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凈水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8583044 閱讀: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7:29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凈水系統,包括池塘及三個分隔件,池塘包括底壁及設于底壁兩相對的第一側緣的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三個分隔件的底部均設置于底壁,三個分隔件中的第一個分隔件與第三個分隔件的第一側設置于第一側壁,第二個分隔件的第一側設置于第二側壁,以將池塘依次分成沉淀區、消毒區、降解區及貯水區,第一個分隔件與第三個分隔件的第二側與第二側壁之間間隔一定距離以形成第一開口及第三開口,第二個分隔件的第二側與第一側壁之間間隔一定距離以形成第二開口,每一分隔件的第一側與第二側相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凈水系統通過在池塘設置三個分隔件將池塘分成沉淀區、消毒區、降解區及貯水區,實現了一池多級凈水,降低了凈水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水體處理凈化
    ,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水產養殖的凈水系統
    技術介紹
    在水產養殖中,特別是高密度集約化的工廠化育苗及養殖生產中,為了有效地控制病害的發生,養殖用水必須經過沉淀、消毒、凈化、貯存后進入養殖生產環節。為了滿足養殖生產需要一般設置有二個以上的沉淀消毒池,一個沉淀池的水進行沉淀消毒,另一個池的水通過抽水泵站進入并養蝦或育苗等養殖生產環節中。沉淀池子多占地面積大,進水閘和泵站等設備投資大,對于小規模的漁業生產經營者較難實現。如果是單個池進行沉淀消毒凈化,不能連續供水且通常水質不易穩定,養殖期間的病害多。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以上情況,有必要提供一種用于降低水產養殖凈水成本且可以連續供水的凈水系統。根據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的凈水系統,包括池塘及三個分隔件,池塘包括底壁及設于底壁兩相對的第一側緣的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三個分隔件的底部均設置于底壁,三個分隔件中的第一個分隔件與第三個分隔件的第一側設置于第一側壁,第二個分隔件的第一側設置于第二 側壁,以將池塘依次分成沉淀區、消毒區、降解區及貯水區,三個分隔件中的第一個分隔件與第三個分隔件的第二側與第二側壁之間間隔一定距離以形成第一開口及第三開口,第二個分隔件的第二側與第一側壁之間間隔一定距離以形成第二開口,每一分隔件的第一側與第二側相對。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側壁設有與外界水源連通并位于沉淀區內的進水口。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包括設于第一側壁頂部且靠近貯水區的水泵,水泵包括深入貯水區且靠近第一側壁的導水管。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池塘還包括設置于底壁兩相對的第二側緣的兩第三側壁,一定距離占第三側壁長度的比例為2%到5%。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每一個分隔件包括塑料膜墻,塑料膜墻包括第一側及與第一側相對的第二側,塑料膜墻的底部埋入底壁,且第一個分隔件及第三個分隔件的塑料膜墻的第一側埋入第一側壁,第二個分隔件的塑料膜墻的第一側埋入第二側壁,三個分隔件中的第一個分隔件與第三個分隔件的塑料膜墻的第二側與第二側壁之間間隔一定距離以形成第一開口及第三開口,第二個分隔件的塑料膜墻的第二側與第一側壁之間間隔一定距離以形成第二開口。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每一個分隔件包括多根垂直埋入底壁的木樁,多根木樁排成垂直于底壁兩第一側緣的一列,塑料膜墻的表面固定于木樁。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塑料膜墻埋入底壁的深度至少為30厘米。本技術凈水系統通過在池塘的底壁設置三個分隔件將池塘依次分成沉淀區、消毒區、降解區及貯水區,外接水源的水首先流入沉淀區在沉淀區沉淀、進入消毒區消毒、在降解區將未完全反應的消毒物質降解,使得外界水源流入池塘的水達到養殖用水的標準,最后進入貯水區存儲,從而實現了一池多級凈水的功能,降低了小規模水產養殖的凈水成本。另,貯水區內的水被利用后,外界水源內的水會源源不斷的流入池塘,進行凈化,從而使該凈水系統連續供水。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凈水系統的一實施方式的俯視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凈水系統的截面示意圖;圖3為圖1中池塘的第一側壁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說明。請參照圖1至圖3,本技術凈水系統包括池塘10、分隔件20及水泵30。池塘10的截面呈梯形,包括底壁12、第一側壁13、第二側壁14、兩第三側壁16。第一側壁13及第二側壁14垂直地設置于底壁12兩相對的第一側緣。兩第三側壁16的長度短于第一側壁13的長度。兩第三側壁16傾斜地設置于底壁12兩相對的第二側緣。第一側壁13設有與外界水源相通的進水口 130。三個分隔件20設置于池塘10內,將池塘10分成四個區域。該四個區域依次為沉淀區100、消毒區102、降解區104及貯水區106。其中,池塘10的進水口 130位于沉淀區100內。本實施方式中,三個分隔件20相互平行且相鄰兩個分隔件20之間的間距相同。每個分隔件20包括垂直地埋入池塘10的底壁12的多根木樁22及垂直地埋入池塘10的底壁12且表面固定于木樁22的塑料膜墻24。本實施方式中,塑料膜墻24通過尼龍繩扎固于木樁22。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還可以通過萬能膠將塑料膜墻24粘固于木樁22或通過鐵釘將塑料膜墻24固定在木樁22上。多根木樁22等間隔地埋入池塘10的底壁,且排列成垂直于池塘10的底壁12兩第一側緣的一列。塑料膜墻24呈方形,包括底部及垂直于底部的第一側及與第一側相對的第二側。塑料膜墻24的底部埋入池塘10的底壁12的深度至少為30厘米,以避免塑料膜墻24在水浮力的作用下上浮。三個分隔件20的塑料膜墻24依次排列,將池塘10分成上述四個區域。三個分隔件20中的第一個分隔件20及第三個分隔件20的塑料膜墻24的第一側埋入池塘10的第一側壁13,第二側與池塘10的第二側壁14間隔一定距離以分別形成第一開口 202及第三開口 206。第二個分隔件20的塑料膜墻24的第一側埋入池塘10的第二側壁14,第二側與池塘10的第一側壁13間隔一定距離以形成第二開口 204。該一定距離所占池塘10的第三側壁16的長度的比列為2%到5%。水泵30設置于池塘10的第一側壁13的頂面,且靠近貯水區106。水泵30包括伸入貯水區106且靠近第一側壁13的導水管32。使用時,外界水源內里的水從池塘10的進水口 130依次流入沉淀區100、消毒區102、降解區104及貯水區106,在池塘10內的水位與水源的水位等高后,池塘10停止進水。然后在池塘10內投入消毒物質,在經過2兩天的化學反應后,池塘10內的水達到養殖用水標準。在池塘10內的水達到養殖用水標準后,在池塘10內投入養殖需要的微生物。然后通過水泵30從貯水區106將水抽出提供給養殖戶。貯水區106內的水被水泵抽出后,池塘10內的水位降低,水源內的水自動從進水口 130流入池塘10的沉淀區100。流入的水首先在沉淀區100內沉淀,然后經過一點時間的沉淀后經過第一開口 202流入消毒區102。可以理解的,當養殖戶開始使用靜止裝置內的水后,會定期的向消毒區102投放消毒物質并向貯水區106投放養殖所需要的微生物。在消毒區102內,從水源流入池塘10內的未被消毒的水會被消毒,然后經過一端時間后從第二開口 204流入降解區104。在降解區未完全反應的消毒物質會繼續反應,經過一段時間降解后使從水源流入的水達到養殖用水的標準。然后從外界水源流入的水將經過第三開口 206流入貯水區106,通過水泵提供給養殖戶使用。本實施方式中,進水口 130設于第一側壁13,第一開口 202及第三開口 206靠近池塘10的第二側壁14,第二開口 204靠近池塘10的第一側壁13,水泵30的導水管32設于貯水區106且靠近池塘10的第一側壁13,可以理解的水在池塘10內流動時沿著尾端與首端相連的兩個U字構成的路線移動。這樣可以確保水源流入池塘10內的未被凈化的水在池塘10的每個區域內停留時間足夠長,使得未被凈化的水能夠充分的被凈化,達到養殖用水的標準。本技術凈水系統通過在池塘10的底壁12設置三個分隔件20將池塘10依次分成沉淀區100、消毒區102、降解區104及貯水區106,外接水源的水首先流入沉淀區100在沉淀區100沉淀、進入消毒區102消毒、在降解區104將未完全反應的消毒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凈水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塘(10)及三個分隔件(20),所述池塘(10)包括底壁(12)及設于所述底壁(12)兩相對的第一側緣的第一側壁(13)及第二側壁(14),三個分隔件(20)的底部均設置于所述底壁(12),三個分隔件(20)中的第一個分隔件(20)與第三個分隔件(20)的第一側設置于所述第一側壁(13),第二個分隔件(20)的第一側設置于所述第二側壁(14),以將所述池塘(10)依次分成沉淀區(100)、消毒區(102)、降解區(104)及貯水區(106),三個分隔件(20)中的第一個分隔件(20)與第三個分隔件(20)的第二側與所述第二側壁(14)之間間隔一定距離以形成第一開口(202)及第三開口(206),第二個分隔件(20)的第二側與所述第一側壁(13)之間間隔一定距離以形成第二開口(204),每一分隔件(20)的第一側與第二側相對。

    【技術特征摘要】
    1.凈水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塘(10)及三個分隔件(20),所述池塘(10)包括底壁(12)及設于所述底壁(12)兩相對的第一側緣的第一側壁(13)及第二側壁(14),三個分隔件(20)的底部均設置于所述底壁(12),三個分隔件(20)中的第一個分隔件(20)與第三個分隔件(20)的第一側設置于所述第一側壁(13),第二個分隔件(20)的第一側設置于所述第二側壁(14),以將所述池塘(10)依次分成沉淀區(100)、消毒區(102)、降解區(104)及忙水區(106),三個分隔件(20)中的第一個分隔件(20)與第三個分隔件(20)的第二側與所述第二側壁(14)之間間隔一定距離以形成第一開口(202)及第三開口(206),第二個分隔件(20)的第二側與所述第一側壁(13)之間間隔一定距離以形成第二開口(204),每一分隔件(20)的第一側與第二側相對。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凈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壁(13)設有與外界水源連通并位于所述沉淀區(100)內的進水口(130)。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凈水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于所述第一側壁(13)頂部且靠近所述貯水區(106)的水泵(30),所述水泵(30)包括深入所述貯水區(106)且靠近所述第一側壁(13)的導水管(32)。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凈水系統,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倪建忠張杰
    申請(專利權)人:南通市水產技術推廣指導站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 |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 亚洲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 狠狠躁狠狠躁东京热无码专区|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男人av无码天堂|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3D|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app|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在线|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电影|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波多野结衣VA无码中文字幕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