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玻璃導向系統,該玻璃導向系統包括每個都具有車內表面、前緣和后緣的第一和第二玻璃板。該系統還包括第一導向總成,第一導向總成包括結合到第一玻璃板的車內表面的導向件以及具有可滑動地保持導向件的溝槽的保持結構,其中,當第一玻璃板完全升起時,第一玻璃板的后緣與第二玻璃板的前緣接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總體上涉及汽車玻璃窗連接體。
技術介紹
汽車玻璃窗系統通常包括一個或多個可以沿實質的垂直方向移動的窗。為提高車輛的空氣動力學和美學特性,有人已經做出了消除這種玻璃窗向車內偏移的嘗試。完全地消除該偏移被認為是追求玻璃窗與相鄰車體和裝飾面之間的實質上“齊平”的關系。先前的獲得這種齊平關系的嘗試被不足的導向和密封系統所阻礙,導向和密封系統容許玻璃窗在實質垂直的運動中保持穩定。不足的導向和密封系統導致在崎嶇路面上行駛時玻璃窗易于被卡緊,并且在典型的玻璃功能循環中易于不靈便。其他的問題包括由于玻璃周圍的氣流渦旋而導致的玻璃“吹出”,該氣流漩渦導致壓力差以及使玻璃向車外抽吸并離開導向和密封系統。因此,需要一種具有前述優點并且解決和/或改善了前述缺點的玻璃導向系統。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玻璃導向系統,該玻璃導向系統包括第一和第二玻璃板,其每一個都具有車內表面、前緣、和后緣。該系統還包括含結合到第一玻璃板的車內表面的導向件以及具有可滑動地保持導向件的溝槽的保持結構的第一導向總成,其中,當第一玻璃板完全升起時,第一玻璃板的后緣與第二玻璃板的前緣接合。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玻璃導向和穩定系統。該系統包括車門內的前玻璃板,其中前玻璃板包括車內表面和后緣,其中前玻璃板可以在降下位置和升起位置之間移動,其中,當前玻璃板從降下位置移動到升起位置時,前玻璃板輕微地向后移動。該系統還包括后玻璃板,其中后玻璃板包括車內表面和前緣,其中后玻璃板可以在降下位置和升起位置之間移動,其中,當后玻璃板從降下位置移動到升起位置時,后玻璃板輕微地向前移動。該系統進一步包括含結合到前玻璃板的車內表面上靠近前玻璃板后緣的第一玻璃導向件以及具有第一溝槽的第一保持結構的第一導向總成,其中第一溝槽包括用于可滑動地保持第一玻璃導向件的第一密封件;其中,當前、后玻璃板都處于升起位置時,前玻璃板的后緣和后玻璃板的前緣直接接合。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再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包括車門內的前玻璃板的玻璃導向和穩定系統,其中前玻璃板包括車內表面、車外表面、以及后緣,其中前玻璃板可以在降下位置和升起位置之間移動。該系統還包括后玻璃板,其中后玻璃板包括車內表面、車外表面、以及前緣,其中,當前玻璃板處于升起位置時,后玻璃板的前緣和前玻璃板的后緣之間存在余量。該系統進一步包括含結合到前玻璃板的車內表面的玻璃導向件以及具有溝槽的保持結構的第一玻璃導向總成,其中溝槽包括用于可滑動地保持玻璃導向件的密封件。通過研究以下的說明書、權利要求、以及附圖,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理解和認識到本專利技術的以上以及其他的方面、目的、和特征。附圖說明圖1是具有齊平玻璃總成的汽車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前透視圖;圖2是具有處于開啟位置的前側門的汽車的側視圖;圖2A是展示玻璃窗頂部和后側的圖2的IIA部分的放大圖;圖3是該汽車的后透視圖;圖4是用于車輛側門的采光口模塊的側視圖;圖4A是沒有頂端部件的采光口模塊的側視圖;圖4B是具有延伸到車門的腰線下方的保持結構的采光口模塊的側視圖;圖5是圖示玻璃窗保持結構的通過圖2A的V-V線獲得的頂端橫截面圖;圖6是根據另一個實施方式的玻璃窗保持結構的頂端橫截面圖;圖7是根據另一個實施方式的橢圓形玻璃導向件的橫截面圖;圖8是根據進一步的實施方式的矩形玻璃導向件的橫截面圖;圖8A是根據進一步的實施方式的錐形的玻璃導向件的橫截面圖;圖9是可以使用在車輛后門上的后采光口模塊的側視圖;圖9A是沒有頂端部件的后采光口模塊的側視圖;圖10是圖示后玻璃窗保持結構的通過圖2的X-X線獲得的頂端橫截面圖;圖11是圖示前和后玻璃窗保持結構的通過圖3的X1-XI線獲得的頂端橫截面圖;圖12是具有齊平玻璃總成的汽車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前視圖;圖13是具有處于開啟位置車門的圖12所示的汽車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側視圖;圖13A是圖示玻璃窗的頂部和后側的圖13的XIIIA部分的放大圖;圖14是圖13所示的汽車的后透視15是該汽車的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齊平玻璃總成的玻璃窗保持結構的頂視圖;圖16是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用于密封兩個齊平玻璃窗的密封裝置;圖17是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用于密封兩個齊平玻璃窗的密封裝置;圖18是根據第三實施方式的用于密封兩個齊平玻璃窗的密封裝置;圖18A是根據第四實施方式的密封裝置;圖19是具有下門框的汽車的前門的側視圖;圖20是下門框的頂視圖;圖21是前和后側門的的側視圖;圖22是圖示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設置在下門框內的玻璃窗保持結構的通過圖21的XXI1-XXII線獲得的頂端橫截面圖;圖22A是根據另一個實施方式的設置在下門框內的玻璃窗保持結構的頂端橫截面圖;圖23是根據另一個實施方式的設置在下門框內的玻璃窗保持結構的頂端橫截面圖;圖24是裝配到采光口模塊的側鏡的前視圖;以及圖25是下門框和采光口模塊的側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按照要求,此處公開了本專利技術詳細的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所公開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示例,這些示例可以以各種不同的和選擇性的方式實現。附圖不一定是詳細設計的;一些圖表可能被放大或縮小以顯示總體的功能。因此,此處公開的具體結構性和功能性的細節不應視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而僅僅是為了教導本領域技術人員從多方面使用本專利技術而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基礎。為了此處說明的目的,術語“上”、“下”、“右”、“左”、“后”、“前”、“垂直”、“水平”,以及它們的派生詞將如圖1中所確定方向涉及本專利技術。然而,應當理解,本專利技術可取各種可選的方向,除非明確相反指明。還應當理解,附圖中所說明的以及下文說明中所描述的特定裝置和過程僅僅是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專利技術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因此,不應認為有關此處公開的實施例的特定的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是限制性的,除非權利要求書另外明確說明。現在參考圖1-3,附圖標記I總體上表示具有玻璃導向和穩定系統10的汽車(機動車輛)齊平玻璃總成11。在所示的示例中,總成11包含第一玻璃板12、第二玻璃板14以及四分之一玻璃板58,其中每塊玻璃板12、14、58都包括車內表面48、車外表面50、前緣56以及后緣54。每塊玻璃板12、14、58都是可移動或固定的。玻璃板12、14、58其中的一塊或全部可以是門窗玻璃(窗玻璃板),當可移動時,其可以被驅動或手動地驅動。玻璃板12、14、58的運動是在實質上垂直的方向上并且封閉車輛的采光口。然而,通過使用玻璃導向和穩定系統10,可以將第一玻璃板12、第二玻璃板14和/或四分之一玻璃板58鉸接或旋轉到下降位置。第一和第二玻璃板12、14各自可操作地分別連接至第一和第二車門22、24,其中每個玻璃板12、14分別連同第一和第二車門22、24繞車門鉸鏈旋轉。四分之一玻璃板58可操作地連接至第二車門24。玻璃板12、14、58與第一和第二車門22、24的可操作連接將在下文詳細說明。每個玻璃板12、14、58可以采用任何適用于汽車應用的玻璃類型來構造。示例包括鋼化的、夾層的、聲波夾層的、離子交換薄玻璃,并且可以包括私密著色。玻璃導向和穩定系統10提供給齊平玻璃總成11,其中玻璃板12、14、58與各種鄰近車門和車身部件的外表面處于單一平面內。位于鄰近第一玻璃板12的前緣56 (圖4)的是包括車外表面21的第一物件20。第一物件2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玻璃導向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和第二玻璃板,其每個都具有車外表面,前緣和后緣;以及第一導向總成,包括結合到第一玻璃板的車內表面的導向件以及具有可滑動地保持導向件的溝槽的保持結構,其中,當第一玻璃板完全升起時,第一玻璃板的后緣與第二玻璃板的前緣接合。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格里高利·詹姆斯·格魯津斯基,切斯特·斯坦尼斯洛斯·瓦拉溫德,
申請(專利權)人:福特全球技術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