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內嵌式觸摸屏及顯示裝置,用以降低內嵌式觸摸屏中觸摸感應電極的電阻,提高內嵌式觸摸屏的觸控效果。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內嵌式觸摸屏包括: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多個彩色像素區(qū)和位于所述彩色像素區(qū)之間的遮光區(qū),還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沿第一方向分布的多條觸摸感應電極,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沿與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分布的觸摸驅動電極;其中,所述觸摸感應電極的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區(qū)和至少一種顏色的所述彩色像素區(qū)的部分區(qū)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內嵌式觸摸屏及顯示裝置
本技術涉及顯示
,尤其涉及一種內嵌式觸摸屏及顯示裝置。
技術介紹
觸摸屏(Touch Panel)作為一種輸入媒介,和顯示屏一起形成觸摸顯示屏,觸摸顯 示屏已經逐漸成為顯示領域的主流。目前應用最廣的觸摸屏為外掛于顯示屏外側的外掛式觸摸屏(Add onTouch Panel)和內嵌于顯示屏內的內嵌式觸摸屏(In cell Touch Panel)。外掛式觸摸屏顯示屏 與觸摸屏分開生產,然后貼合到一起成為具有觸摸和顯示功能的觸摸顯示屏。隨著平板顯示器所要求的光學特性和電學特性的不斷提高,以及消費者對薄化平 板顯示器的需求,在工藝條件和顯示效果不變的情況下,設計出寬視角、高性能、低成本、超 薄的觸摸顯示屏逐漸成為各大廠商追求的主要目標。現有的外掛式觸摸顯示屏存在結構復 雜、制作成本較高、光透過率較低、模組較厚等缺點。內嵌式觸摸屏包括觸摸驅動(Touch Driving)電極和觸摸感應(TouchSensing)電 極,分別為觸摸驅動電極和觸摸感應電極施加電壓,二者之間形成電場實現觸摸感應的功 能(也即觸控功能)。目前的內嵌式觸摸屏,主要是在上基板上在與遮光區(qū)相對應的區(qū)域制作觸摸感應 電極,但是對于高分辨率的顯示裝置,遮光區(qū)的線寬(CD)較窄,在與遮光區(qū)相對應的區(qū)域制 作Touch Sensing電極容易發(fā)生上基板和下基板對位偏移,Touch Sensing電極覆蓋的區(qū) 域很容易超出BM區(qū)域,有可能位于與部分彩色像素區(qū)相對應的區(qū)域,當Touch Sensing電 極覆蓋的區(qū)域覆蓋與部分彩色像素區(qū)相對應的區(qū)域時,會對像素Pixel區(qū)域的顯示電場造 成影響。另外,遮光區(qū)的線寬較窄,制作出的與遮光區(qū)的線寬相對應的TouchSensing電極 較窄,Touch Sensing電極的阻值較大,造成電極信號延遲(RCLoading)比較大,觸摸屏的觸控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 一種內嵌式觸摸屏及顯示裝置,用以降低內嵌式觸摸屏 中觸摸感應電極的電阻,提高內嵌式觸摸屏的觸控效果。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內嵌式觸摸屏,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 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多個彩色像素區(qū)和位于所述彩色像素區(qū)之間的遮光區(qū),還包括形成 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沿第一方向分布的多條觸摸感應電極,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沿與 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分布的觸摸驅動電極;其中,所述觸摸感應電極的投影位于所述 遮光區(qū)和至少一種顏色的所述彩色像素區(qū)的部分區(qū)域。較佳地,投影位于至少一種顏色的所述彩色像素區(qū)的部分區(qū)域的觸摸感應電極, 具體位于其中至少一列藍色像素區(qū)沿該藍色像素區(qū)邊緣向中心延伸的具有一定寬度的區(qū)域。較佳地,投影位于其中至少一列藍色像素區(qū)的觸摸感應電極,具體位于沿該藍色 像素區(qū)的至少一邊的邊緣向中心延伸的具有一定寬度的區(qū)域。較佳地,投影位于其中至少一列藍色像素區(qū)的觸摸感應電極,具體位于沿該藍色 像素區(qū)的兩個短邊的邊緣和一個長邊的邊緣向中心延伸的具有一定寬度的區(qū)域。較佳地,所述觸摸驅動電極為公共電極,所述公共電極為在與每個彩色像素區(qū)相 對應的位置具有多個狹縫的狹縫狀電極;每個狹縫的兩端延伸至與彩色像素區(qū)相對應的短 邊邊緣,且每個狹縫的兩端具有沿第一方向一定長度的拐角。較佳地,沿藍色像素區(qū)的兩個短邊的邊緣向中心延伸的區(qū)域面積不大于拐角區(qū)域 的面積。較佳地,所述觸摸感應電極包括多條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第一觸摸感應子電極;第一觸摸感應子電極位于相鄰的紅色像素區(qū)和綠色像素區(qū)之間的遮光區(qū),以及位 于相鄰的藍色像素區(qū)和紅色像素區(qū)之間的遮光區(qū);或者第一觸摸感應子電極位于相鄰的紅色像素區(qū)和綠色像素區(qū)之間的遮光區(qū),以及位 于相鄰的藍色像素區(qū)和綠色像素區(qū)之間的遮光區(qū)。較佳地,所述觸摸感應電極還包括多條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二觸摸感應子電極; 每條第二觸摸感應子電極位于相鄰的兩行彩色像素區(qū)之間;每條第二觸摸感應子電極與所 述第一觸摸感應子電極電性相連。較佳地,所述公共電極為多條沿第二方向設置的狹縫狀ITO電極。較佳地,每條狹縫狀ITO電極的寬度為2mnT6mm。[0021 ] 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上述內嵌式觸摸屏。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內嵌式觸摸屏及顯示裝置,通過第二基板在第一基 板上設置多條觸摸感應電極,觸摸驅動電極和觸摸感應電極之間形成電場實現觸摸功能。 其中,每條觸摸感應電極位于第一基板上相鄰兩列彩色像素區(qū)之間的遮光區(qū),以及位于其 中至少一列彩色像素區(qū),沿該彩色像素區(qū)邊緣向中心延伸的具有一定寬度的區(qū)域。第一基 板相比較現有技術,增加了觸摸感應電極的寬度,降低了觸摸感應電極的電阻,提高了內嵌 式觸摸屏的觸控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內嵌式觸摸屏整體結構的截面示意圖;圖2為現有遮光區(qū)和像素單元相對位置關系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觸摸驅動電極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觸摸驅動電極的結構示意圖以及觸摸感電 極與遮光區(qū)之間位置關系的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狹縫狀公共電極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第三實施例提供的觸控感應電極結構示意圖以及觸控感應電 極與像素單元之間位置關系的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基板上設置實施例三提供的觸摸感應電極 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基板上包括第二絕緣層的內嵌式觸摸屏的 截面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第二基板和第一基板對盒后的內嵌式觸摸屏的 俯視不意圖;圖10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內嵌式觸摸屏用于圖像顯示和觸摸功能的時序 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 一種內嵌式觸摸屏及顯示裝置,用以降低內嵌式觸摸屏 中觸摸感應電極的電阻,提高內嵌式觸摸屏的觸控效果,并且實現一種結構簡單、成本較低 的內嵌式觸摸屏。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內嵌式觸摸屏,包括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多個彩色像素區(qū)和位于 所述彩色像素區(qū)之間的遮光區(qū),還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沿第一方向分布的多條觸 摸感應電極,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沿與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分布的觸摸驅動電 極;其中,所述觸摸感應電極的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區(qū)和至少一種顏色的所述彩色像素區(qū)的 部分區(qū)域。這樣的設計方式,增加了整個觸摸感應電極的寬度,降低了觸摸感應電極的電 阻,提高了內嵌式觸摸屏的觸控效果。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內嵌式觸摸屏可以但不限于為觸摸功能集成在平面內 開關(IPS, In-Plane Switch)模式的液晶顯示器、高級超維場開關(ADS, 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模式的液晶顯示器,或TN模式的液晶顯示器。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內嵌式觸摸屏進行詳細地說明。附圖中各層薄膜厚度和形狀不反映內嵌式觸摸屏及顯示裝置的真實比例,目的只 是示意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以液晶顯示屏為例說明,所述第一方向可以是縱向,所述第二方向可以是橫 向;所述第一基板可以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可以為陣列基板。參見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內嵌式觸摸屏的截面示意圖,內嵌式觸 摸屏,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二基板2和第一基板I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內嵌式觸摸屏,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多個彩色像素區(qū)和位于所述彩色像素區(qū)之間的遮光區(qū),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沿第一方向分布的多條觸摸感應電極,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沿與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分布的觸摸驅動電極;其中,所述觸摸感應電極的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區(qū)和至少一種顏色的所述彩色像素區(qū)的部分區(qū)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內嵌式觸摸屏,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多個彩色像素區(qū)和位于所述彩色像素區(qū)之間的遮光區(qū),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沿第一方向分布的多條觸摸感應電極,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沿與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分布的觸摸驅動電極; 其中,所述觸摸感應電極的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區(qū)和至少一種顏色的所述彩色像素區(qū)的部分區(qū)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嵌式觸摸屏,其特征在于,投影位于至少一種顏色的所述彩色像素區(qū)的部分區(qū)域的觸摸感應電極,具體位于其中至少一列藍色像素區(qū)沿該藍色像素區(qū)邊緣向中心延伸的具有一定寬度的區(qū)域。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嵌式觸摸屏,其特征在于,投影位于其中至少一列藍色像素區(qū)的觸摸感應電極,具體位于沿該藍色像素區(qū)的至少一邊的邊緣向中心延伸的具有一定寬度的區(qū)域。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嵌式觸摸屏,其特征在于,投影位于其中至少一列藍色像素區(qū)的觸摸感應電極,具體位于沿該藍色像素區(qū)的兩個短邊的邊緣和一個長邊的邊緣向中心延伸的具有一定寬度的區(qū)域。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嵌式觸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摸驅動電極為公共電極,所述公共電極為在與每個彩色像素區(qū)相對應的位置具有多個狹縫的狹縫狀電極;每個狹縫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海生,董學,劉紅娟,丁小梁,楊盛際,趙衛(wèi)杰,劉英明,任濤,王磊,王春雷,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