損,間隙增大,加大后軸轉向的滯后量,從一定程度上也會帶來輪胎的異常磨損。因此,為了滿足多軸汽車起重機對機動靈活性、彎道通過能力、操縱穩定性的需求,解決單一后軸主動轉向問題,有必要尋找一種切實可行的、成本低廉的后軸轉向技術。但是,目前所使用的轉向操縱機構,如圖5中示出的申請號為200620075908. X、名稱為《整體臥式轉向器》的中國專利中公開的轉向器,其集成了角傳動器I’和轉向器2’,角傳動器I’和機械動力轉向器2’通過連接盤3’剛性連接,角傳動器I’的傳動軸與轉向器2’的轉軸通過連接套4’連接。其中的角傳動器I’僅具有一個輸出端,只能跟一個機械動力轉向器2’相連接。還有,如圖6中示出了申請號為200820191401. X、名稱為《多級轉向操縱機構》的中國專利中公開的多級轉向操縱機構,其包括轉向盤1”,轉向軸2”,轉向萬向節3”,轉向傳動軸4”、5”、7”,角傳動器6”和轉向器8”。其中:轉向盤I”與轉向軸2”的一端相連,轉向軸2”的另一端與轉向器8”之間設有多根轉向轉動軸(轉向傳動軸4”、5”、7”)、多個角傳動器以及多個轉向萬向節3”。該操縱機構適用于轉向盤與轉向器不在同軸線上且距離較遠的底盤,借助多個轉向傳動軸和多個角傳動器,確保轉向操縱運動協調性。但是,其中所使用的角傳動器僅具有一個輸出端,只能跟一個機械動力轉向器相連接。如果將現有的以上的轉向操縱機構應用到圖1和圖2中示出的多軸汽車起重機中,則需要根據實際需要的機械動力轉向器和液壓轉向器的位置和數目,布置多個角傳動器,這種布置方式難度較大,而且成本也偏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能夠同時連接機械動力轉向器和液壓轉向器并且成本較低的角傳動器及轉向操縱機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種角傳動器,包括輸入軸(2)、第一輸出軸(3)、哨合機構、第一外殼(4)和第二外殼(5),其中所述輸入軸(2)的軸線與所述第一輸出軸(3)的軸線相垂直,所述輸入軸(2)通過所述嚙合機構與所述第一輸出軸(3)轉動連接;所述輸入軸(2)、第一輸出軸(3)分別通過第一軸承(6)支承在第一外殼(4)、第二外殼(5)中;其還包括第二輸出軸(7),與所述輸入軸(2)剛性連接于同一直線上;所述第二輸出軸(7)通過第二軸承(8)支承在第一外殼(4)中,且所述輸入軸(2)的輸入端(21)以及所述第一輸出軸(3)的輸出端(31)和第二輸出軸(7 )的輸出端(71)均伸出所述殼體之外。進一步地,還包括連接所述第二輸出軸(7)和所述輸入軸(2)的機構,該機構包括襯套(9)和螺母(10),其中所述襯套(9)套設在所述第二輸出軸(7)和所述輸入軸(2)相連接的部位并通過所述螺母(10)頂緊固定在所述輸入軸(2)側壁伸出的臺階上。進一步地,所述螺母(10)與所述第二輸出軸(7)的側壁螺紋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嚙合機構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二輸出軸(7)和所述輸入軸(2)固定連接的、并且相互嚙合的兩個齒輪(11)。進一步地,所述輸入軸(2)的輸入端(21)為花鍵。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輸出軸(3)的輸出軸(31)為花鍵。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輸出軸(7)的輸出軸(71)為花鍵。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輸出軸(7)位于第一外殼(4)端口的部分與第一外殼(4)之間的空隙設置有第一密封圈(13)并用第一卡環(14)緊固。進一步地,還包括上蓋(15)和側蓋(16),其中所述輸入軸(2)穿過所述上蓋(15),所述輸入軸(2)與所述上蓋(15)的端口之間的空隙設置有第二密封圈(17)并用第二卡環(18)緊固;所述第一輸出軸(3)穿過所述側蓋(16),所述第一輸出軸(3)與所述側蓋(16)的端口之間的空隙設置有第三密封圈(19)并用第三卡環(20)緊固。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轉向操縱機構,其包括角傳動器;其中所述角傳動器中輸入軸(2)的輸入端(21)依次通過第一轉向傳動軸(F1)、第一轉向萬向節(E1)、轉向管柱(D)與方向盤(A)連接;所述角傳動器中第一輸出軸(3)的輸出端(31)依次通過第二轉向萬向節(E2)、第二轉向傳動軸(F2)與機械動力轉向器(B)連接;所述角傳動器中第二輸出軸(7)的輸出端(71)與全液壓轉向器(C)連接。基于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任一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至少可以產生如下技術效果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角傳動器在原有的第一輸出軸的基礎上,還增設了第二輸出軸,借助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本專利技術的轉向操縱機構能夠同時連接機械動力轉向器和液壓轉向器,從而克服了多軸汽車起重機中需要布置多個角傳動器而布置方式難度較大的困難,滿足了多軸汽車起重機對機動靈活性、彎道通過能力、操縱穩定性的需求,解決單一后軸主動轉向控制的問題,與已公開的電液比例或伺服轉向操縱系統相比,成本更低。與現有的角傳動器只有一個輸出軸相比,本專利技術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問題。除此之外,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技術方案至少還存在以下優點1、由于本專利技術在第二輸出軸和輸入軸相連接的部位套設了襯套,因此可以起到提高第二輸出軸的剛度的作用。2、由于本專利技術采用螺母與第二輸出軸螺紋連接的方式,因此可以使得裝配合調節變得更加方便。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 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專利技術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角傳動器,包括輸入軸(2)、第一輸出軸(3)、嚙合機構、第一外殼(4)和第二外殼(5),其中:所述輸入軸(2)的軸線與所述第一輸出軸(3)的軸線相垂直,所述輸入軸(2)通過所述嚙合機構與所述第一輸出軸(3)轉動連接;所述輸入軸(2)、第一輸出軸(3)分別通過第一軸承(6)支承在第一外殼(4)、第二外殼(5)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輸出軸(7),與所述輸入軸(2)剛性連接于同一直線上;所述第二輸出軸(7)通過第二軸承(8)支承在第一外殼(4)中,且所述輸入軸(2)的輸入端(21)以及所述第一輸出軸(3)的輸出端(31)和第二輸出軸(7)的輸出端(71)均伸出所述殼體之外。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角傳動器,包括輸入軸(2)、第一輸出軸(3)、哨合機構、第一外殼(4)和第二外殼(5),其中所述輸入軸(2)的軸線與所述第一輸出軸(3)的軸線相垂直,所述輸入軸(2)通過所述嚙合機構與所述第一輸出軸(3)轉動連接;所述輸入軸(2)、第一輸出軸(3)分別通過第一軸承(6)支承在第一外殼(4)、第二外殼(5)中;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第二輸出軸(7),與所述輸入軸(2)剛性連接于同一直線上;所述第二輸出軸(7 )通過第二軸承(8 )支承在第一外殼(4 )中,且所述輸入軸(2 )的輸入端(21)以及所述第一輸出軸(3)的輸出端(31)和第二輸出軸(7)的輸出端(71)均伸出所述殼體之外。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傳動器,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連接所述第二輸出軸(7)和所述輸入軸(2)的機構,該機構包括襯套(9)和螺母(10),其中所述襯套(9)套設在所述第二輸出軸(7)和所述輸入軸(2)相連接的部位并通過所述螺母(10)頂緊固定在所述輸入軸(2)側壁伸出的臺階上。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角傳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10)與所述第二輸出軸(7)的側壁螺紋連接。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角傳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嚙合機構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二輸出軸(7)和所述輸入軸(2)固定連接的、并且相互嚙合的兩個齒輪(1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傳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輸入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志芳曹培雷
    申請(專利權)人: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肉片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无码色AV一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 一本久道中文无码字幕av|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成年轻人电影www无码|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国产V片在线播放免费无码|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毛片|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96|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男人的天堂无码动漫AV| 制服在线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电影|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