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室內層疊式海草人工繁殖裝置,包括海水容器、水草附著架、燈光架;所述海水容器的兩端分別設置對流泵;所述水草附著架采用多層網格結構,每層網格的網目自上而下逐步變大;所述燈光架由燈架、支撐架和懸掛繩構成,其中燈架上設有水草專用燈,燈架與支撐架固連,懸掛繩設置在支撐架上。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成本低廉,經久耐用,通過模擬自然環境,能夠提高海草繁殖效率,并且不易受外界條件的限制,能夠做到在室內快速繁殖大量的海草,為開展海草床的保護和人工修復提供一條有效的途徑。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海草的人工繁殖裝置,具體是一種可用于多種海草在室內快速人工繁殖的室內層疊式海草人工繁殖裝置,以減少人為的海草床破壞,達到保護海洋生態的目的。
技術介紹
海草是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海岸附近淺海中的一種植物,被認為是在演化過程中再次下海的植物,常在潮下帶海水中形成海草床。海草床、珊瑚礁和紅樹林并稱為海洋生態三大系統。海草在海洋生態系統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海草根系發達,有利于抵御風浪對近岸底質的侵蝕,對海洋底棲具有保護作用;海草作為沉積物的捕獲者,具有穩定底泥沉積物的作用,并改善水的透明度;海草群落又是許多動物的重要棲息地和隱蔽場所;海草通過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溶于水體,對溶解氧起到補充作用,改善漁業環境;海草葉片的木質素含量低,纖維素含量高,可用于造紙;同時,海草還是許多動物和人的一種直接的食物來源。由此可見海草是具有多功能、多用途和經濟價值高的海底海洋植物。然而,由于人為的活動和自然環境的惡化,海草床正面臨著嚴重的退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3年首次發表了針對世界沿海地區海草床分布的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在過去的10年中,已經有約2. 6萬平方公里的海草生態區消失,減少了 14. 7%,海草床的生態環境遭受著嚴重的威脅。美國弗雷德里克·肖特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組監測了 17個國家的45個場地的海草情況,發現幾乎所有監測場地的海草都正在衰退。由于海草和海草床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對于當前海草和海草床所面臨的退化問題,開展海草床的保護和人工修復來減緩退化速度是一條有效的途徑,海草的人工繁殖又是開展這項工作的前提,經檢索,目前尚未發現有關海草的室內人工繁殖的裝置的報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室內層疊式海草人工繁殖裝置,通過模擬自然環境,能夠提高海草繁殖效率,并且不易受外界條件的限制,能夠做到在室內快速繁殖大量的海草。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室內層疊式海草人工繁殖裝置,包括海水容器、水草附著架、燈光架;所述海水容器的兩端分別設置對流泵,可推動容器內水流動,使容器內的海水可以模擬大海的海水流動;所述水草附著架采用多層網 格結構,每層網格的網目自上而下逐步變大,用于放置海草;所述燈光架由燈架、支撐架和懸掛繩構成,其中燈架上設有水草專用燈,燈架與支撐架固連,用于穩固燈架,懸掛繩設置在支撐架上,可將支撐架懸掛在海水容器上方,用于模擬陽光照射。繁殖海草時,將水草附著架放入海水容器,將海水放入海水容器中使海水沒過水草附著架,把海草分點放置在水草附著架上,燈光架懸掛于海水容器上方。啟動對流泵使海水流動,開啟水草專用燈進行照射,經過一段時間繁殖,海草就可以長滿水草附著架。拆掉水草附著架上的每層網格,換上新的網格即可進行下一輪的繁殖,而拆掉的網格便可以進行海草床的修復工作。在海水容器上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可方便海水更換。所述水草附著架的每層網格采用可拆裝式結構。所述燈光架上設置水草專用燈定時控制器,用于控制水草專用燈的開燈和關燈。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成本低廉,經久耐用,通過模擬自然環境,能夠提高海草繁殖效率,并且不易受外界條件的限制,能夠做到在室內快速繁殖大量的海草,為開展海草床的保護和人工修復提供一條有效的途徑。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海水容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水草附著架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燈光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海水容器;2、對流泵;3、水草附著架;4、網格;5、燈光架;6、燈架;7、支撐 架;8、懸掛繩。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在圖1中所示的結構中,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海水容器I用于盛裝海水,長2. 70米,寬1.70米,高O. 70米,在海水容器的兩端分別設置對流泵2,可推動容器內水流動,使容器內的海水可以模擬大海的海水流動。在圖2中所示的結構中,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水草附著架3采用三層網格結構,架長2.00米,寬1. 55米,高O. 50米,網格4采用可拆裝式結構,方便網格的裝拆,每層網格之間距離為O. 20米,最下層的高為O. 10米,每層網格4的網目自上而下分別為5目、10目、18目,用于放置海草。在圖3中所示的結構中,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燈光架5由燈架6、支撐架7和懸掛繩8構成,燈架長1. 65米,寬為1. 05米,在燈架6上設有由定時控制器控制水草專用燈,使其早7點開燈,晚6關燈;燈架6與支撐架7固連,用于穩固燈架,支撐架長1. 65米,寬為1. 20米;懸掛繩設置在支撐架上,可將支撐架懸掛在海水容器上方,用于模擬陽光照射。繁殖海草時,把海水容器I放置室內,再把水草附著架3放入海水容器I中,最后把燈光架5懸掛于水草附著架3的正上方。向海水容器I中注入海水,使海水沒過水草附著架15cm,調整燈光架5中的水草專用燈使其距離水草附著架頂層的距離為50cm。把海草分點放置在水草附著架的網格4上面,啟動對流泵24h運行,開啟水草專用燈,在定時控制器的控制下使其早7點開燈,晚6關燈。經過大約10-12天,海草就可以長滿水草附著架3的網格4。拆掉網格,換上新的網格即可進行下一輪的繁殖,而拆卸下來的網格便可以用于海草床的修復工作。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 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室內層疊式海草人工繁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海水容器、水草附著架、燈光架;所述海水容器的兩端分別設置對流泵;所述水草附著架采用多層網格結構,每層網格的網目自上而下逐步變大;所述燈光架由燈架、支撐架和懸掛繩構成,其中燈架上設有水草專用燈,燈架與支撐架固連,懸掛繩設置在支撐架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室內層疊式海草人工繁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海水容器、水草附著架、燈光架;所述海水容器的兩端分別設置對流泵;所述水草附著架采用多層網格結構,每層網格的網目自上而下逐步變大;所述燈光架由燈架、支撐架和懸掛繩構成,其中燈架上設有水草專用燈,燈架與支撐架固連,懸掛繩設置在支撐架上。2.根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衛東,沈銘輝,李向明,劉天密,陳益勝,
申請(專利權)人:海南省水產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