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列蝸桿銑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雙列蝸桿銑刀為,它包括刀體(1),在刀體(1)上設置有定位孔(2),在刀體(1)的外圓(3)上設置有兩列刀齒(4)。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雙列蝸桿銑刀加工多頭蝸桿,一次走刀可加工出一個完整的蝸桿齒和兩個齒槽,使多頭蝸桿的加工時間縮短2~3倍,可減少分頭次數、提高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高。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雙列蝸桿銑刀制造簡單、刃磨方便、結構緊湊、不易崩刃,可方便地在銑床、螺紋銑床以及車床上安裝使用,降低了多頭蝸桿加工的難度,可使多頭蝸桿實現大批量生產。(*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雙列蝸桿銑刀,屬于銑刀
技術介紹
蝸桿在機械傳動中有著廣泛應用。蝸桿的齒數越多,導程角越大,傳動效率就越高,故 在要求傳動效率高的蝸輪副傳動中,常采用多頭蝸桿。但蝸桿頭數越多、導程角越大,加工 就越困難。因為通常蝸桿是在車床上加工的,蝸桿導程增大給車削加工帶來低速大走刀的諸多弊病,如加工效率低、刀刃易崩;又由于通常是使用一把車刀進行切削,參與切削的刀 齒少,所以存在刀刃磨損快等缺陷;另外,因為加工效率低導致分頭次數多,所以易產生分 度誤差,使蝸桿精度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列蝸桿銑刀,可減少蝸桿加工分頭次數、提高加工 效率及加工精度高。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雙列蝸桿銑刀,它包括刀體l,在刀體1上設置有定位孔2,在刀體1的外圓3上設置 有兩列刀齒4。前述的雙列蝸桿銑刀,兩列刀齒4對稱設置于外圓3上;刀齒4的前刃面5與定位孔2的軸 線方向平行。使用本技術加工多頭蝸桿, 一次走刀可加工出一個完整的蝸桿齒和兩個齒槽,使多 頭蝸桿的加工時間縮短2 3倍,可減少分頭次數、提高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高。本技術 制造簡單、刃磨方便、結構緊湊、不易崩刃。本技術可方便地在銑床、螺紋銑床以及車 床上安裝使用。本技術降低了多頭蝸桿加工的難度,可使多頭蝸桿實現大批量生產。附圖說明附圖l為本技術的主視附圖2為附圖1的左視附圖3為本技術的刀齒4結構示意附圖4為本技術的安裝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實施例已知被加工蝸桿的原始參數為蝸桿模數m、蝸桿頭數Z、蝸桿軸向模數M、法向齒形角 an、蝸桿的上齒高h'、蝸桿的下齒高h"、蝸桿的螺旋升角e。本技術雙列蝸桿銑刀設計制作刀齒4的齒形參數計算,如附圖3: 齒足巨tn二i:M/ C0Se齒厚S『tn/2-AS AS為蝸桿的齒厚留磨余量上齒高hh h"全齒高11= h' +h" +0. 1 0. 2M齒形角a = a n雙列蝸桿銑刀的結構尺寸計算、選擇,如附圖l、附圖2、附圖2:雙列蝸桿銑刀的外徑D在80 120mm之間選取,不超過安裝設備能安裝刀具的最大外徑即可;定位孔2的直徑d按盤形銑刀的標準孔徑在小22、小27、小32、小40之間選擇,應盡量選 大一些,可提高加工穩定性;;尺寸(d+tl)和b按機械零件設計中的鍵槽尺寸選取原則進行 選取。刀體寬度B二tn+Sn+2 (h-hl) tga+2 3mm。 雙列蝸桿銑刀其他參數選擇雙列蝸桿銑刀的出屑槽深度、前角、頂刃后角、側刃后角以及刀具齒數等參數,設計方 法均與盤形角度銑刀一致;雙列蝸桿銑刀的齒形精度比被加工蝸桿的精度高l-2個等級。按照上述參數制作雙列蝸桿銑刀,在刀體1的外圓3上加工出兩列刀齒4;將兩列刀齒4對 稱制作在外圓3上,使刀齒4的前刃面5與定位孔2的軸線方向平行即成。本技術雙列蝸桿銑刀的安裝調整方法,以在J620型螺紋銑床上的安裝和使用方法為 例,如圖4;先將雙列蝸桿銑刀6通過定位孔2安裝在刀桿7上,用墊圈、螺母壓緊;松開旋轉刀架8上 的四個螺栓9,轉動旋轉刀架8,旋轉方向根據所加工蝸桿的旋向而定,蝸桿為右旋時順時針 旋轉、蝸桿為左旋時逆時針旋轉,旋轉的角度w等于蝸桿的螺旋升角e ,旋轉至所需角度后鎖 緊四個螺栓9;松開移動刀架10上的螺栓11,放下對刀規12,軸向移動刀桿7,使對刀規12的圓 形對刀頭處在雙列蝸桿銑刀6的兩列刀齒4的正中間,鎖緊螺栓ll,收起對刀規12即可。本技術蝸桿雙列蝸桿銑刀的使用方法按普通盤形銑刀的切削用量選擇刀具轉速、走刀速度即可;掛輪比值i^0i:mZ/3X127 ,在通用比值掛輪表中査出掛輪a/bXc/d,裝上掛輪;按被加工蝸桿的頭數Z選擇安裝分度板 ;銑削深度按蝸桿的全齒高H二h' +h"進行加工。分頭次數根據被加工蝸桿頭數Z來進行計 算,當Z為偶數時,分頭次數為Z/2;當Z為奇數時,分頭次數為(Z+l) /2。在分度時,分度 盤的旋轉方向應始終保持一致,以避免因機床和掛論間隙使蝸桿精度降低,從第一次分度開 始,按計算出的分頭次數選定分度齒槽,依次逐一分度加工,直至整個蝸桿齒加工完畢。權利要求1.一種雙列蝸桿銑刀,它包括刀體(1),在刀體(1)上設置有定位孔(2),其特征在于在刀體(1)的外圓(3)上設置有兩列刀齒(4)。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雙列蝸桿銑刀。本技術的雙列蝸桿銑刀為,它包括刀體(1),在刀體(1)上設置有定位孔(2),在刀體(1)的外圓(3)上設置有兩列刀齒(4)。使用本技術的雙列蝸桿銑刀加工多頭蝸桿,一次走刀可加工出一個完整的蝸桿齒和兩個齒槽,使多頭蝸桿的加工時間縮短2~3倍,可減少分頭次數、提高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高。本技術的雙列蝸桿銑刀制造簡單、刃磨方便、結構緊湊、不易崩刃,可方便地在銑床、螺紋銑床以及車床上安裝使用,降低了多頭蝸桿加工的難度,可使多頭蝸桿實現大批量生產。文檔編號B23F21/00GK201070694SQ20072020054公開日2008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26日專利技術者王建軍 申請人:貴州群建齒輪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列蝸桿銑刀,它包括刀體(1),在刀體(1)上設置有定位孔(2),其特征在于:在刀體(1)的外圓(3)上設置有兩列刀齒(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建軍,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群建齒輪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52[中國|貴州]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