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方劑,其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備而成:白芨9-15克,田三七3-5克,海螵蛸9-12克,白術9-12克,砂仁3-5克,枳實6-10克,香附6-9克,徐長卿6-9克,大貝母6-9克,甘草3-5克,白芍6-10克。本發明專利技術為純中藥方劑,毒副作用小,療效好,療程短,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治愈率高,且其藥源廣、成本低、適于臨床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中藥方劑,尤其涉及的是一種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方劑。
技術介紹
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的潰瘍,具有發病率高、病程長、已轉化等特點。其病因及發病機理較為復雜,中醫認為主要是由肝氣郁結、橫逆犯胃,飲食內傷、脾胃受損,遺傳因素或某些藥物所致。其臨床表現除了脘腹疼痛外,尚伴有泛酸、嘔吐、惡心等胃腸道癥狀。少數病人可無先兆,以出血或穿孔為首見癥狀。中醫臨床上多采取辯證施治的治療方法,常用藥物有香砂平胃丸、左金丸、香砂六君丸等,但這些藥物存在療程長,見效慢,效果不明顯等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正是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療效好,治愈率高,療程短,毒副作用小的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方劑。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方劑,所述中藥方劑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備而成白芨9-15克,田三七3-5克,海螵蛸9_12克,白術9_12克,砂仁3_5克,枳實6_10克,香附6-9克,徐長卿6-9克,大貝母6-9克,甘草3-5克,白芍6_10克。作為所述治 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方劑的優選,其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備而成白芨13克,田三七4克,海螵蛸10克,白術10克,砂仁4克,枳實8克,香附7克,徐長卿8克,大貝母7克,甘草4克,白芍7克。本專利技術的中藥方劑為原生中藥材,可根據需要在現代生物工藝下制成片劑、丸劑、散劑、膠囊顆粒等,但以散劑效果較佳。本專利技術中各味中藥原料的主要功效為白芨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治消化道出血,外傷出血及咯血等。田三七散瘀止血,消腫定痛。可治各種出血及血瘀等癥。海螵蛸制酸止痛,止血止帶,斂瘡。治胃酸過多,潰瘍病吐血與便血,崩漏帶下及濕疹等。白術補脾,益胃,燥濕,利水。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腹脹,泄瀉,水腫坐寸ο砂仁化濕理氣,和中暖胃。用于濕濁中阻,脘痞不饑,脾胃虛寒,嘔吐泄瀉,氣滯腹脹等。枳實性苦,微寒,歸脾胃二經。功擅破氣消積,消痰除痞。治脾虛氣滯食積而通腑道,治脾不化濕而消痰化痞。香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可治肝胃氣滯,肋脅脹痛,脘腹痞滿疼痛,噯氣吞酸,嘔>llk、-rf* ο徐長卿行氣止痛,祛風濕。治脘腹肋脅氣滯脹痛,跌打損傷,風濕疼痛。大貝母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化痰止咳。可治癰腫,瘰癘,陰虛咳嗽等。甘草清熱解毒,益氣補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調和藥性。白芍平肝柔肝,養血斂陰,緩急止痛。本專利技術主要是通過健脾消積,理氣止痛,制酸化濕,止血生肌來達到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目的。在消化性潰瘍的治療中,無論其為何種因素所致,扶正固本至關重要。本中藥方劑以白術、枳實、砂仁來健脾益胃,破氣消積通腑,理氣化濕和中,從而解除脘腹之痞悶、脹滿、嘔惡、泄瀉及食欲不振等諸多癥狀,這些皆有利于消化性潰瘍表面的愈合。對于肝氣郁結、肝胃氣滯不和者,其癥狀見脘腹疼痛、肋脅脹痛、嘔吐吞酸等,本中藥方劑以香附與徐長卿相配伍,其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效果較佳。至于脾胃夾有濕熱者,本中藥方劑中大貝母與生甘草可清熱瀉火解毒,砂仁與白術有健脾理氣、化濕和中之功效;即使胃無實火,大貝母尚有化痰祛瘀、消腫散結之功能,而甘草也可緩中健脾,這對于促進消化性潰瘍的潰瘍表面的愈合也大有裨益。此外,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腸胃常由于平滑肌受刺激而引起陣發性拘急攣痛,本中藥方劑以白芍與甘草相配伍,能有效的緩急止痛。而對于消化性潰瘍的潰瘍表面如何愈合,其關鍵在于在諸多消化性潰瘍病因及臨床癥狀得以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同時加以白芨、田三七、海螵蛸三味,不僅能止血化瘀生肌,而且可制酸鎮痛,尤其是白芨含白芨膠,其質地粘粘,能粘附于胃粘膜表面增強胃粘膜的屏障功能,服下后在潰瘍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既能止血又能促使糜爛層生長出新的肌肉,如此便可加快潰瘍表面的愈合。縱觀本中藥方劑 用藥共11味,其藥性溫寒兼備。方劑中寒或微寒的有大貝母、枳實、白芍三味,平性藥有白芨和甘草兩味,余下的六味皆為溫熱藥。由此可見,本中藥方劑對消化性潰瘍的濕熱和虛寒兩型皆可適用。本方中使用的溫熱性藥物較多,其原因在于消化性潰瘍的患者中,僅有極少數在初期于脾胃中夾有濕熱,絕大多數在潰瘍形成后,其脾胃表現為虛弱虛寒癥狀。此外,甘草在長期大劑量服用下,可升高血壓、引發水腫或低血鉀,因此本中藥方劑對某些特殊人群來說用量不宜過大。本專利技術的中藥方劑使用劑量及方法為本專利技術的中藥方劑為一日之劑量,每天一劑煎湯內服,煎3汁分三次服下。20天為一療程,一般用藥1-2個療程。患者在使用本中藥方劑期間,應注意忌食生冷、有刺激性或難以消化的食物;忌食公雞、鯉魚、牛肉、鵝肉等四大辛熱發物;高血壓及腎炎患者慎用。本專利技術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專利技術為純中藥方劑,毒副作用小,療效好,療程短,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治愈率高,且其藥源廣、成本低、適于臨床推廣應用。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在以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實施例一本實施例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方劑的優選實施例,其中藥方劑重量配比如下白芨13克,田三七4克,海螵蛸10克,白術10克,砂仁4克,枳實8克,香附7克,徐長卿8克,大貝母7克,甘草4克,白芍7克。實施例二本實施例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方劑的另一個實施例,其中藥方劑重量配比如下白芨15克,田三七5克,海螵蛸12克,白術12克,砂仁5克,枳實10克,香附9克,徐長卿9克,大貝母9克,甘草5克,白芍10克。實施例三本實施例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方劑的另一個實施例,其中藥方劑重量配比如下白芨9克,田三七3克,海螵蛸9克,白術9克,砂仁3克,枳實6克,香附6克,徐長卿6克,大貝母6克 ,甘草3克,白芍6克。以上三個實施例均可制成散劑、片劑、丸劑、膠囊顆粒劑等。臨床療效用上述三個實施例制備的中藥散劑,多年來運用于臨床,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病患者37人,1-2個療程后,35人獲得痊愈,2人有所好轉,總有效率為99%。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創造的部分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創造,凡在本專利技術創造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創造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方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方劑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備而成:白芨9?15克,田三七3?5克,海螵蛸9?12克,白術9?12克,砂仁3?5克,枳實6?10克,香附6?9克,徐長卿6?9克,大貝母6?9克,甘草3?5克,白芍6?10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中藥方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方劑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備而成 白芨9-15克,田三七3-5克,海螵蛾9-12克,白術9-12克,砂仁3-5克,積實6-10克,香附6-9克,徐長卿6-9克,大貝母6-9克,甘草3-5克,白芍6_10克。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魯道宗,
申請(專利權)人:魯道宗,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