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玻璃鋼防火分隔結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具有優良的防火性能的玻璃鋼防火分隔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玻璃鋼板(1)和防火板(2),所述防火板(2)固定設置在所述玻璃鋼板(1)上,所述玻璃鋼板(1)與所述防火板(2)內側底面之間設置有間隔(3),所述防火板(2)和所述玻璃鋼板(1)之間設置有至少一條扶強材(4)。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應用于玻璃鋼船舶的結構防火。(*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玻璃鋼防火分隔結構。
技術介紹
玻璃鋼是近五十多年來發展迅速的一種復合材料,玻璃纖維的產量的70%都是用來制造玻璃鋼,玻璃鋼硬度高,比鋼材輕得多,而且玻璃鋼加工容易,不銹不爛,不需油漆。玻璃鋼是一種復合材料,其性能的適應范圍非常廣泛,我國已廣泛采用玻璃鋼制造各種小型汽艇、救生艇、游艇、高速客船等的上層建筑的結構材料,節約了不少鋼材。目前,由于玻璃鋼板的強度高、質量輕、耐腐蝕性能好,而且外形美觀,因此在船舶領域里,玻璃鋼板是一種常用的板材,廣泛應用于高速艇、小艇、高速客船等船體制造過程中。但是玻璃鋼板是一種阻燃材料,而不是不燃材料,所以如何解決玻璃鋼結構的防火分隔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具有優良的防火性能的玻璃鋼防火分隔結構。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包括玻璃鋼板和防火板,所述防火板固定設置在所述玻璃鋼板上,所述玻璃鋼板與所述防火板內側底面之間設置有間隔,所述防火板和所述玻璃鋼板之間設置有至少一條扶強材,所述至少一條扶強材可以保證所述防火板不會塌陷。所述防火板包括組件I和組件11,所述組件I緊密連接在所述組件II上。所述組件I和所述組件II均由若干個條狀材料對接而成,所述條狀材料對接時形成對接縫,所述組件I和所述組件II連接時,所述對接縫至少錯開150mm,確保火焰不會穿過所述對接縫而直接燒到所述玻璃鋼板。所述組件I和所述組件II均為用鋁箔包覆的陶瓷棉板,所述陶瓷棉板須具有CCS證書。所述組件I和所述組件Π上設置有緊固裝置,所述緊固裝置可以保證所述組件I和所述組件11連接緊密。所述緊固裝置包括襯檔件和螺釘,所述螺釘貫穿所述組件I和所述組件II并且與所述襯檔件相配合,并壓緊所述組件I和所述組件11。所述襯檔件為輕鋼龍骨或涂有消防局認可的至少兩度防火涂料的木方。所述組件I外側面設置有至少O. 7mm厚的穿孔鍍鋅板。所述組件11內側面設置有Φ1Χ10Χ10的鍍鋅網板,所述鍍鋅網板可以防止組成所述組件II的所述條狀材料向所述玻璃鋼板與所述防火板內側底面之間的所述間隔凹陷,確保所述間隔有足夠的空間,以達到良好的防火效果。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術采用了中空間隔的設計,所述防火板固定設置在所述玻璃鋼板上,并且所述玻璃鋼板和所述防火板內側底面之間設置有間隔,那么所述間隔又形成了一道隔熱層,所以,本技術結構簡單,具有優良的防火性能。另外,在所述間隔內均勻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防火板的至少一條扶強材,所述扶強材確保了所述間隔的大小,這樣所述防火板受到外力沖擊時不會輕易凹陷,所以,本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結構穩定。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A-A處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中B-B處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所述組件I 5和所述組件11 6結合時所述對接縫14的相對位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本技術包括玻璃鋼板I和防火板2,所述防火板2固定設置在所述玻璃鋼板I上,在進行防火測試實驗時,所述防火板2上端設置有卡槽7,所述玻璃鋼板I兩端邊沿卡緊在所述卡槽7內,所述玻璃鋼板I與所述防火板2內側底面設置有間隔3,所述防火板2與所述玻璃鋼板I包圍為密閉空間,防止在實驗時,火焰從側面進入所述間隔3內,所述防火板2和所述玻璃鋼板I之間設置有至少一條扶強材4,在本實施例中,設置有五根所述扶強材4,所述扶強材4分別位于所述璃鋼板2下方的兩側及中間,還有兩根長度較短的所述扶強材4設置在所述璃鋼板2下方的中間并且與所述兩側的所述扶強材4相互垂直。所述防火板2包括組件I 5和組件II 6,所述組件I 5緊密連接在所述組件II 6上,所述組件I 5上端向內歪曲并且所述組件I 5端部側面與所述組件I 5的底面平行,則所述組件I 5上端和所述組件II 6上端結合形成所述卡槽7。所述組件I 5和所述組件II 6均由若干個條狀材料對接而成,所述條狀材料對接時形成對接縫14,所述組件I 5和所述組件II 6連接時,所述對接縫14至少錯開150mm,確保火焰不會穿過所述對接縫14而直接燒到所述玻璃鋼板I。所述卡槽7內配合有用于卡緊所述玻璃鋼板I的木方I 8,進行防火測試實驗時,當所述玻璃鋼板I插入放置在所述卡槽7內時,再將木方I 8分別插入兩個所述卡槽7內,在所述組件I 5上端的彎曲端設置有自攻螺釘13,所述自螺釘13往下運動時,所述木方I 8也被迫下壓,則所述木萬^ 8下面與所述組件II 6上端面共同壓緊所述玻璃鋼板1,使得所述玻璃鋼板I與所述組件11 6上端面密封連接,未粘接到玻璃鋼板I的木方表面涂兩度消防局認可的防火涂料,這樣一來,所述玻璃鋼防火分隔結構的整體都具有很好的防火性能。所述組件I 5和所述組件II 6上設置有緊固裝置。所述緊固裝置包括均勻設置在所述組件II 6上的若干個襯檔件9和螺釘10,所述螺釘10貫穿所述組件I 5和所述組件11 6并且與所述襯檔件9相配合,并壓緊所述組件I5和所述組件11 6。 所述襯檔件9為涂有消防局認可的至少兩度防火涂料的木方,或者為輕鋼龍骨,或者為所述木方與所述輕鋼龍骨的組合,所述木方與所述輕鋼龍骨均為輕質材料,可以大大減輕所述玻璃鋼防火分隔結構的重量,而又不降低其結構強度,在本實施例中采用8根木方作為所述襯檔件9,所述木方質量輕、成本低,而且傳熱系數小,所述木方均勻分布在所述組件II 6上,所述螺釘10貫穿所述組件I 5和所述組件Π 6并且與所述木方螺紋連接,所述木方兩端分別由所述螺釘10鎖緊,使得所述組件I 5和所述組件II 6連接緊密。所述組件=5外側面設置有至少O. 7_厚的穿孔鍍鋅板11,可以防止所述組件I 5表面遭受腐蝕,延長所述組件I 5的使用壽命。所述組件II 6內側面設置有Φ IX IOX 10的鍍鋅網板12,所述鍍鋅網板12可以加強所述組件II 6的結構強度,防止組成所述組件π 6的所述條狀材料向所述玻璃鋼板I與所述防火板2內側底面之間的所述間隔3凹陷,確保所述間隔3有足夠的空間,以達到良好的防火效果。所述組件I 5和所述組件II 6均為25mm厚的用鋁箔包覆的陶瓷棉板,所述陶瓷棉板須具有CCS證書,由于被包覆得的所述陶瓷棉板與外界的光、濕、氣等充分隔絕,從而使所述陶瓷棉板受到了完好的保護,另外,所述陶瓷棉板由陶瓷棉制成,所述陶瓷棉又稱硅酸鋁棉,是硅酸鋁棉中的一種,而且具有質輕、防火、導熱系數低、吸引系數高、抗化學腐蝕等性能。在使用時,首先將所述扶強材4粘接在所述玻璃鋼板I上,再將所述襯檔件9用自攻螺絲15固定在所述扶強材4上,所述襯檔件9為木方,然后所述螺釘10貫穿所述組件I5和所述組件11 6并且與所述木方螺紋連接,所述木方兩端分別由所述螺釘10鎖緊,使得所述組件I 5和所述組件II 6連接緊密,這時所述組件I 5和所述組件π 6固定在所述玻璃鋼板I上。所以本技術是一種結構簡單,具有優良的防火性能的玻璃鋼防火分隔結構,本技術應用于玻璃鋼船舶的結構防火。雖然本技術的實施例是以實際方案來描述的,但是并不構成對本技術含義的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說明書對其實施方案的修改及與其他方案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玻璃鋼防火分隔結構,包括玻璃鋼板(1)和防火板(2),所述防火板(2)固定設置在所述玻璃鋼板(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鋼板(1)與所述防火板(2)內側底面之間設置有間隔(3),所述防火板(2)和所述玻璃鋼板(1)之間設置有至少一條扶強材(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玻璃鋼防火分隔結構,包括玻璃鋼板(I)和防火板(2),所述防火板(2)固定設置在所述玻璃鋼板(I)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鋼板(I)與所述防火板(2)內側底面之間設置有間隔(3),所述防火板(2)和所述玻璃鋼板(I)之間設置有至少一條扶強材(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鋼防火分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板(2)包括組件I (5)和組件II (6),所述組件I (5)緊密連接在所述組件11 (6)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鋼防火分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組件I(5)和所述組件II (6)均由若干個條狀材料對接而成,所述條狀材料對接時形成對接縫(14),所述組件I(5)和所述組件11 (6)連接時,所述對接縫(14)至少錯開150_。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鋼防火分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組件=(5)和所述組件11 (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晏志清,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江龍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