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氣血乏源型少白頭的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白術10份、黨參20份、孜然3份、佩蘭6份、卡密10份、當歸藤15份、冬瓜藤12份、豆蔻5份、當歸8份。臨床實驗證明,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安全有效治療氣血乏源型少白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氣血乏源型少白頭的中藥。
技術介紹
所謂“少白頭”,是指青少年時頭發過早變白,頭發呈花白狀。具體病因尚無定論, 因而目前尚缺少公認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專利技術人經過多年臨床觀察,總結少白頭的成因大體包括先天虧虛型、傷陰耗血型、氣血乏源型。本專利技術中藥所涉及藥材的研究現狀如下白術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白術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莖。 冬季下部葉枯黃、上部葉變脆時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曬干,再除去須根。性味苦、甘, 溫。歸經歸脾、胃經。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土白術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 胎動不安。用法用量6 12g。黨參來源本品為桔梗科植物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 Nannf. > 素花黨參(西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 var. modesta (Nannf. ) L. T. Shen 或川黨參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凈,曬干。炮制除去雜質, 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性味甘,平。歸經歸脾、肺經。功能主治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用法用量9 30g。注意不宜與藜蘆同用。孜然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孜然芹的果實。性味味辛;性溫。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理氣調中。主脘腹冷痛;消化不良;寒疝附痛;月經不調。用法用量內服 煎湯,3-9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注意陰虛火旺者慎服。佩蘭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佩蘭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干燥地上部分。 夏、秋二季分兩次采割,除去雜質,曬干。炮制除去雜質,洗凈,稍潤,切段,曬干。性味辛,平。歸經歸脾、胃、肺經。功能主治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表解暑。用于濕濁中阻, 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癥,頭脹胸悶。用法用量3 9g。卡密來源為蒺藜科植物小果白刺的果實。果熟時采收,曬干。性味甘酸;微咸;溫。歸經脾;肝;腎經。功能主治健脾胃;益氣血;調有經。主脾虛食少;消化不良; 氣血兩虧;身體瘦弱;有經不調。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或入丸、散。當歸藤來源為紫 金牛科植物小花酸藤子的根或藤。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性味苦;澀;性溫。歸經肝;腎經。功能主治補血;活血;強壯腰膝。主血虛諸證;月經不調;閉經;產后虛弱;腰腿酸痛;跌打骨折。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 30g。外用 適量,鮮品搗敷。冬瓜藤性味味苦;性寒。歸經歸肺;肝經。功能主治清肺化痰;通經活絡。 主肺熱咳痰;關節不利;脫肛;瘡疥。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搗汁,9-15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煎水或燒灰洗。豆蘧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白豆蘧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睡白豆蘧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的干燥成熟果實。按產地不同分為“原豆蘧” 和“印度尼西亞白蘧”。炮制除去雜質。用時搗碎。性味辛,溫。歸經歸肺、脾、胃經。功能主治化濕消痞,行氣溫中,開胃消食。用于濕濁中阻,不思飲食,濕溫初起,胸悶不饑,寒濕嘔逆,胸腹脹痛,食積不消。用法用量3 6g,入煎劑宜后下。當歸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 Diels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發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煙火慢慢熏干。性味甘、辛,溫。歸經歸肝、心、脾經。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酒當歸活血通經。用于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用法用量6 12g。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治療氣血乏源型少白頭的中藥,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愈氣血乏源型少白頭的目的。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氣血乏源型少白頭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白術10份、黨參20份、孜然3份、佩蘭6份、卡密10份、當歸藤15份、冬瓜藤12份、豆蘧5份、 當歸8份。下面結合中醫理論來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專利技術人認為,氣血乏源型少白頭患者,多是由于憂愁思慮、脾失健運所致。本專利技術運用 白術、卡密、佩蘭健脾益氣,黨參、孜然理氣調中,豆蘧行氣溫中,冬瓜藤通經活絡,當歸藤、 當歸補血活血。諸藥合用,從而健脾行氣,修復氣血之源,治愈氣血乏源型少白頭。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1、一般資料專利技術人2010年6月-2011年10月間共收集67例中醫診斷為氣血乏源型少白頭的門診患者,年齡12-45歲,病程O. 5-6年。隨機分為治療組45例,空白組22例。兩組年齡、 病情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2、試驗方法2.1治療組口服本專利技術按照具體實施例1制得的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30天。2. 2空白組口服安慰劑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30天。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3.1療效標準痊愈新生部分頭發頭發全部轉黑。好轉白發減少,少白頭狀況得到改善。無效癥狀無明顯好轉或繼續加重。3. 2治療統計結果見表I。表I兩組療效比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氣血乏源型少白頭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白術10份、黨參20份、孜然3份、佩蘭6份、卡密10份、當歸藤15份、冬瓜藤12份、豆蔻5份、當歸8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氣血乏源型少白頭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白術10份、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辛曉林,粘芙蓉,
申請(專利權)人:粘芙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