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荔枝貯藏、運輸保鮮方法,包括于晴天清晨采摘成熟度為8成的荔枝,鮮果經低溫運輸、選果,放入具有殺菌、降解農藥功效的臭氧水溶液中對果實作漂洗和殺菌,再做進一步人工分撿后送入超聲波清洗水槽并伴隨高溫熱處理進一步清洗、殺蟲滅菌,然后進行冷處理再進入隔離間進行氣體處理,完成氣體處理后進入噴涂保鮮劑工序,然后包裝進入冷庫作低溫貯藏。本發明專利技術實現了半機械化操作,保證了好果率、為延長保鮮期提供了保障;多次、多方式的清洗,徹底清殺了果實表面的泥塵、病菌和害蟲,有效延長了保鮮期,保鮮期達40~50天以上,好果率達90%以上,為國內荔枝大規模出口提供了條件。(*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荔枝貯藏、運輸保鮮方法
本專利技術及一種新鮮水果的貯藏、運輸保鮮方法,特別是指一種針對剛采摘荔枝的貯藏、運輸保鮮方法。
技術介紹
荔枝是難以保鮮的亞熱帶水果,特別在常溫下保鮮更難,一般在常溫下雖能存放1~3天但色澤衰敗、口感不佳。目前荔枝保鮮的方法主要有國內的常規冷處理法,即采摘后用低溫液相殺菌劑(冰水)浸泡清洗并加保鮮劑然后包裝、冷藏的方法,但出冷庫上架后最多也只能存放約一天;另一種方法是先采用熱處理,即用100℃左右的蒸汽蒸殺害蟲、細菌,再進行冷處理,出庫后的保鮮期與前述相同;還有一種保鮮方法是采摘后運到加工廠用專門的硫熏機處理,即利用燃燒硫磺產生的SO2氣體殺滅細菌和害蟲并切斷鮮果中的部分活性酶的硫基,降低其呼吸強度,但加工過程易造成污染且硫熏濃度不易掌握,濃度低起不到殺菌作用,濃度高又使果皮變色、果肉變味,且硫熏后如放置5天以上還必須冷藏,出庫上架期也難以超過兩天。中國ZL99116038.X號專利《荔枝貯運保鮮方法》公開了一種保鮮方法:采摘八成熟的荔枝,篩除爛、裂、受損及有病蟲害果后,用含氯0.1%的殺菌劑清洗并殺菌,后用藥劑作保鮮處理,晾干包裝后進行冷處理,降溫到10℃以下于3~5℃貯藏,其包裝采用防霧保鮮膜,上架銷售時不打開包裝,該專利亦存在顯而易見的弊端。中國ZL00105153.9號專利申請《一種荔枝綜合物理綠色保鮮方法》公開的保鮮程序為去枝采摘、鮮果冷藏運輸、殺蟲滅菌、保溫箱包裝、速凍保質、冷凍貯藏保鮮、冷凍鏈運輸、銷售保鮮、微波解凍還原保鮮,其具體操作方式為采用90~100℃熱水浸泡2~10秒鐘或用熱蒸氣熏10~60秒進行殺蟲滅菌,然后即用配制的1~10℃冷液浸果、晾干,再放入零下20~28℃冷庫貯藏,上架時需微波解凍。該專利申請綜合了前述現有技術,但低溫冷凍對耐寒力極差的嶺南佳果品質存在較大的破壞,不是一種理想的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機械化規范操作為基礎的采摘、鮮果低溫運輸、殺蟲滅菌、涂膜、包裝、入庫冷藏、銷售一條龍成套技術,使鮮果保質-->期達到40~50天以上、開封上架保質期達到3~5天的荔枝貯藏、運輸保鮮方法。根據上述目的設計了一種荔枝貯藏、運輸保鮮方法,該方法包括于晴天清晨采摘成熟度為8成的荔枝,鮮果經低溫運輸、選果、清洗及殺蟲滅菌、包裝冷藏、入出庫、上架銷售,其中低溫運輸過程的溫度為10~20℃;進廠后先對荔枝進行簡單地篩選,除去爛、裂、受損及有病蟲害果,再放入具有殺菌、降解農藥功效的臭氧水溶液中對果實作漂洗和殺菌;清洗后的荔枝進入輸送帶作進一步分撿;分撿后的荔枝送入超聲波清洗水槽進一步清洗、殺蟲滅菌;超聲波清洗后荔枝隨輸送帶進入冷處理間進行冷處理,再進入隔離間進行氣體處理;完成氣體處理后進入保鮮處理工序,然后進行包裝進入冷庫作低溫貯藏。所述的在臭氧水溶液中漂洗時的臭氧濃度為0.05~0.3mg/L,漂洗時間3~5分鐘;漂洗后的進一步分撿是在經臭氧消毒后的封閉間進行;超聲波清洗水槽清洗、冷處理、氣體處理、保鮮處理及包裝入庫也均在相對封閉的獨立間里進行。其中,超聲波清洗伴隨著熱處理,超聲波水槽中盛有40~80℃的熱水,該熱水為100~300PPM?ClO2水溶液,清洗時間10~30秒,超聲波強度為0.5~1KW/cm2;熱處理后的冷處理包括空氣冷卻和水冷卻兩道程序,即經超聲波清洗后的荔枝先在7~10℃的空氣中冷卻1~5分鐘,然后在0~7℃的水中浸泡10~40分鐘,出水后經輸送帶上的海綿滾筒吸干水分進入氣體處理間;氣體處理是指荔枝裸露在2~4℃的臭氧氣體環境20~90分鐘時間;保鮮處理包括向輸送帶上的荔枝噴保鮮藥及對噴藥后的荔枝表面進行風干,其后用0.04~0.05毫米厚度的聚乙烯保鮮膜包裝。另外,前述的整個生產過程用水及生產車間均經臭氧消毒殺菌處理。由于實現了半機械化操作,使荔枝果在整個保鮮處理過程中受到的損傷降到了最低程度,保證了好果率、為延長保鮮期提供了保障;多次、多方式的清洗,最大限度地清潔了荔枝果的表面,較為徹底地清除了附著在凹凸不平的果實表面的泥土、灰塵、病菌和害蟲,有效地延長了保鮮期。經實踐證明,采用本專利技術方法處理的荔枝果保鮮期達40~50天以上,好果率達90%以上,開封上架后的保鮮期達3~5天,適用于各種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和長途海運,并已于2002年成功實現了海、空運輸出口到歐美等國家,為國內荔枝實現大規模出口提供了條件。附圖說明-->附圖是本專利技術的工序流程圖。具體實施方案本專利技術是用物理方法進行綜合保鮮處理,整個流程沒有使用農藥,只輔以使用天然保鮮劑。首先,為了滿足出口檢疫對農藥殘留、無病蟲害的要求,果園按綠色食品產地生態環境質量標準定點,果園生產管理按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執行,以確保生產出優質無病蟲害的果實、減少果實蛀蟲率,降低農藥殘留,打好荔枝貯藏保鮮的基礎。用于長期貯藏及運輸的荔枝,采摘時應以八成熟為宜,這時的果實已基本發育完全,達到食用階段且果皮色澤基本達到最佳狀態,但尚未進入果實衰老階段,較為耐貯藏,在貯藏期還可繼續成熟,貯藏后期其風味甚至可能比貯藏初期更好。七成熟的果實雖耐貯藏,但色澤和風味都較差;九成熟的已過熟不宜用于貯藏,應立即銷售。采摘后的荔枝應立即由車廂溫度為10~20℃的冷藏車運送到加工廠,采用冷藏車的目的是使運輸過程成為整個保鮮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即預冷過程。入廠后先簡單地篩選除去爛、裂、受損及有病蟲害的果實,再放入具有殺菌、降解農藥功效的、濃度為0.05mg~0.3/L的臭氧水溶液中對果實作漂洗和初步殺菌處理;清洗后的荔枝進入經臭氧消毒的、隔離輸送帶間作進一步全面分撿。分撿后的荔枝送入同樣經室內消毒的超聲波清洗水槽隔離間進一步清洗、殺蟲滅菌,該工序的特點是水槽中的水為40~80℃的ClO2水溶液,實為熱處理與超聲波清洗的復合工序。超聲波清洗水槽采用本專利技術人擁有的、已授權的中國ZL01256298.X號專利公開的《一種水果蔬菜清洗、保鮮設備》,該機組結構簡單、實用性強,由于輸送帶傳送速度低,被清洗果蔬處于相對靜止中,因此超聲波往返共振、形成駐波,使超聲波空化現象所帶來的清洗功能得以有效發揮,清洗效率高,水果蔬菜表面潔凈度高,水果蔬菜無損傷并經多次反復殺菌消毒,大幅度延長了果蔬保鮮期。超聲波清洗后荔枝隨輸送帶進入已經室內臭氧消毒的冷處理間進行較深程度的冷處理,再進入隔離間進行氣體處理;完成氣體處理后進入保鮮處理工序,然后進行包裝進入冷庫作低溫貯藏,最后根據銷售情況出庫、運輸、上架、被消費者購買,完成了整個保鮮過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荔枝貯藏、運輸保鮮方法,該方法包括于晴天清晨采摘成熟度為8成的荔枝,鮮果經低溫運輸、選果、清洗及殺蟲滅菌、包裝冷藏、入出庫、上架銷售,其特征是低溫運輸過程的溫度為10~20℃;進廠后先簡單篩選除去爛、裂、受損及有病蟲害果,再放入具有殺菌、降解農藥功效的臭氧水溶液中對果實作漂洗和殺菌;清洗后的荔枝進入輸送帶作進一步分撿;分撿后的荔枝送入超聲波清洗水槽進一步清洗、殺蟲滅菌;超聲波清洗后荔枝隨輸送帶進入冷處理間進行冷處理,再進入隔離間進行氣體處理;完成氣體處理后進入噴涂保鮮 劑工序,然后進行包裝進入冷庫作低溫貯藏。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荔枝貯藏、運輸保鮮方法,該方法包括于晴天清晨采摘成熟度為8成的荔枝,鮮果經低溫運輸、選果、清洗及殺蟲滅菌、包裝冷藏、入出庫、上架銷售,其特征是低溫運輸過程的溫度為10~20℃;進廠后先簡單篩選除去爛、裂、受損及有病蟲害果,再放入具有殺菌、降解農藥功效的臭氧水溶液中對果實作漂洗和殺菌;清洗后的荔枝進入輸送帶作進一步分撿;分撿后的荔枝送入超聲波清洗水槽進一步清洗、殺蟲滅菌;超聲波清洗后荔枝隨輸送帶進入冷處理間進行冷處理,再進入隔離間進行氣體處理;完成氣體處理后進入噴涂保鮮劑工序,然后進行包裝進入冷庫作低溫貯藏。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臭氧水溶液的臭氧濃度為0.05~0.3mg/L,漂洗時間3~5分鐘。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進一步分撿是在經臭氧消毒后的封閉間進行。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超聲波清洗水槽清洗、冷處理、氣體處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鐘楚杰,
申請(專利權)人:鐘楚杰,惠州市荔枝專業技術協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44[中國|廣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