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治療小兒泄瀉的藥物
本專利技術屬于藥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小兒泄瀉的藥物。技術背景小兒泄瀉發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內傷飲食,脾胃虛弱為多見。其主要病變在脾胃,因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則飲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濁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瀉。故《幼幼集成·泄瀉證治》說“夫泄瀉之本,無不由于脾胃。蓋胃為水谷之海,而脾主運化,使脾健胃和,則水谷腐化而為氣血以行榮衛。若飲食失節,寒溫不調,以致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精華之氣不能輸化,乃致合污而下降,而泄瀉作矣。”感受外邪小兒臟腑嬌嫩,肌膚薄弱,冷暖不知自調,易為外邪侵襲而發病。 外感風、寒、暑、濕、熱邪均可致瀉,唯無燥邪致瀉之說,蓋因脾喜燥而惡濕。其他外邪則常與濕邪相合而致瀉,故前人有“無濕不成瀉”、“濕多成五瀉”之說。由于氣候的因素,一般冬春多為風寒(濕)致瀉,夏秋多暑濕(熱)致瀉。小兒暴瀉以濕熱瀉最為多見。內傷飲食小兒脾常不足,運化力弱,飲食不知自節,若調護失宜,乳哺不當,飲食失節或不潔,過食生冷瓜果或不消化食物,皆能損傷脾胃,而發生泄瀉。故《素問 痹論》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傷食瀉既可單獨發生,更多于其他泄瀉證候中兼見。脾胃虛弱先天稟賦不足,后天調護失宜,或久病遷延不愈·,皆可導致脾胃虛弱。胃弱則腐熟失職,脾虛則運化失常,因而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清濁不分,合污而下,而成脾虛瀉。亦有暴瀉實證,失治誤治,遷延不愈,損傷脾胃,而由實證轉為虛證泄瀉者。主要癥狀有1.大便次數增多,每日超過3-5次,多者達 10次以上,呈淡黃色,如蛋花湯樣,或黃綠稀溏,或色褐而臭,可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小兒泄瀉的藥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黨參6~10、白術6~12、茯苓8~15、甘草6~10、山藥10~15、扁豆6~8、薏仁8~10、砂仁6~8、桔梗3~8、陳皮3~5、焦山楂6~9、木香3~6、肉豆蔻3~6、訶子3~9。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小兒泄瀉的藥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黨參6 10、白術6 12、獲茶8 15、甘草6 10、山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新成,
申請(專利權)人:長治市郊區黃碾鎮中心衛生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