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送料貨架,包括一個架體、一個入箱軌道和一個出箱軌道,入箱軌道設置在出箱軌道的上方,入箱軌道和出箱軌道分別與水平面傾斜,入箱軌道的下端位于出箱軌道的上端的上方,架體中設置有一個活動支架,活動支架的一端通過轉軸與架體連接,活動支架的另一端與入箱軌道的下端或者出箱軌道的上端相鄰,活動支架的行程位于入箱軌道的下端和出箱軌道的上端之間,活動支架上連接有一個向上復位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利用重力實現周轉貨箱的運動,利用活動支架實現周轉貨箱的運動方向控制,周轉貨箱進出生產線無需人力完成,并且無電無氣控制,節約能源,操作簡單,機構簡單,無需保養,維修簡單、快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自動送料貨架
本技術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生產線物料輸送裝置,特別是一種自動送料 貨架。
技術介紹
車間自動生產線通常采用周轉貨箱裝零件,通過周轉貨箱沿生產線傳送零部件。 現有技術中,將周轉貨箱搬進生產線和將周轉貨箱從生產線搬出的動作由人工完成,浪費 人力與時間,降低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送料貨架,所述的這種自動送料貨架要解決 現有技術中生產線上的周轉貨箱需要人工搬運、生產效率低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這種自動送料貨架,包括一個架體、一個入箱軌道和一個出箱軌道, 其中,所述的入箱軌道和出箱軌道均固定設置在所述的架體中,入箱軌道設置在出箱軌道 的上方,入箱軌道和出箱軌道分別與水平面呈大于O度的夾角,入箱軌道的下端位于出箱 軌道的上端的上方,架體中設置有一個活動支架,所述的活動支架的一端通過轉軸與架體 連接,活動支架的另一端與入箱軌道的下端或者出箱軌道的上端相向或者相鄰,活動支架 的行程位于入箱軌道的下端和出箱軌道的上端之間,活動支架上連接有一個向上復位裝 置。進一步的,活動支架上設置有滑動軌道。進一步的,所述的向上復位裝置包括一個滑輪、一個配重件和一個鋼絲繩,所述的 滑輪固定設置在架體的上部,所述的配重件懸掛在所述的鋼絲繩的一端,鋼絲繩的另一端 繞過滑輪后與活動支架連接。進一步的,架體的下部設置有一個第一腳踏板,所述的第一腳踏板通過一個銷軸 與架體連接,第一腳踏板的一端通過一個第一拉繩與活動支架連接。進一步的,出箱軌道的坡度大于入箱軌道的坡度,入箱軌道的下方設置有一個阻 攔裝置,所述的阻攔裝置包括一個第一桿件,所述的第一桿件通過一個銷軸設置在架體中, 第一桿件與出箱軌道呈大于O度且小于90度的夾角,第一桿件的上端向上凸出于入箱軌 道,架體的下部設置有一個第二腳踏板,所述的第二腳踏板通過一個銷軸與架體連接,第二 腳踏板通過一個第二拉繩與第一桿件連接,第一桿件上連接有一個向上偏置裝置。進一步的,第一桿件上垂直固定有一個副桿,副桿的上端位于入箱軌道的下方。進一步的,所述的向上偏置裝置包括一個第二鋼絲繩、一個第二滑輪和一個第二 配重件,所述的第二鋼絲繩的一端與第二腳踏板連接,所述的第二滑輪設置在架體的上部, 第二鋼絲繩的繞過第二滑輪后與所述的第二配重件連接。進一步的,入箱軌道上方的兩側設置有側導軌。進一步的,所述的入箱軌道和出箱軌道各自設置有復數個滾輪。進一步的,第一桿件的上端和下端均設置有滾輪。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載有零件的周轉貨箱從入箱軌道滑到活動支架上,向上復位裝置保持活動支架向上的姿態,此時,可將周轉貨箱從活動支架上推移到生產線上。 來自生產線的空箱回到活動支架上,踩下第一腳踏板,第一拉繩克服向上復位裝置的拉力 將活動支架下移,空箱從活動支架滑動到出箱軌道。空箱在出箱軌道上碰撞第一桿件的下 端,使第一桿件的上端下移。載有零件的周轉貨箱排列在入箱軌道上,由第一桿件的上端阻 擋。第一桿件的上端下移后,下一個周轉貨箱滑動到活動支架上,同時,第一桿件連接的副 桿的上端上移并凸出于入箱軌道,阻擋后續周轉貨箱,完成一個換料周期。踩下第二腳踏板 時,第二拉繩克服向上偏置裝置的拉力也能將第一桿件的上端下移,下一個周轉貨箱滑動 到活動支架上。本技術和已有技術相比較,其效果是積極和明顯的。本技術利用活動支 架連接入箱軌道的入口端和出箱軌道的出口端,將入箱軌道的入口端設置出箱軌道出口端 的下方,利用重力實現周轉貨箱的運動,利用活動支架實現周轉貨箱的運動方向控制,周轉 貨箱進出生產線無需人力完成,并且無電無氣控制,節約能源,操作簡單,機構簡單,無需保 養,維修簡單、快速。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自動送料貨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自動送料貨架的左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如圖1和圖2所示,本技術的自動送料貨架,包括一個架體1、一個入箱軌道2 和一個出箱軌道3,其中,入箱軌道2和出箱軌道3均固定設置在架體I中,入箱軌道2設置 在出箱軌道3的上方,入箱軌道2和出箱軌道3分別與水平面呈大于O度的夾角,入箱軌道 2的下端位于出箱軌道3的上端的上方,架體I中設置有一個活動支架4,活動支架4的一 端通過轉軸與架體I連接,活動支架4的另一端與入箱軌道2的下端或者出箱軌道3的上 端相向或者相鄰,活動支架4的行程位于入箱軌道2的下端和出箱軌道3的上端之間,活動 支架4上連接有一個向上復位裝置。進一步的,活動支架4上設置有滑動軌道。進一步的,向上復位裝置包括一個滑輪5、一個配重件6和一個鋼絲繩7,滑輪5固 定設置在架體I的上部,配重件6懸掛在鋼絲繩7的一端,鋼絲繩7的另一端繞過滑輪5后 與活動支架4連接。進一步的,架體I的下部設置有一個第一腳踏板8,第一腳踏板8通過一個銷軸與 架體I連接,第一腳踏板8的一端通過一個第一拉繩10與活動支架4連接。進一步的,出箱軌道3的坡度大于入箱軌道2的坡度,入箱軌道2的下方設置有一 個阻攔裝置,阻攔裝置包括一個第一桿件9,第一桿件9通過銷軸設置在架體I中,第一桿 件9上垂直固定有一個副桿92,副桿92的上端位于入箱軌道2的下方,第一桿件9與出箱 軌道3呈大于O度且小于90度的夾角,第一桿件9的上端向上凸出于入箱軌道2,架體I的 下部設置有一個第二腳踏板,第二腳踏板通過一個銷軸與架體I連接,第二腳踏板通過一 個第二拉繩11和一個連接桿91與第一桿件9連接,第一桿件9上連接有一個向上偏置裝 置。進一步的,向上偏置裝置包括一個第二鋼絲繩16、一個第二滑輪13和一個第二配重件14,第二鋼絲繩16的一端與第二腳踏板連接,第二滑輪13設置在架體I的上部,第二 鋼絲繩16的繞過第二滑輪13后與第二配重件14連接。進一步的,入箱軌道2上方的兩側設置有側導軌15。進一步的,入箱軌道2和出箱軌道3各自設置有復數個滾輪。進一步的,第一桿件9的上端和下端均設置有滾輪。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是載有零件的周轉貨箱17從入箱軌道2滑到活動支架4 上,向上復位裝置保持活動支架4向上的姿態,此時,可將周轉貨箱17從活動支架4上推移 到生產線上。來自生產線的空箱回到活動支架4上,踩下第一腳踏板8,第一拉繩10克服 向上復位裝置的拉力將活動支架4下移,空箱從活動支架4滑動到出箱軌道3。空箱在出 箱軌道3上碰撞第一桿件9的下端,使第一桿件9的上端下移。載有零件的周轉貨箱17排 列在入箱軌道2上,由第一桿件9的上端阻擋。第一桿件9的上端下移后,下一個周轉貨箱 17滑動到活動支架4上,完成一個換料周期。踩下第二腳踏板時,第二拉繩11克服向上偏 置裝置的拉力也能將第一桿件9的上端下移,下一個周轉貨箱17滑動到活動支架4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送料貨架,包括一個架體、一個入箱軌道和一個出箱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箱軌道和出箱軌道均固定設置在所述的架體中,入箱軌道設置在出箱軌道的上方,入箱軌道和出箱軌道分別與水平面呈大于0度的夾角,入箱軌道的下端位于出箱軌道的上端的上方,架體中設置有一個活動支架,所述的活動支架的一端通過轉軸與架體連接,活動支架的另一端與入箱軌道的下端或者出箱軌道的上端相向或者相鄰,活動支架的行程位于入箱軌道的下端和出箱軌道的上端之間,活動支架上連接有一個向上復位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送料貨架,包括一個架體、一個入箱軌道和一個出箱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箱軌道和出箱軌道均固定設置在所述的架體中,入箱軌道設置在出箱軌道的上方,入箱軌道和出箱軌道分別與水平面呈大于O度的夾角,入箱軌道的下端位于出箱軌道的上端的上方,架體中設置有一個活動支架,所述的活動支架的一端通過轉軸與架體連接,活動支架的另一端與入箱軌道的下端或者出箱軌道的上端相向或者相鄰,活動支架的行程位于入箱軌道的下端和出箱軌道的上端之間,活動支架上連接有一個向上復位裝置。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送料貨架,其特征在于活動支架上設置有滑動軌道。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送料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向上復位裝置包括一個滑輪、一個配重件和一個鋼絲繩,所述的滑輪固定設置在架體的上部,所述的配重件懸掛在所述的鋼絲繩的一端,鋼絲繩的另一端繞過滑輪后與活動支架連接。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送料貨架,其特征在于架體的下部設置有一個第一腳踏板,所述的第一腳踏板通過一個銷軸與架體連接,第一腳踏板的一端通過一個第一拉繩與活動支架連接。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送料貨架,其特征在于出箱...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國萍,王戟,沈翔宇,
申請(專利權)人:延鋒偉世通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