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倒棱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座、電機、與電機連接的皮帶輪、支承加工齒輪的齒輪座、立柱,立柱底部支承在機座上,在機座上還設有固定塊,齒輪座支承在固定塊上,在立柱上設有可沿立柱上下滑動連接的活動塊,在活動塊兩側分別連接電機座和支承板,電機座設有與活動塊配合的軸臺,活動塊與軸臺間設有定位螺釘,支承板上開設弧形通槽,在弧形通槽中配合螺栓,螺栓螺紋連接在活動塊的螺孔中;在皮帶輪主軸上設有滾齒銼刀連接件。(*該技術在201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械加工領域,特別是對各種齒輪端面毛刺銼平的機械設備。
技術介紹
齒輪生產廠家生產的各種各樣的齒輪,在其端面出口處都會殘留毛刺。未經去除毛刺的齒輪在變速箱里高速運轉的情況下會產生強大的噪音。在使用過程中,這種未經去除毛刺的齒輪也容易損壞。因此,去除毛刺是齒輪出廠前的一道必經工序。國內去除毛刺的方法有二1、人工用銼刀或砂輪去除毛刺。此法效率低,質量差,成本高,勞動強度大;2、砂輪倒棱機,用此機械去除毛刺,雖然效率比人工有所提高,但遠低于本機效率,造價較高,并且有其局限性,對雙聯齒和軸齒等齒輪無法去除毛刺。國外使用的倒棱機及刀具,價格昂貴,每臺需美金20萬元,且只限用于一種類型的齒輪,缺乏通用性和互換性。技術方案本技術目的在于設計一種能對各類齒輪端面進行快速去除毛刺的齒輪倒棱機。本技術包括機座、電機、與電機連接的皮帶輪、支承加工齒輪的齒輪座、立柱,立柱底部支承在機座上,在機座上還設有固定塊,齒輪座支承在固定塊上,在立柱上設有可沿立柱上下滑動連接的活動塊,在活動塊兩側分別連接電機座和支承板,電機座設有與活動塊配合的軸臺,活動塊與軸臺間設置定位螺釘,支承板上開設弧形通槽,在弧形通槽中配合螺栓,螺栓螺紋連接在活動塊的螺孔中;在皮帶輪主軸上設有滾齒銼刀連接件。將加工齒輪固定在齒輪座上,選取相應的滾齒銼刀支承于皮帶輪的輸出軸上,開動電機,皮帶輪帶動滾齒銼刀轉動,滾齒銼刀嚙合加工齒輪帶動加工齒輪運轉的同時,銼平加工齒輪端面的毛刺,加工齒輪旋轉一周,其端面的毛刺銼除。本技術具有如下特性1、工效高(加工一般齒輪效率是人工的十倍,加工直徑在600毫米的大型齒輪,效率比人工提高180倍);2、質量好(由于該專利技術采用的是不同形狀、不同規格的齒輪運用相應專項滾齒銼刀,使得去除毛刺后的齒輪保持齒形正確,棱角均勻、光滑,倒棱效果接近先進國家倒棱機倒棱的效果);3、成本低(除購買倒棱機有少量投入外,一只齒輪所耗刀具成本僅有二、三分錢,此為國內外齒輪行業所絕無僅有的);4、廣譜性好(該專利技術可廣泛適用于摩托車、汽車、減速機、農用機械、船用機械、工程機械、運輸機械、電動工具等機械行業,模數從0.6M到6M的直齒、斜齒、多聯齒、傘齒、蝸輪等齒輪的去除毛刺)。對于加工小型齒輪,本技術機座上設有滑座,滑座上配合滑臺,滑座與滑臺間的導向滑軌方向與立柱軸向垂直,支承齒輪座的固定塊通過銷軸連接在滑臺上。同時,滑臺上鉸支擺桿,擺桿另一端鉸接一搖臂桿,搖臂桿的下端鉸支在滑座上。另外,滑臺后端與滑座間設有限位裝置。對加工大型齒輪,本技術在機座上設有滑座,滑座上配合滑臺,滑座與滑臺間的導向滑軌方向與齒輪座平面平行,立柱底部連接在滑臺上,齒輪座通過平面軸承、滾塊軸承連接在固定塊上。同時,滑臺底部設有進給絲桿,與進給絲桿配合的絲桿套支承在滑座上,絲桿套外端設有手柄。為使加工精度提高,本技術在絲桿套外端還連接刻度盤。對用于汽車、拖拉機齒輪,因模數略大,齒輪加工過程中,滾刀長期使用易變鈍,而在齒輪加工時刀具的出口面留有較大毛刺,本技術還設有齒輪端面去除毛刺的機構,該機構包括支承在機座上的曲柄連桿,在曲柄連桿的兩端分別連接手柄和夾持平刮刀的夾具,在機座上通過軸承連接轉軸,轉軸一端連接齒輪固定平臺,另一端連接皮帶輪。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側視圖。圖3為去除毛刺機構示意圖。圖4為加工大型齒輪的本技術又一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案圖1、2為加工摩托車平面直齒、斜齒、軸齒輪、雙聯齒輪、小模數傘齒輪等小型齒輪的本技術的實施例。機座1的左側為螺釘固定上表面設有前后向T形槽的滑座2,在滑座2的上面配合滑臺7,滑座2前端連接搖臂支座3,在其中鉸接搖臂桿6,在滑臺7前端通過擺桿支座4鉸接一擺桿5,擺桿5的另一端鉸接在搖臂桿6上。于滑臺7上以螺釘固定一對固定塊9,在每個固定塊9上同軸各開設一孔,在兩個固定塊9間通過孔、螺母固定一擺軸8,在擺軸8上連接齒輪座10,齒輪座10上端面設有凸臺11,可將加工齒輪12支撐于上。于滑座2的后方設有限位螺釘,在滑臺7后方設有限位擋塊11。在機座1中部通過立柱軸座17固定豎直圓柱形立柱19,在立柱19上外套外表面呈方形的活動塊18,活動塊通過螺桿21連接在螺桿固定板20上,螺桿固定板20固定連接在立柱19上端面。在活動塊18的前端面開設螺孔,活動塊18的前端面布置長方體支承板17,支承板17上開設腰形通孔26,支承板17通過螺釘27、腰形通孔26連接及活動塊18的前端面螺孔與活動塊18連接。支承板17的兩端分別設有同軸的主軸箱體15和掛腳16,在掛腳16內端面設置軸套14,主軸箱體15內端面設有軸承蓋13,上述主軸箱體15、軸承蓋13、軸套14和掛腳16共同構成連接滾齒銼刀的連接件。滾齒銼刀與齒輪座10上的齒輪正確嚙合后,即可得到正確倒棱齒形。軸承箱體15與皮帶盤25的輸出軸相連,電機23支承在電機座板14一側,電機座板22設軸臺與活動塊18后孔相配,使電機23與主軸同步轉動,使皮帶輪形成直線。機座1的右側還設有如圖3所示的用以加工齒輪上下端面粗毛刺的去粗毛刺機構。機座1上固定立板式支架31,在支架31上鉸支連接柄(一)28、L形刀柄33,刀柄33的一端和連接柄(一)28的自由端間鉸接連接柄(二)32,刀柄33的另一端連接可夾持平刮刀的夾具34。在機座1上開設通孔,內套軸承座38,在軸承座38內布置軸承37,軸承端蓋39固定在機座1下底的軸承端蓋39一端,在機座1內底布置另一臺電機,電機輸出軸與皮帶輪40連接,布置在皮帶輪40和軸承37內的轉軸36上端高出軸承座38的上端面,在軸36上端面還固定有支承加工齒輪的齒輪固定臺35。圖4中,固定塊9′通過螺釘連接在機座1的臺面上。立柱19′底部通過立柱軸座連接在滑臺7′上,滑臺7′下底面設有滑座2′,滑座2′上設有燕尾槽,滑臺7′底部還連接給進絲桿14′,絲桿套42連接在滑座2′的前端,在絲桿套42外端還布置刻度盤43、手柄44。齒輪座10′通過底部的平面軸承、滾珠軸承連接在固定塊9′上。并使齒輪座10′水平面與機座1′水平面平行。權利要求1.齒輪倒棱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座、電機、與電機連接的皮帶輪、支承加工齒輪的齒輪座、立柱,立柱底部支承在機座上,在機座上還設有固定塊,齒輪座支承在固定塊上,在立柱上設有可沿立柱上下滑動連接的活動塊,在活動塊兩側分別連接電機座和支承板,電機座設有與活動塊配合的軸臺,活動塊與軸臺間設有定位螺釘,支承板上開設弧形通槽,在弧形通槽中配合螺栓,螺栓螺紋連接在活動塊的螺孔中;在皮帶輪主軸上設有滾齒銼刀連接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齒輪倒棱機,其特征在于在機座上設有滑座,滑座上配合滑臺,滑座與滑臺間的導向滑軌方向與立柱軸向垂直,支承齒輪座的固定塊通過銷軸連接在滑臺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齒輪倒棱機,其特征在于滑臺上鉸支擺桿,擺桿另一端鉸接一搖臂桿,搖臂桿的下端鉸支在滑座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齒輪倒棱機,其特征在于滑臺后端與滑座間設有限位裝置。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齒輪倒棱機,其特征在于在機座上設有滑座,滑座上配合滑臺,滑座與滑臺間的導向滑軌方向與齒輪座平面平行,立柱底部連接在滑臺上,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鵬,
申請(專利權)人:張鵬,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