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鋼絲螺套自動繞制設備,包括床身、定螺距轉動機構、送絲機構、切斷機構、纏繞芯軸及電氣控制箱等組件,定螺距轉動機構中,電機通過皮帶與軸套連接,花鍵軸與軸套連接轉動并能在軸套中移動,花鍵軸外表面加工有三角螺紋,并嚙合套裝在定螺距螺母內,定螺距螺母被固定在機床床身上,花鍵軸的前端安裝纏繞芯軸,送絲機構中,鋼絲被引導軸承裝夾固定在送絲板及送絲頭上,送絲板與滑套連接,可在滑桿上前后移動的滑套的兩端分別受作于復位彈簧和送絲凸輪。該設備具有結構簡單,性能可靠,調整方便,制造費低的優點,可實現鋼絲螺套的大批量自動化繞制。(*該技術在201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一種鋼絲螺套自動繞制設備,它涉及對現在產品結構上的改進與性能上的提高。鋼絲螺套是一種為保護有色金屬螺紋而發展起來的嵌入物,采用軋制的對短軸非對稱菱形剖面鋼絲繞制而成,主要用于螺釘連接。其外形如同圓柱彈簧,一端有安裝柄,以將螺套旋入基體螺紋孔用。由于它具有一定的彈性,可使螺紋牙勻載,改善螺釘應力分布,提高螺釘疲勞壽命,同時在連接件承受變載荷時,可以起緩沖和減振作用。其結構可靠,性能良好,使用方便,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兵器、電器、儀表、化纖、冶金、化工等行業。目前,國內普遍采用改制的普通車床來加工鋼絲螺套,由于是手工操作,工人勞動強度大,效率低,質量不可靠。本技術的目的正是針對上述問題而設計提供了一種新型的鋼絲螺套自動繞套機,它是一種鋼絲螺套的專用加工設備,它結構簡單,性能可靠,調整方便,制造費用低,可實現鋼絲螺套的大批量自動化繞制。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該種鋼絲螺套自動繞制設備,包括床身、定螺距轉動機構、送絲機構、切斷機構、纏繞芯軸及電氣控制箱等組件,其結構設計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定螺距轉動機構包括電機、軸套、花鍵軸、定螺距螺母等組件,其中,電機通過皮帶與軸套連接,花鍵軸與軸套連接轉動并能在軸套中移動,花鍵軸外表面加工有三角螺紋,并嚙合套裝在定螺距螺母內,定螺距螺母被固定在機床床身上,花鍵軸的前端安裝纏繞芯軸,這樣,定螺距傳動機構通過花鍵軸和定螺距螺母的傳動,把電機輸出的轉動變換為纏繞芯軸邊旋轉邊按要求螺距平移而合成的螺旋運動;(2).送絲機構中,鋼絲被引導軸承裝夾固定在送絲板及送絲頭上,送絲板與滑套連接,可在滑桿上前后移動的滑套的兩端分別受作用于復位彈簧和送絲凸輪,這樣,與滑套連接的送絲板就可在前進、后退的運動過程中完成送絲動作。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附圖說明圖1是鋼絲螺套的外形圖圖2是螺套連接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自動繞制設備的正視圖圖4是本技術自動繞制設備的俯視圖圖5是本技術自動繞制設備的側視圖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地詳述圖1給出了鋼絲螺套的外形,圖2是鋼絲螺套裝入基體螺紋孔后與螺釘連接的示意圖。鋼絲螺套是一種精密的螺紋緊固件,按航標HB6202-89《航空用鋼絲螺套技術條件》及國軍標GJB119.1-119.4-86《普通型鋼絲螺套》規定,鋼絲螺套裝入基體內螺紋后,形成的內螺紋精度為粗牙5H,細牙6H。為了達到這么高的連接精度,除了保證菱形鋼絲的角度和截面尺寸精度以外,繞制時精確控制鋼絲螺套的外徑、間隙、菱形絲截面軸線對螺套中心的垂直度等因素也同樣重要。目前,國內廠家常用的繞套方法是把繞套用的螺紋芯軸夾在普通車床的卡盤上,菱形絲通過專用夾具與車床刀架固定,調整車床走刀箱掛輪到所需螺距,繞制時,撥動專用夾具中的夾絲輪使菱形絲處于芯軸的頂端,手搖車床尾座手輪,用頂尖把菱形絲頂緊在芯軸上,車床正轉,菱形絲隨刀架按螺距平移,鋼絲被纏繞在芯軸的螺紋牙型中,形成螺套,停車,手動退回尾座頂尖,車床反轉,把繞制好的螺套從芯軸中退出,用斜口鉗把鋼絲夾斷,完成一個工作循環,整個過程為手工操作,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產品質量不穩定。圖3、圖4、圖5分別是本技術鋼絲螺套自動繞制設備的三向視圖,該設備包括床身1、定螺距轉動機構、送絲機構、切斷機構、纏繞芯軸7及電氣控制箱12等組件,其結構設計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定螺距轉動機構包括電機4、軸套2、花鍵軸3、定螺距螺母5等組件,其中,電機4通過皮帶6與軸套2連接,花鍵軸3與軸套2連接轉動并能在軸套2中移動,花鍵軸3外表面加工有三角螺紋,并嚙合套裝在定螺距螺母5內,定螺距螺母5被固定在機床床身上,花鍵軸3的前端安裝纏繞芯軸7,這樣,定螺距傳動機構通過花鍵軸3和定螺距螺母5的傳動,把電機輸出的轉動變換為纏繞芯軸7邊旋轉邊按要求螺距平移而合成的螺旋運動;(2).送絲機構中,鋼絲8被引導軸承9裝夾固定在送絲板10及送絲頭11上,送絲板10與滑套13連接,可在滑桿15上前后移動的滑套13的兩端分別受作用于復位彈簧14和送絲凸輪16,這樣,與滑套13連接的送絲板10就可在前進、后退的運動過程中完成送絲動作。送絲頭11還可調整送絲的軸向位置,絲材偏轉角度及絲頭中心高度。該設備在工作中,纏繞芯軸7能自動引導菱形鋼絲纏繞在纏繞芯軸7的螺紋牙型中形成螺套,送絲及斷絲機構依靠絲杠17傳動,在送絲凸輪16和復位彈簧14的作用及電氣元件的控制下,送絲板10可以在滑桿15上前進、后退,隨著送絲板10的正反向位移而夾緊或松開,自動完成送絲動作,再通過纏繞芯軸7協調動作,從而自動完成纏繞芯軸正轉→送絲→繞套→纏繞芯軸→切斷→纏繞芯軸再正轉的鋼絲螺套繞制的全過程,實現鋼絲螺套的自動化加工。本技術所述鋼絲螺套自動繞制設備填補了國內螺套自動化加工設備的空白,具有結構簡單、性能可靠、調整方便,穩定性高,制造費用低的特點,通過長時間的生產使用,證明效果良好,完全達到了設計要求。權利要求1.一種鋼絲螺套自動繞制設備,包括床身(1)、定螺距轉動機構、送絲機構、切斷機構、纏繞芯軸(7)及電氣控制箱(12)等組件,其特征在于(1).定螺距轉動機構包括電機(4)、軸套(2)、花鍵軸(3)、定螺距螺母(5)等組件,其中,電機(4)通過皮帶(6)與軸套(2)連接,花鍵軸(3)與軸套(2)連接轉動并能在軸套(2)中移動,花鍵軸(3)外表面加工有三角螺紋,并嚙合套裝在定螺距螺母(5)內,定螺距螺母(5)被固定在機床床身上,花鍵軸(3)的前端安裝纏繞芯軸(7);(2).送絲機構中,鋼絲(8)被引導軸承(9)裝夾固定在送絲板(10)及送絲頭(11)上,送絲板(10)與滑套(13)連接,可在滑桿(15)上前后移動的滑套(13)的兩端分別受作用于復位彈簧(14)和送絲凸輪(16)。專利摘要本技術是一種鋼絲螺套自動繞制設備,包括床身、定螺距轉動機構、送絲機構、切斷機構、纏繞芯軸及電氣控制箱等組件,定螺距轉動機構中,電機通過皮帶與軸套連接,花鍵軸與軸套連接轉動并能在軸套中移動,花鍵軸外表面加工有三角螺紋,并嚙合套裝在定螺距螺母內,定螺距螺母被固定在機床床身上,花鍵軸的前端安裝纏繞芯軸,送絲機構中,鋼絲被引導軸承裝夾固定在送絲板及送絲頭上,送絲板與滑套連接,可在滑桿上前后移動的滑套的兩端分別受作于復位彈簧和送絲凸輪。該設備具有結構簡單,性能可靠,調整方便,制造費低的優點,可實現鋼絲螺套的大批量自動化繞制。文檔編號B23G7/00GK2566970SQ0220500公開日2003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14日專利技術者蘆志剛, 林文 申請人:國營第五四○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絲螺套自動繞制設備,包括床身(1)、定螺距轉動機構、送絲機構、切斷機構、纏繞芯軸(7)及電氣控制箱(12)等組件,其特征在于:(1).定螺距轉動機構包括電機(4)、軸套(2)、花鍵軸(3)、定螺距螺母(5)等組件,其中,電機(4)通過皮帶(6)與軸套(2)連接,花鍵軸(3)與軸套(2)連接轉動并能在軸套(2)中移動,花鍵軸(3)外表面加工有三角螺紋,并嚙合套裝在定螺距螺母(5)內,定螺距螺母(5)被固定在機床床身上,花鍵軸(3)的前端安裝纏繞芯軸(7);(2).送絲機構中,鋼絲(8)被引導軸承(9)裝夾固定在送絲板(10)及送絲頭(11)上,送絲板(10)與滑套(13)連接,可在滑桿(15)上前后移動的滑套(13)的兩端分別受作用于復位彈簧(14)和送絲凸輪(1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蘆志剛,林文,
申請(專利權)人:國營第五四零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1[中國|河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