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筒鉆布齒裝置,用于確定截齒在筒鉆上的位置,包括夾具和調節組件,所述夾具包括用于將所述調節組件固定在所述筒鉆上的第一夾具和用于將所述截齒固定在所述調節組件上的第二夾具,所述調節組件包括用于調節所述截齒齒尖相對于所述筒鉆端面的高度的齒尖高度調節件,所述齒尖高度調節件包括豎直設置的調節桿和水平設置的橫臂,所述第一夾具連接在所述調節桿的下部,所述橫臂可沿所述調節桿上下移動的連接在調節桿上,所述第二夾具設置在所述橫臂上。借助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筒鉆布齒裝置,可以調節截齒的回轉直徑、齒尖高度、掘進角和偏角,進而實現截齒的精確定位;而且便于工人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筒鉆布齒裝置
本技術涉及機械夾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筒鉆布齒裝置。
技術介紹
旋挖鉆機筒鉆的截齒的布齒質量直接影響到旋挖鉆機施工的效率以及截齒的壽 命,進而影響施工的成本,因此,提高筒鉆的布齒質量就顯得非常重要。目前,筒鉆上截齒的 布齒方式涉及多個位置參數,包括截齒的回轉直徑、齒尖高度,掘進角和偏角,而且對于外 齒、中齒和內齒來說,這些參數也不一樣。在實際生產中,提高筒鉆的布齒質量也就是要提 高布齒時這四個位置參數的精度。但是,目前,在筒鉆布齒焊接過程中,對于截齒在筒鉆上的布置,基本依靠工人的 經驗,采用手動定位的方法布齒,這種人工布齒方式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人工布齒方式借助于目測和簡單的卷尺,難以實現截齒的精確定位,有時會出 現較大的誤差。2、不同經驗的工人布齒的質量不一樣,同一工人在不同工作時間的布齒質量也有 差別,這些因素直接導致筒鉆質量參差不齊,一致性較差。3、由于布齒過程涉及定位參數比較多,各個參數之前很難協調一致,所以人工布 齒的工作效率比較低,提高了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旨在提出一種筒鉆布齒裝置,以實現截齒的精確定位,并提 高工作效率。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筒鉆布齒裝置,用于確定截齒在筒鉆上的位置,包括夾具和調節組件,所述夾 具包括用于將所述調節組件固定在所述筒鉆上的第一夾具和用于將所述截齒固定在所述 調節組件上的第二夾具,所述調節組件包括用于調節所述截齒齒尖相對于所述筒鉆端面的 高度的齒尖高度調節件,所述齒尖高度調節件包括豎直設置的調節桿和水平設置的橫臂, 所述第一夾具連接在所述調節桿的下部,所述橫臂可沿所述調節桿上下移動的連接在調節 桿上,所述第二夾具設置在所述橫臂上。進一步的,所述調節組件還包括用于調節所述截齒的掘進角的掘進角調節件,所 述掘進角調節件包括至少一根彎桿,所述彎桿的上端呈豎直狀態連接在所述橫臂上,所述 第二夾具設置在所述彎桿的下端上。進一步的,所述調節組件還包括用于調節所述截齒的回轉直徑的回轉直徑調節 件,所述回轉直徑調節件包括定位板和滑桿,所述定位板上沿所述筒鉆直徑方向設有滑槽, 所述滑桿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滑槽內,所述定位板垂直連接在所述彎桿的下端,所述第二 夾具設置在所述滑桿上。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上沿所述滑槽設有定位標識或刻度尺。進一步的,所述調節組件還包括用于調節所述截齒相對于中齒的偏轉角度的偏角 調節件,所述偏角調節件包括側板和定位裝置,所述側板可轉動連接在所述滑桿上且轉動 軸與所述滑槽垂直,且所述側板下端與所述第二夾具連接,所述定位裝置為確定所述側板 相對于所述滑桿轉動位置的裝置。進一步的,所述側板通過吊耳和轉動軸與所述滑桿可轉動連接,所述吊耳固定連 接在所述滑桿上,所述轉動軸與所述吊耳固定連接,且所述轉動軸與所述側板可轉動連接。進一步的,所述定位裝置包括量角器和指針,所述量角器固定連接在所述側板上, 所述指針固定連接在所述轉動軸上。進一步的,所述定位裝置包括扇形板和定位銷,所述扇形板上設有多個定位孔,且 所述扇形板與所述轉動軸固定連接,在所述側板上設有與所述定位孔對應的通孔,所述定 位銷通過所述通孔和定位孔固定所述側板與所述轉動軸的相對位置。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夾具為開口朝下的U形定位爪。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夾具為與所述截齒外圓適配的環形卡套結構。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具有以下優勢1、借助本技術所述的筒鉆布齒裝置,可以調節截齒的回轉直徑、齒尖高度、掘 進角和偏角,進而實現截齒的精確定位;2、本技術所述的筒鉆布齒裝置的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質量輕,便于工人 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3、本技術所述的筒鉆布齒裝置操作的重復性好,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并提 高產品規格的一致性;4、本技術所述的筒鉆布齒裝置可以通過更換不同的夾具以滿足不同規格筒 鉆的布齒需求。附圖說明構成本技術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 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 附圖中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筒鉆布齒裝置布置截齒時的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筒鉆布齒裝置布置截齒時的立體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筒鉆布齒裝置布置截齒時的另一立體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截齒,2_筒鉆,3_定位爪,4_卡套,5_調節桿,6_橫臂,7_第一彎桿,8_第二彎 桿,9-滑桿,10-定位板,11-刻度尺,12-吊耳,13-轉動軸,14-側板,15-量角器,16-指針, 17-扇形板。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技術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 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圖1至圖3即為本技術的相關附圖,如圖中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筒鉆布齒裝置包括夾具和調節組件,該夾具包括用于將該調節組件固定在該筒鉆2上的第一夾具和用 于將截齒I固定在該調節組件上的第二夾具,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夾具為開口朝下的U形定 位爪3,第二夾具為與截齒I外圓適配的環形卡套4。該調節組件包括用于調節該截齒I 齒尖相對于該筒鉆2端面的高度的齒尖高度調節件、用于調節該截齒掘進角的掘進角調節 件、用于調節該截齒回轉直徑的回轉直徑調節件和用于調節截齒I的外齒或是內齒相對于 中齒的偏轉角度的偏角調節件。該齒尖高度調節件包括豎直設置的兩個調節桿5和一個水平設置的橫臂6,該定 位爪3螺接在該調節桿5的下部,該橫臂6的兩端分別螺接在兩個調節桿5的頂部,并可通 過螺母沿該調節桿5上下調節高度。該掘進角調節件包括第一彎桿7和第二彎桿8兩根彎桿,這兩根彎桿的彎折角度 即為截齒I的掘進角加上90度,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彎桿7和第二彎桿8的上端左右分布 垂直連接在所述橫臂6上,且第一彎桿7的長度短于第二彎桿8的長度。該回轉直徑調節件包括定位板10、滑桿9和刻度尺11,該定位板10上沿該筒鉆2 直徑方向設有滑槽,該滑桿9可滑動的設置在該滑槽內,在該定位板10上沿滑槽設有定刻 度尺11,該定位板10垂直連接在兩個彎桿的下端。該偏角調節件包括吊耳12、轉動軸13、兩個側板14和定位裝置,該吊耳12固定連 接在該滑桿9上,該轉動軸13與該吊耳12固定連接,且該轉動軸13與該側板14可轉動連 接,這樣即可使側板14可轉動連接在該滑桿9上且轉動軸13與該滑槽垂直。該定位裝置 為確定該側板14相對于該滑桿9轉動位置的裝置。在本實施例中,該定位裝置包括設在一 側側板14上的量角器15和指針16以及設在另一側側板14上的扇形板17和定位銷,該量 角器15固定連接在該側側板14上,指針16固定連接在該側的轉動軸13上;該扇形板17 與該側轉動軸13固定連接,在該側側板14上設有與該定位孔對應的通孔,將定位銷插入通 孔和定位孔就可以固定側板14與轉動軸13的相對位置。卡套4就垂直連接在兩個側板14 的下端。本實施例所述的筒鉆布齒裝置,當工人調試好參數后,即可用卡套4套住截齒1, 并用其它輔助裝置如螺釘等鎖緊,然后再將兩個定位爪3固定在筒鉆2筒體的合適位置上, 使截齒I正好落在要焊接截齒I的缺口上,然后用電焊固定住截齒1,即可將筒鉆布齒裝置 拆下,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筒鉆布齒裝置,用于確定截齒(1)在筒鉆(2)上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夾具和調節組件,所述夾具包括用于將所述調節組件固定在所述筒鉆(2)上的第一夾具和用于將所述截齒(1)固定在所述調節組件上的第二夾具,所述調節組件包括用于調節所述截齒(1)齒尖相對于所述筒鉆(2)端面的高度的齒尖高度調節件,所述齒尖高度調節件包括豎直設置的調節桿(5)和水平設置的橫臂(6),所述第一夾具連接在所述調節桿(5)的下部,所述橫臂(6)可沿所述調節桿(5)上下移動的連接在所述調節桿(5)上,所述第二夾具設置在所述橫臂(6)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左衛東,水俊峰,楊兆禹,
申請(專利權)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