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心系病的藥物。
技術介紹
心動過速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病因多端,病機復雜。心動過速常常見于各種心血管疾病,可影響血液循環,誘發和加重心功能不全,甚至可致死亡。其中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為兒童、青少年常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類型,有報道其發生率為1/25000,其病因大多數為非器質性心臟病,但對于大齡兒童尤應注意有無先天性房間隔缺損(ASD)存在,因ASDI臨床癥狀較輕,雜音不明顯,極易漏診。30本病屬中醫學的“心悸、怔忡”范疇目前對心動過速的辨證尚未有較為一致的分型,一般認為此類疾病以對心動過速的辨證多為心氣不足、氣陰兩虛、肝腎陰虛、陰虛火旺、心火熾熱、痰濁阻痹、水飲內停或氣滯血痛等為常見證型,而心火內熾型心動過速是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實證證型之一。一般認為心火內熾型心律失常其發病本質離不開心氣不足的基礎病因。雖然多數醫家認為,其主要病機是心氣不足,出現不能主血脈,血脈運行失暢所致。但在歷代醫家中也早有論述認為心悸的發生也與火熱有關,如金代劉完素《河間六書》載“驚,心卒動而不寧也。火主于動,故心熱甚也”故喜驚也”。明代王肯堂《證治準繩》述“然后知悸之為病,是心臟之氣不得其正,動而為火邪者也…故五臟之氣妄動者,皆火也。是以各臟有疾,皆能與包絡之火,合動而作悸,如是者,當自各臟補瀉其火起之由”。清代陳士鐸《石室秘錄》提出治療心悸用補藥的同時要用瀉火藥、自不補則火不能息,補心而又加去火之藥則得生矣,,。以上醫家從不同角度認識到火熱與心悸、怔忡的關系密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治療心系病的藥物黃連4份,苦參8份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心系病的藥物:黃連4份,苦參8份,炙甘草6份,云獲荃10份,太子參15份,麥冬8份,五味子3份,石葛蒲5份,天麻6份,珍珠母20份,雞內金10份,丹參10份,當歸10份,玉竹8份。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治療心系病的藥物黃連4份,苦參8份,炎甘草6份,云獲筌10份,太子參15份,麥冬8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呂曉春,楊治國,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力宇倉儲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