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具體的是涉及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中藥制劑。
技術介紹
三叉神經痛,疼痛發作僅限于三叉神經分布區,多為單側,右側較多,雙側少見,后者也常從一側開始,而后累及對側,且兩側疼痛發作區不一定對稱,發性的陣痛,表現為面部、口腔及下頜部位的某一點,突然發生劇烈性的閃電式短暫的抽痛,猶如刀割樣、火燒樣、針刺樣或電擊撕裂樣痛,多在談話、進餐或洗臉時發生,每次歷經數秒或數十秒至I 2分鐘,疼痛立即向三叉神經的一支或幾支區域的范圍擴散。疼痛常達到如此劇烈,以至于病人要停止談話、停止飲食、停止行走,以雙手掩住面部、嚴重者咬牙,用力揉搓面部,并且躲避開談話的人。顏面發紅、咀嚼肌和面肌痙攣,故稱單面肌痛性肌痙攣現象或稱痛性抽搐。疼痛可驟然消失,在2次發作期間完全無痛,如同正常人。目前使用的卡馬西平對70%的患者止痛有效,但大約1/3的患者不能耐受其嗜睡、眩暈、消化道不適等副作用,手術通過注射的藥物直接作用于三叉神經,使之變性,造成傳導阻滯,而得以止痛,周轉支封閉操作簡單,但療效不能持久,一般可維持3-8月,很少超過I年,半月節封閉術操作相對較復雜,可引起神經性角膜炎等并發癥,復發率較高,不能徹底治愈,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對治療三叉神經痛具有良好的效果,且無毒副作用。本專利技術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獲得: 天麻10-15鉤藤10-20僵蠶6-10 膽南星6-10石決明20-30白蒺藜10-12 茯苓10-12桅子6-10牡丹皮10-12 赤芍10-15地龍10-15蔓荊子1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獲得:天麻10?15?????????鉤藤10?20?????????僵蠶6?10膽南星6?10????????石決明20?30???????白蒺藜10?12茯苓10?12?????????梔子6?10??????????牡丹皮10?12赤芍10?15?????????地龍10?15?????????蔓荊子10?1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為原料藥制備獲得: 天麻10-15鉤藤10-20僵蠶6-10 膽南星6-10石決明20-30白蒺藜10-12 茯苓10-12桅子6-10牡丹皮10-12 赤芍10-15地龍10-15蔓荊子10-1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新成,
申請(專利權)人:長治市郊區黃碾鎮中心衛生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