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原發性低血壓病的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屬于藥物制備
技術介紹
低血壓是一種世界各地廣泛發生的常見病、多發病。據不完全統計,低血壓發病率為4%左右,而在老年人群中可達10%。病人長期患低血壓疾病,可導致機體功能大大下降,還可能導致腦梗塞和心肌梗塞,低血壓人群的死亡率也高于正常人群,給病人、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問題,不容忽視。目前對此類疾病的治療,本領域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病人長期服用西藥物進行治療,會產生毒副作用及停藥后難以使血壓維持正常。而傳統的中醫藥在對此類疾病的治療具有一定的優勢。原發性低血壓一般是指以動脈收縮壓低于90mmHg,舒張壓低于60mmHg為特征且伴有頭暈目眩、全身乏力、心悸、失眠多夢、健忘、出汗、手足發涼、甚或昏厥等癥狀。其屬中醫“眩暈”、“心悸”、“虛勞”的范疇。多見于體質瘦弱的20 50歲女性和老年人,往往具有家族遺傳史。原發性低血壓是由氣陰兩虛、脈絡淤阻所致。氣陰虛為本,脈絡淤阻為標,正氣虧虛,神失所養,體力不支,故見神疲乏力;陰血不足,心神失養,則見心悸;陰血虧虛,腦失所養,加之氣虛不能鼓動氣血上達,清竅失養,脈絡阻滯,故見健忘、頭暈目眩;陰虛津虧,則見口干;舌淡紅少津,脈細無力皆為氣陰兩虛之證。治宜益氣養陰,溫經通脈之法。據此,本專利技術設計者特精選出一些藥效集中且為人體吸收的中藥原料藥組成,方中的藥物由紅參、 枳實、麻黃、桂枝、熟地黃、麥冬、絡石藤、仙鶴草、阿膠、天麻十味中藥組成,由此具有益氣養陰、溫經通脈的功效,且在對治療原發性低血壓疾病方面,有著非常顯效的臨床效果。介于此,對于該中藥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原發性低血壓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工藝制備而成:A.處方組成:紅參120份、枳實360份、麻黃180份、桂枝300份、熟地黃300份、麥冬300份、絡石藤400份、仙鶴草540份、阿膠12份、天麻32份;B.制備方法:將上述10味中藥材,按下述步驟操作:⑴將阿膠和天麻藥材,采用超微粉碎成細粉后備用;?⑵取麻黃藥材,用與藥材重量比為6~10倍量、pH值為3.0~5.0的酸水,加熱提取1~3次,每次1~3?h,濾過,藥渣留用,合并濾液并濃縮、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備用;⑶將紅參粉碎成粗粉,用濃度為60%~90%的乙醇進行滲漉提取,收集滲漉液并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并粉碎成干膏粉備用,藥渣留用;⑷再取枳實、桂枝藥材,加與藥材重量比為8~12倍量水浸泡后,采用水蒸氣蒸餾0.5~3?h,收集揮發油并用與揮發油重量比為3~7倍量的β?環糊精包合后備用,蒸餾后的水溶液和藥渣濾過后分別留用;⑸取仙鶴草、麥冬、絡石藤藥材,用與藥材重量比為8倍量、濃度為60%~80%的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h,濾過,合并濾液并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后并粉碎成干膏粉,濾過后的藥渣備用;⑹將⑵、⑶、⑷和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原發性低血壓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工藝制備而成A.處方組成紅參120份、枳實360份、麻黃180份、桂枝300份、熟地黃300份、麥冬 300份、絡石藤400份、仙鶴草540份、阿膠12份、天麻32份;B.制備方法將上述10味中藥材,按下述步驟操作⑴將阿膠和天麻藥材,采用超微粉碎成細粉后備用;⑵取麻黃藥材,用與藥材重量比為6 10倍量、pH值為3. O 5. O的酸水,加熱提取 I 3次,每次I 3 h,濾過,藥渣留用,合并濾液并濃縮、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備用;⑶將紅參粉碎成粗粉,用濃度為60% 90%的乙醇進行滲漉提取,收集滲漉液并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并粉碎成干膏粉備用,藥渣留用;⑷再取枳實、桂枝藥材,加與藥材重量比為8 12倍量水浸泡后,采用水蒸氣蒸餾 0.5 3 h,收集揮發油并用與揮發油重量比為3 7倍量的β_環糊精包合后備用,蒸餾后的水溶液和藥洛濾過后分別留用;(5)取仙鶴草、麥冬、絡石藤藥材,用與藥材重量比為8倍量、濃度為60% 80%的乙醇回流提取I 3次,每次I 3 h,濾過,合并濾液并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后并粉碎成干膏粉, 濾過后的藥渣備用;(6)將⑵、⑶、⑷和(5)中留用的藥渣再與熟地黃藥材合并,加與藥材重量比為6 12倍量的水,煎煮提取I 3次,每次I 2h,濾過,合并濾液再與⑷中留用的水溶液合并,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 15 1. 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50% 70%,冷藏靜置12h 48 h,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并濃縮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備用;(7)將上述⑴中備用的阿膠、天麻細粉,⑵、(3)、(6)中備用的干膏粉,與上述⑷中制得的揮發油包合物,充分混勻后,即得混合提取物,再加入藥劑學上常用的輔料制成各種不同口服制劑。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原發性低血壓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工藝制備而成A.處方組成紅參120份、枳實360份、麻黃180份、桂枝300份、熟地黃300份、麥冬 300份、絡石藤400份、仙鶴草540份、阿膠12份、天麻32份;B.制備方法將上述10味中藥材,按下述步驟操作⑴將阿膠和天麻藥材,采用超微粉碎成細粉后備用;⑵取麻黃藥材,用與藥材重量比為8倍量、pH值為4. O的酸水,加熱提取2次,每次2 h,濾過,藥渣留用,合并濾液并濃縮、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備用;⑶將紅參粉碎成粗粉,用濃度為75%的乙醇進行滲漉提取,收集滲漉液并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并粉碎成干膏粉備用,藥渣留用;⑷再取枳實、桂枝藥材,加與藥材重量比為10倍量水浸泡后,采用水蒸氣蒸餾1. 5 h, 收集揮發油并用與揮發油重量比為5倍量的β_環糊精包合后備用,蒸餾后的水溶液和藥渣濾過后分別留用;(5)取仙鶴草、麥冬、絡石藤藥材,用與藥材重量比為8倍量、濃度為70%的乙醇回流提取 2次,每次2 h,濾過,合并濾液并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后并粉碎成干膏粉,濾過后的藥渣備用;(6)將⑵、⑶、⑷和(5)中留用的藥渣再與熟地黃藥材合并,加與藥材重量比為10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 5h,濾過,合并濾液再與⑷中留用的水溶液合并,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 15 1. 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冷藏靜置24 h,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并濃縮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備用;(7)將上述⑴中備用的阿膠、天麻細粉,⑵、(3)、(6)中備用的干膏粉,與上述⑷中制得的揮發油包合物,充分混勻后,即得混合提取物,再加入藥劑學上常用的輔料制成各種不同口服制劑。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原發性低血壓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該中藥制劑是顆粒劑、片劑、硬膠囊劑或滴丸劑。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原發性低血壓病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A.處方組成紅參120份、枳實360份、麻黃180份、桂枝30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步長,趙超,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步長高新制藥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