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水耕植物栽培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583975 閱讀: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18:24
    一種水耕植物栽培裝置,該水耕植物栽培裝置包含有一用以容置一營養液的養液盛盤、復數個第一凸起部與復數個第二凸起部。該養液盛盤至少包含一相對的第一長側壁與第二長側壁。該些第一凸起部分別接觸該第一長側壁,且該些第一凸起部不接觸該第二長側壁而分別形成一第一開口。該些第二凸起部分別接觸該第二長側壁,且該些第二凸起部不接觸該第一長側壁而分別形成一第二開口。還值得注意的是,該些第一凸起部與該些第二凸起部是間隔排列,且該些第一凸起部與該些第二凸起部的延伸方向是垂直于該營養液的注入方向。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是有關于一種水耕植物栽培裝置,尤指一種達成高透氧性(highoxygenpermeability)目的的水耕植物栽培裝置。
    技術介紹
    水耕栽培為無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的方式之一,主要是將植物根部浸潤于營養液之中,藉由營養液提供植物所需的養分與元素,以取代傳統的土耕栽培方式,因此又稱為養液栽培(nutri cuIture)。由于傳統的水耕栽培是以海綿固定植株,而植物的根部則直接浸泡于營養液中,而植物根部長時間的浸泡于營養液中常發生根部缺氧的問題,不僅影響植株的生長,還可能導致根部的細胞死亡,即產生爛根而導致作物死亡。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公知技術已提出將空氣補充至營養液中的方法,例如利用幫浦送氣,以增加營養液中的溶氧量。但現有的方法必須利用外部裝置不間斷地將氣體送入,不但產生了增加成本以及消耗電力等缺點夕卜,仍然無法有效地解決水耕栽培中植物容易爛根的問題。因此,目前仍需要一種可達到高透氧性的目的,以避免植物爛根,并且可改善植物生長情形的水耕植物栽培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申請專利范圍,提供一種水耕植物栽培裝置,該水耕植物栽培裝置包含有一用以容置一營養液的養液盛盤、復數個第一凸起部與復數個第二凸起部。該養液盛盤至少包含一相對的第一長側壁與第二長側壁。該些第一凸起部分別接觸該第一長側壁,且該些第一凸起部不接`觸該第二長側壁而分別形成一第一開口。該些第二凸起部分別接觸該第二長側壁,且該些第二凸起部不接觸該第一長側壁而分別形成一第二開口。更值得注意的是,該些第一凸起部與該些第二凸起部是間隔排列(alternatelyarranged),且該些第一凸起部與該些第二凸起部的延伸方向是垂直于該營養液的注入方向。根據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申請專利范圍,還提供一種水耕植物栽培裝置,該水耕植物栽培裝置包含有一對末端部養液盛盤、至少一第一中間部養液盛盤以及至少一第二中間部養液盛盤。該些末端部養液盛盤分別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短側壁與一第二短側壁,以及一垂直該第一短側壁與該第二短側壁的長側壁,該些長側壁分別具有一開口,該些末端部養液盛盤還分別包含一第一凸起部,該第一凸起部接觸該第一短側壁,且該第一凸起部不接觸該第二短側壁而形成一第一開口。該第一中間部養液盛盤具有相對的一第三短側壁與一第四短側壁,該第一中間部養液盛盤還包含一第二凸起部,該第二凸起部接觸該第四短側壁,且該第二凸起部不接觸該第三短側壁而形成一第二開口。而該第二中間部養液盛盤具有相對的一第五短側壁與一第六短側壁,該第五短側壁鄰接該第三短側壁且該第六短側壁鄰接該第四短側壁,該第二中間部養液盛盤還包含一第三凸起部,該第三凸起部接觸該第五短側壁,且該第三凸起部不接觸該第六短側壁而形成一第三開口。更值得注意的是,該第一中間部養液盛盤與該第二中間部養液盛盤是間隔地排列設置于該對末端養液盛盤之間。根據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水耕植物栽培裝置,是藉由延伸方向垂直于營養液注入方向的第一凸起部與第二凸起部造成養液的擾動激流,而增加營養液的含氧量,因此不再需要額外的打氣裝置將氣體送入。并且藉由不同開口的設置作為水流引道,故可更促進營養液的循環流動,使得營養液的混合更加均勻。附圖說明圖1至圖4為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水耕植物栽培裝置的一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中圖2為圖1中沿A-A’切線所得的示意圖。圖5為本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水耕植物栽培裝置的一變化型的示意圖。圖6至圖7為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水耕植物栽培裝置的一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中圖7為圖6中沿B-B’剖線所得的示意圖。圖8為第二較佳實施例的一變化型的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I水耕植物栽培裝置10養液盛盤 IOOa 第一長側壁IOOb 第二長側壁102a 第一短側壁102b 第二短側壁 104 入水口106出水口 12 第一凸起部12a 第一斜面12b 第二斜面122 第一開口14 第二凸起部14a 第三斜面14b 第四斜面142 第二開口16 定植板162 入水口164 出水孔18定植孔2水耕植物栽培裝置20末端部養液盛盤 20a 第一短側壁20b 第二短側壁20c 長側壁202 開口210 第一凸起部210a 第一斜面210b 第二斜面212 第一開口22 第一中間部養液盛盤22a 第三短側壁22b 第四短側壁220 第二凸起部220a 第三斜面220b 第四斜面222 第二開口24第二中間部養液盛盤24a 第五短側壁24b 第六短側壁240 第三凸起部240a 第五斜面240b 第六斜面242 第三開口PL 植物A-A’ 剖線B-B’ 剖線D^D2養液流動方向 Θ1、Θ2仰角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閱圖1至圖4。圖1至圖4為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水耕植物栽培裝置的一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中,圖1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水耕植物栽培裝置的部分的一上視圖,圖2則為圖1中沿Α-Α’切線所得的示意圖。如圖1與圖2所示,本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水耕植物栽培裝置I包含一養液盛盤10,其為一呈水平擺設的容器,用以容置一營養液。養液盛盤10包含一相對的第一長側壁IOOa與第二長側壁100b,以及相對的第一短側壁102a與第二短側壁102b。由于營養液需要定期更新以避免發生部分離子的堆積或偏酸及偏堿,而導致植株發生營養缺失或枯萎,因此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水耕植物栽培裝置I是于養液盛盤10的第一短側壁102a與第二短側壁102b上分別設置一入水口 104以及一出水口 106,且如圖1所示,入水口 104以及出水口 106呈對角設置。另外需注意的是,本實施例中,入水口 104的高度大于出水口 106的高度。舉例來說,當本實施例的第一短側壁102a與第二短側壁102b高度為14 17公分時,入水口 104的高度約為11 12公分,而出水口 106的高度約為8 9公分,因此營養液可在無須外力介入的前提下完成循環更新。然而,熟習該技藝的人士應知,上述范圍僅為本實施例的例示,故不限于此。請繼續參閱圖1與圖2。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水耕植物栽培裝置I還包含復數個第一凸起部12與復數個第二凸起部14。第一凸起部12分別接觸第一長側壁100a,但第一凸起部12不接觸第二長側壁100b,因此第一凸起部12于靠近第二長側壁IOOb的一端分別形成一第一開口 122。另外,第二凸起部14則分別接觸第二長側壁100b,但不接觸第一長側壁100a,因此第二凸起部14于靠近第一長側壁IOOa的一端分別形成一第二開口 142。更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凸起部12與第二凸起部14如圖1與圖2所示間隔排列(alternatelyarranged),且第一凸起部12與第二凸起部14的延伸方向皆垂直于營養液的注入方向Dp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開口 122皆對應于出水口 106而設置于第二長側壁IOOb處,而第二開口 1 42皆是對應入水口 104而設置于第一長側壁IOOa處。而在養液盛盤10的底部,可設置一防水布,以避免營養液流失。另外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開口 122與第二開口 142的寬度可為2 3公分,但不限于此。此外需注意的是,如圖2所示,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2與第二凸起部14為波浪狀的凸起部,因此第一凸起部12分別具有一第一斜面12a與一第二斜面12b,第一斜面12a面對入水口 10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耕植物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養液盛盤,用以容置一養液,該養液盛盤包含一相對的第一長側壁與第二長側壁;復數個第一凸起部,分別接觸該第一長側壁,且該些第一凸起部不接觸該第二長側壁而分別形成一第一開口;以及復數個第二凸起部,分別接觸該第二長側壁,且該些第二凸起部不接觸該第一長側壁而分別形成一第二開口;其中該些第一凸起部與該些第二凸起部是間隔排列(alternately?arranged),且該些第一凸起部與該些第二凸起部的延伸方向是垂直于該養液的注入方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耕植物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養液盛盤,用以容置一養液,該養液盛盤包含一相對的第一長側壁與第二長側壁; 復數個第一凸起部,分別接觸該第一長側壁,且該些第一凸起部不接觸該第二長側壁而分別形成一第一開口 ;以及 復數個第二凸起部,分別接觸該第二長側壁,且該些第二凸起部不接觸該第一長側壁而分別形成一第二開口 ;其中 該些第一凸起部與該些第二凸起部是間隔排列(alternately arranged),且該些第一凸起部與該些第二凸起部的延伸方向是垂直于該養液的注入方向。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耕植物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養液盛盤還包含一相對的第一短側壁與第二短側壁,一設置于該第一短側壁上的入水口以及一設置于該第二短側壁上的出水口。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耕植物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入水口的高度大于該出水口的高度。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耕植物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入水口與該出水口是呈對角設置。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耕植物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些第一開口是對應于該出水口,而該些第二開口是對應該入水口。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耕植物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些第一凸起部分別具有一第一斜面與一第二斜面,該第一斜面面對該入水口而該第二斜面面對該出水口,且該第二斜面的仰角大于該第一斜面的仰角,該些第二凸起部分別具有一第三斜面與一第四斜面,該第三斜面面對該入水口而該第四斜面面對該出水口,且該第四斜面的仰角大于該第三斜面的仰角。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耕植物栽培裝置,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洲獎蔡雯莉張哲維
    申請(專利權)人:華映視訊吳江有限公司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国产高清无码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精品高潮呻吟99av无码视频|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无码专区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爆乳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免费| 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亚洲av无码电影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中文字幕有码无码AV|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蜜桃|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体验区|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